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如何做好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之間的橋梁,在學校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農村中學的班主任,深知農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學生班主任中最難做的,大至教育教學工作,小至掃把、粉筆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樣樣少不了班主任操心,所以很多教師都不愿當農村中學的班主任。我認為,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雖然難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認真研究工作規律,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改變班級管理理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渠道的增加,各種各樣的文化魚目混珠、泥沙俱下,除了接觸教師和課本,電影、電視、網絡、手機、刊物雜志都是學生易接觸到的信息源。這些信息在豐富了學生的視野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想復雜化。初中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控制力薄弱,模仿力極強,他們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早戀、上網、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煙、逃課等現象。再加上農村孩子的家長大部分素質較低,不能給孩子們正確引導,家長對孩子們的學習不抱希望。在上世紀80年代只要考上學,就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如今大學畢業不分配工作,令家長很迷惘,供孩子上學的愿望不是那么強烈。因此用當年的方法管理現階級的學生是行不通的。在新的社會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應時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不僅要了解每一個學生,還要了解學生的家長及外界環境,了解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把握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加強新的教育理論的學習,使自己的思想認識發生轉變,并將新的教育理念轉變成自己的班級管理信念。
二、做到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
現階段的初中生大部分是農村獨生子女,家長過分溺愛子女,任何事情都為他們“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養,寧做“孩奴”不做“孩農”,而這些學生在校通常表現為自私、懶惰、怕苦、怕累、怕臟,事事以自己為中心,不能接受老師同學的善意批評,有較強的個性,極強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摸索適應這些獨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適應其個性發展。
對班級學生平等相待、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愛,這一點對班主任來說至關重要,學生在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愛某個學生,那么其他學生就會有看法,心里會產生不滿情緒,對班主任布置的任務自然就會有抵觸情緒,進而有可能會導致師生關系惡化。所以作為班主任,對班上的學生,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差的;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男生,還是女生等都必須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這樣,班主任才會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信,學生有什么心事才會向班主任說,在行動上也會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在生活上要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要善于跟學生談心、交心。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品質。同時,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的根本保證,只有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才能架起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才能心靈相通,情意相融。農村初中生大多數是住宿生。在學校里,生活上沒有在家里方便,會給學生生活上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初一學生,剛離開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開始很不習慣學校的集體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學生還產生了輟學的念頭。所以在生活上給學生以關心、愛護就顯得極為重要。(班主任 www.banzhuren.cn)班主任應該象父母關愛小孩一樣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關心、愛護、照顧學生,要經常到學生寢室去走走,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態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一些問題。善于對后進生進行說服、教育工作,消除他們思想上的種種顧慮做好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任務,也是班主任能否帶好一個班的關鍵所在。
當前后進生有三類:一是學習差生。表現為無心向學,學習成績極差;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現為沾染上不良習氣、不遵守校規班紀,隨心所欲;三是“二合一”的雙差生。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影響很大。有些班主任對后進生常用一句話概括:“朽木不可雕也。”在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認為,后進生決不是不可雕的朽木,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然,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后進生,班主任需要傾注大量的愛和大量細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轉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時間去接觸他們、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學習上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同問題較多的學生談心時,是特別注意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兩次談話就解決所有問題;更不能因為談了一兩次沒有談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繼續談,直到談通為止。只要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實意為他好,他們一般都會被感化,并最終接受班主任的幫助和教誨。同時,班主任還要積極動員優等生與后進生進行交流,主動去關愛幫助他們,讓他們體驗到來自同學和班集體的關愛和溫暖,自覺地融入到集體當中,主動地轉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三、架起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現在農村中學生的家長大部分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他們文化層次相對比較低,對教育的意義認識得比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學生就業不包分配,因而認為供孩子上學不合算,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對孩子的智力投資更是寥寥無幾。有些家長雖然望子成龍,但不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如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困難時,他們束手無策;而當孩子們的成績不理想時,他們唉聲嘆氣;當孩子犯錯誤時,非打即罵,孩子們難以接受,從而產生厭學心理。還有些家長忙于掙錢,放松了對子女的教育,對孩子們的行為不聞不問,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們紀律松懈,生活散漫。針對這些現象,班主任不僅要管理班級學生,還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家訪或寫信等多種方式和家長溝通。既要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又要了解家長的思想動態,對觀念落后的家長應及時教育。從而讓家長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與班主任達到共識。
四、善于與學生平等交往
對學生真誠相待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愛戴,班主任工作也才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馬克思說:“只有用愛才能交換愛,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換信任。”一個班主任老師要得到學生的信任、理解和愛戴,應在學生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要真誠、平等的與學生建立師生情誼。當今中學生思想活躍,獨立意識和創新意識極強,他們不滿足于老師對他們學習、生活等方面關愛,更希望老師能“蹲下身來”,改變居高臨下的狀態,重視他們的感受,傾聽他們的意見,真誠地與他們交往,做他們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作為初中班主任應該轉變“角色”,和學生談心時,不要總以長者和老師自居,而是把自己當作是學生的朋友,要自己先交出“心”來,做到與學生談心時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進生或有特殊問題的學生談心時態度更要誠懇和悅,耐心啟發,用感情來引發學生的共鳴。這樣,才能把自己和學生的心談到一起。假若平時對學生漠不關心,常發脾氣,談心時又教訓人,學生就不愿講出心里話,老師講的話學生也不會聽進去。班主任必須遵循平等原則,不論學生年齡、身份和家庭地位如何,都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相待,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當中,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及生活、學習上的困難。
征求學生對班干部及老師工作的看法,請學生就如何抓好班風出謀劃策,與學生談自己的生活及學習經歷,甚至與學生聊天說笑話等。我的這些做法,無形當中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覺得老師已經是他們中的一員了。這樣,他們樂于接近我,心中有話敢對我說。犯了錯誤敢在我面前承認,班上不管出了什么大小事情,隨時有人向我匯報,這不僅有利于我及時了解班上同學的思想動態、喜怒哀樂、行為舉止,而且對班內情況也能做到了如指掌,在開展班級工作時讓我感到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這就是“誠心”在發揮作用的結果。真誠的付出換來了學生對我加倍的回報,也贏得了學生對我的尊重、理解和愛戴,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因此而越來越顯得輕松自如,得心應手了。
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的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的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無聲,找到打開每個學生心靈的鑰匙,快快樂樂做個優秀的班主任。
楊秦廣
[如何做好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 (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開學初的日記
5.開學初情況總結
6.如何做好教學課件
7.初種的軍訓日記
8.12月初新的說說
9.雪后初霽美文
10.如夢初醒的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