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掌握“間”、“將”、“疾”、“益”、“故”、“遂”等實詞的詞意。
2、理解這個故事的寓意。
3、訓練復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介紹韓非子。
二、聽讀
三、朗讀
四、理解文意
采用讀讀講講的方式,即讓學生理解大致意思,結合字詞訓練和朗讀背誦。
1、扁鵲一共見了幾次蔡桓公,每次見面有什么不同,扁鵲怎么說,而桓公的神態、語言怎樣?(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點撥字詞)
2、請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3、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到怎樣的啟發?
總結:見板書
五、課堂練習
要求學生關上課本,進行練習。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見課后練習二
(二)解說下列語句的意思
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2、扁鵲望桓候而還走
3、臣是以無請也
六、朗讀背誦
七、板書設計
扁鵲見蔡桓公
一見 在腠理 將恐深 (湯熨) 無疾
居十日 二見 在肌膚 將益深 (針石) 不應,不悅
居十日 三見 在腸胃 將益深 (火齊) 又不應,又不悅
居十日 四見 在骨髓 無奈何也 體痛,遂死
--不要諱疾忌醫,要正視自己的缺點,接受別人的批評并改正
[扁鵲見蔡桓公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