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生為何見死不救

發布時間:2016-2-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k12     2002-10-29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 晏揚 

 

    據《中國青年報》10月16日報道,今年9月26日下午,湖北大冶市年僅12歲的小學生黃某和同班4名同學私自到距校200米的一魚塘內游泳。黃因體力不支,在水中掙扎。已上岸的4名同學看到后,其中一名哭著要喊救人,另一名同學則制止說:“如果現在喊人,老師會知道我們私自游泳。”結果黃沉入水底,溺水身亡而無人救助。事后,4名同學還將黃的衣服藏在距魚塘300米遠的一塊南瓜地里,隨后若無其事地一同返校。直到黃的家人報案,警方才從水中打撈出黃的尸體。 

    只因害怕遭到老師的批評,4名小學生竟然漠視同班同學溺水身亡而不顧,發生這樣的悲劇事件,的確讓人心痛,發人深思。不過,我們還可以作這樣的假設:假如這4名學生奮不顧身救了人,或者喊來其他人將黃某救起,那么事后他們將會受到怎樣的處理?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前不久發生的兩起事件。一件是,重慶九龍坡區某技校年僅15歲的女學生陳雨,在一列火車疾駛而過時,奮不顧身地救了校友張強,自己卻身受重傷。但由于這起事故是在二人違反校規私自外出的過程中發生的,且陳雨和張強的關系被校方認定是“戀愛關系”,所以陳雨不僅沒有獲得“見義勇為”的榮譽,反而面臨著學校的嚴肅處理;另一件是,湖南省耒陽市年僅13歲的初一學生彭健,在歹徒侮辱女同學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與5名歹徒展開搏斗,雖身受數傷仍及時撥打110求救。在民警的幫助下三名女同學獲救了,但是彭健受傷住院的醫藥費卻無法報銷,校方和有關部門不僅認為彭健的行為不屬于“見義勇為”,反而認為他違反了校規,因為彭健等人是在學校后山游玩時遭遇歹徒的,而校方早就明文規定學生“不許到危險的地方玩耍”。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如果把這類事件的事后處理結果與大冶市4名小學生見死不救的行為聯系起來看,那么對于這些年僅12歲的小學生來講,因擔心遭到老師的批評而見死不救,雖讓人痛心疾首,卻并非完全不可理喻。假如黃某同學最后獲救了,悲劇沒有上演,那么事后這4名學生可能真的得不到應有的表揚,反而要受到學校的嚴厲批評和處罰。而假如是他們自己奮不顧身救了人,可能也無法獲得“見義勇為”的稱號,社會輿論可能還會說,不贊成小學生見義勇為,應該見義“智”為云云。 

    筆者并非為這4名小學生開脫,也不認為他們的見死不救行為與前不久發生的那兩起事件有直接關系(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這兩起事件)。但無論是社會、學校和家庭都有理由反思,為什么這4名學生認為即使救了人,還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學校教育、社會輿論對于見義勇為的人物和事跡的宣傳,是否存在著某種偏差?我們有沒有給予孩子們一個正確的“見義勇為”觀念? 

    我們對于“見義勇為”的本來涵義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解,以至于“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往往變成了一筆糊涂帳。實際上,所謂“見義勇為”,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看到正義的事情奮勇地去做”,它不在于為誰挺身而出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挺身而出,它和當事人是否“戀愛關系”、是否“違反校規”沒有關系。假如我們之前就已經讓這4名孩子知道,即使是在私自外出游泳時有“見義勇為”行動,也會受到表揚和獎勵,那么他們也許就不會漠視同班同學溺水身亡而不顧,悲劇也許就不會上演了

 

[小學生為何見死不救]相關文章:

1.見死不救的反義詞

2.年味為何越來越淡

3.我為何有時會感到失落

4.問世間信任為何物

5.《故宮為何不積水》閱讀附答案

6.三國時曹操為何偏愛四川生姜

7.小學生入學感言

8.小學生畫畫教案

9.經典美文:賈母為何不為黛玉做主

10.小學生數學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