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 班 組 姓名 教師評價
【學習目標】1、結合課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內涵 。
2、從作者和陳勝身上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的重要性。
3、陽光參與,激情展示。
【自主學習】
一、自讀課文兩遍,再反復品讀人物對話。
二、預習檢測
1、翻譯下列句子:
(1) 天下苦秦久矣。 (2)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
(3) 為天下唱。 ( 4 )將軍身被堅執銳。
2默寫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其本字
3、用原文回答問題
(1)哪句話表現了陳涉年輕時的遠大抱負 ?
(2)起義的導火線(直接原因)是 什么?
(3)起義的根本原因什么?
4、歸納出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合作探究】
1、陳勝在起義前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怎樣分析?提出了什么口號?
2、作了哪些輿論準備?有何作用?
3、陳勝、吳廣是怎樣發動起義的?
4、通讀課文,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陳勝是一個怎樣的人?
5、理清全文思路,課文是按什么的順序來寫的?文章哪些內容是詳寫?為什么?哪些內容是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拓展延伸】見課后練習三
【我的疑問】
【總結反思】
【當堂測驗】
閱讀下面文言文,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1)度 (2)亡 (3)旦日,卒中往往語 (4)會天大雨
(5)宜多應者 (6)為天下唱
2、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
(1)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2)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3)天下苦秦久矣。 (4)上使外將兵。
(5)等死,死國可乎?
3、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選文記敘了陳勝、吳廣謀劃起義并作輿論準備的過程。
B.陳勝、吳廣起義的導火線是公子扶蘇被殺。
C.“失期,法皆斬”揭露了秦王朝嚴酷的刑罰,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觀現實。
D.陳勝、吳廣派人“置書魚腹”和“篝火狐鳴”是為了樹立威信。
4、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A.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記》)
C.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黃原原
[《陳涉世家》 導學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