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2-07-08 李庶民
在高考臨近的這段時間,常能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名師對考生的指點。其中作文方面更多的是強調一些“技巧”。比如,要字跡工整,以便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又如,要著重寫好首尾,因為閱卷老師重點就看開頭和結尾兩段,中間部分只是一帶而過;要多分幾段,這樣顯得有條理;議論文最好每段第一句作為中心句,這樣讓老師覺得層次分明,等等。
這些“應試技巧”的著眼點,并不是提高寫作水平,而是如何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給他們留下良好的印象,而原因就在于閱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們不會看得很細。對這些技巧,也許有人會說它誤導考生,然而聯想到前不久《南方周末》上一位閱卷老師介紹的“90秒定生死”的情況,不能不說,這些技巧恐怕還很實用,也很符合實際。
高考作文閱卷過程中的輕率性,以及由此造成的考生對“應試技巧”的過分關注,顯然是不合理也不應該的。其實,解決這種不合理現象根本就不困難,它并非像推進素質教育那樣是一個系統工程、制度性問題,而僅僅是個技術性問題---只要對閱卷工作適當加大財力和人力投入,完全能夠比較好地解決。但令人遺憾的是,問題至今依然存在。
也許,隨著明年高考提前、時間充裕,這種問題會得到緩解。但是,在這件關乎每個考生命運的事情上,大家都希望問題能在最短時間內得以解決。相信每一位考生和家長都希望閱卷老師認真負責,能仔仔細細地看完每一個考生的考卷,負責地給出分數。讓學生們今后在復習時把精力放在知識與能力上,而不必再研究那些無意義的“技巧”。
[讓人悲哀的應試技巧]相關文章:
1.悲哀的近義詞
2.悲哀的近義詞解釋
3.
10.讓人想哭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