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關注留守學生心靈,協力營造和諧校園 德育論文

發布時間:2016-4-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關注留守學生心靈,協力營造和諧校園

--桐城市第七中學留守學生工作例談

周遵峰(桐城市第七中學 團委書記 )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戶籍藩籬以及分省出題的高考模式,使得農村留守青少年隊伍越來越龐大,全國婦聯黨組書記黃晴宜2007年12月19日在南京召開的全國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經驗交流會上表示,中國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數量目前已超過4000萬。全國婦聯在2008年2月27日的農村留守兒童調查發布會上公布,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抽樣數據推斷,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來越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重視。

 我校地處農村集鎮,據我校2009年10月留守學生調查表統計,本年度我校有學生2068人,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外打工有 1325 人,留守學生近兩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父母雙方在外打工在班級比例有增加之勢,由兩年前的10%-20%左右至現在的25%-45%左右,父母一方打工尤其是父親在外打工已經占30%-40%左右,本年度每個教學班基本都有一半以上的比例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外地打工,最高的班級甚至已占到80%左右,父母雙方在外打工的,高二學生父母比例較大,高三學生父母比例較小,尤其下學期,母親陪讀現象較突出。父母雙方在外的留守學生以“隔代型”為主,但近兩年,“自管型”比例有直線增加的跡象。

從政教處處理違紀紀錄看,2009年度上學期共發生重大違紀事件9起,受紀律處分共38人,其中有8人重大違紀兩次,留守學生為35起,同時高一學生違紀比例占70%以上。從政教處值周紀錄看,一般違紀2009年度上學期為97起,留守學生為82起,從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分析看,在每班學習評價居后二十名的學生中,留守學生一般占到90%以上,父母雙方都外出的比一方外出的在這部分學生中占的比例要大的多, 同時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不如其他父母在身邊的學生。

 

政教處、團委利用心理咨詢室平臺,針對留守學生問題突出的實際,就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進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

一、密切家校聯系,形成良性互動

學校開學伊始,即建全做實檔案資料,通過學生簡明登記表,摸清學生家庭基本狀況,隨即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具體細化為父母雙方打工、一方打工、單親幾種類型,同時登記父母打工具體地址、聯系方式、代理監護人姓名、具體地址、聯系方式,要求班主任每月必須和直接監護人至少溝通一次,起始年級更側重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家長引導,高二側重于學習心理的家長引導,高三側重于高考期望值與學生自身努力能達到的水準的家長引導。同時要求班主任,家長變更聯系方式要及時登記,動態掌握相關父母對子女的要求,及時與家長保持溝通聯系,更有的放矢地加強學校管理。

二、建立同伴互助制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正如有論者指出:留守兒童由于其家庭環境的改變形成了以下人格特點:一是樂群性低 ,對人或事物比較冷淡 ,性格孤僻;二是情緒不穩定 ,易心煩意亂 ,三是自卑拘謹 ,冷漠寡言;四是交往困難、獨立性差、 圓滑世故 ,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壓抑 ,憂慮不安;六是沖動任性 ,自制力差;七是緊張焦慮 ,心神不定。(王東宇 ,王麗芬.《影響中學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心理科學》) .

的確,留守學生心理不穩定因素遠遠超過非留守學生,但留守學生同樣也有非留守學生的優點,懂事、吃苦、有耐力、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視野相對開闊。每年他們走到各地的機會要比非留守學生要多得多,而且父母帶回來外面的信息,對學生影響更大,因此,本課題組嘗試,利用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激發學生對傳統歷史文化的興趣,從而樹立留守學生的自信心。

如每年寒暑假前,要求班主任下一年度的第一次班會課,由留守學生主講,重點是各地的地圖、城市特色介紹、體現風俗人情的當地土特產的圖片實物,記憶最深刻的事,經過一假期的醞釀,當這些學生帶來的各地風光旖旎的圖片、新奇別致的手工藝品時,其他學生會投來驚奇羨慕的目光,尤其是讓這些學生講述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的趣聞、當地的風土人情,野聞逸事,常能讓全班學生興趣備增,笑聲不斷,既讓全班學生了解到了全國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風土人情、歷史傳統,開拓了眼界,增強學習的動力;又讓留守學生獲得關注,增強自信心自豪感。從事后學生周記這塊,以及?陡甯寮,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學期第一次班會給學生整體留下的深刻印象。

其二,通過心理咨詢室對高一年級學習狀況調查得知,高一學生在學習生活上遇到了問題,留守學生選擇的第一求助對象是同伴,比例為60.9%;第二為父母比例為20.7%;選擇老師的比例為巧14.1%;選擇親戚的比例為4.3%。非留守學生的第一求助對象也為同伴,比例為44.8%;第二是父母,比例為35.1%;選擇老師的比例為18.5%;選擇親戚的比例為 1.6%。數據顯示,處于青春期的少年,更愿意從同伴中獲取支持的力量,更信任同伴的信息傳遞。

因此,在實際紀律處理中,政教處有意識借助心理咨詢室平臺,從高一年級有意識運用同伴互助的方式幫助教育違紀學生,首先,心理咨詢建立特殊學生記錄表,重點跟蹤,其次,要求相關班主任提供詳細資料,如班級表現、交往對象、性格特點,結合新課改合作學習精神,在開學一個月后對結成幫扶小組,從寢室和座位給予一定的傾斜,有意識讓留守學生與非留守學生交叉,同時班會課做大力宣傳,做到小組成員小組內盡可能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有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也有包括成績暫時落后的同學,人數限制在3~6人。往往特殊學生很難融洽地進入小組,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細致地工作,讓這些同學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加以改正;同時讓其他學生去正確認識別人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去寬容和幫助其他同時,而課題成員及時分班深入,幫助有特殊學生的小組成員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和目標,涉及到學習習慣和行為紀律具體要求。實踐表明,同伴的提醒和幫助往往能夠成為部分行為不良學生度過難關的關鍵所在。

如高一(9)班章某,單親,獨子,父親因壯年失偶,性格易沖動,極其寵愛,常偏袒,小學階段違紀,父親打過小學老師,中學違紀,砸過校長辦公室門窗,因此,此學生養成驕縱蠻橫、行為易偏激的特點,開學剛開始,因為座位調整,與班主任發生沖突,又因籃球場碰撞事件,拆下桌椅背,用紙裹著,在教學樓追打別班學生,引起班級糾紛,父親因經濟原因在外打工,雖為此事回來,但父親態度不理性,胡攪蠻纏,一度讓政教處工作陷入被動,后通過與其相識的局外人從常識角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接受學校處理,平息此事件。事后,心理咨詢室與班主任配合,嘗試發現該學生的閃光點,如智力好,義氣、愛面子、不愿和成績差的學生交往、樂意接受表揚……,嘗試為他建立朋友圈,強化他的小組意識,與此小組其他同學保持密切聯系,通過同伴幫助與監督,從行為規范、學習方法、處人處事之道上加以引導,對他個性充分理解和尊重,本學期違紀頻率大為下降。

當然小組互助制度,同樣還存在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部分小組原本優秀的學生由于自身自覺性不高,自我約束能力不夠,反而出現不良習氣相互影響,部分小組甚至出現明顯的退步現象;也有個別小組剛成立之時,熱情較高,制定目標也比較積極,但難以持續。如何大面積推廣,并保持質量,是我們課題組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三、有意識利用陪讀家長資源,強化留守學生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普遍發展,家長們的文化素養也在不斷提高,同時多年的打工生涯,讓他們迫切需要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學校周邊不同程度地出現專職陪讀家長的現象。政教處通過出門證的管理,在與學生家長簽訂出門證協議過程中,總結歸納出這樣幾種類型:

1、為高三學生服務,父母擔心學生體質不夠好,難以應付高三高強度的復習迎考工作,同時為彌補多年成長不在身邊的缺憾,母親從打工地返鄉,在學校周邊租房,以孩子的日常生活料理為主,同時兼職打點零工,因本校位于手工業發達的制刷強鎮,本鎮制刷業占全國銷量的60%以上,所以打零工的機會比較多。這部分家長多以高三家長為主;

2、家居偏遠山區,父母雙方在外打工,不放心老人與孩子,干脆舉家搬遷到本集鎮,或買房或租房,老人主要以照顧孫輩生活為主;本部分各年級都較普遍,以高一居多;

3、由于孩子長期離開父母照顧,養成諸多不良習慣,或是青春期叛逆嚴重,在校多調皮不聽管教,父母擔心學壞,將來不可收拾,因此,父母一方不得不選擇在校外附近租房陪讀,多以專職為主,常與校方聯系,具體介入日常管理,加以督促;以高一居多。本校發放出門證453份,通過面簽約談,第三類情況約占45%左右。

  針對留守學生日漸增多,管理難度日漸增大的現實,課題組成員建議,政教處用足用好陪讀家長資源,因此,本學期政教處進行了以下幾點工作:

其一、  以班級為單位,建立陪讀家長聯系表,同時召開陪讀家長聯誼會,讓家長之間互相熟悉,彼此了解互相孩子的特點,互相監督,及時交換相關學生動向信息,尤其是雙休日孩子的去向,堵住學生撒謊隱瞞家長的盲區。同時,讓家長理解校方管理的難處,做到彼此體諒,相互配合,引導學生正常平穩度過青春期逆反這一階段。

其二、   政教處在每學期的班會課的安排上,要求班主任適時請經歷豐富、有口才的家長來班級做座談,祖輩重在談兩個年代的差異,告誡學生要珍惜當今優越的讀書生活環境,父輩重在談大城市生活的不易,通過家長的親身經歷的演講,讓學生理解生活艱辛,理解父母在外的無奈,懂得學習的重要性,這種形式的班會課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普遍歡迎。

其三、在組織學校大型德育活動中,積極邀請陪讀家長參加。

上學期,我校大型德育活動“感恩勵志”專題教育活動中,有幾大環節請陪讀家長參與,如每周五下午活動課的全校性的才藝展示;邀請家長觀看,全校性的學生演講比賽,邀請家長旁聽;最為感人的是青年演說家楊青松老師做感恩教育演講,讓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坐在一起聆聽,楊老師演講重在以情感人,從自己談起,父母的辛勞,自己打拼的不易,談及普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通過音樂、聲調變換的渲染,喚起學生對父母付出的回憶、感激,高潮處全場一片哭聲,處處可見兩代人相擁而泣感人場景,這場教育事后反應熱烈,從班主任反饋及?剌嬌峡梢钥闯,學生明顯懂事,學會體諒父母,與家長激烈對抗的場景要少很多。這種活動密切了家校聯系,對調皮難以管教的學生身上有積極正向的作用。

政教處、團委立足本校實際,針對留守學生不斷增加的現狀,不斷嘗試調整,在學校剛性管理的要求中,積極主動應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學情的變化,做到以人為本,幫助學生平穩理性渡過青春逆反期,營造積極健康的心態應對學習生活。

 

周峰

[關注留守學生心靈,協力營造和諧校園 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1.營造書香校園的標語

2.校園和諧標語

3.和諧校園文明標語

4.營造書香校園工作總結

5.營造書香校園黑板報

6.

7.學風和諧校園標語

8.構建和諧校園標語

9.創建和諧校園標語

10.道德環境大學生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