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一則有關高考零分作文的短信,有點感慨。
(一) 這樣打分是對考生的道德宣判
從該考生的作文來看,他的確發現了老師命題的漏洞,并用物理的浮力公式推算出老師所作的有關小鳥銜著樹枝渡過太平洋的故事里存在著嚴重的知識性錯誤。
這位考生的作文是沖著命題的老師寫的,他怕命題的老師看不懂,便將推算過程表達得非常啰嗦繁瑣,還出現了一些錯誤,顯得纏夾不清(注:我已經對他的作文作出修正)。所以,他并不是評分老師所說的優秀的理科生。
最可惡的是,他借助講解責罵命題的老師,以為自己抓住了老師的小錯誤,揪住了老師的小辮子,就可以不顧情面、不留口德地開罵。
常言道“給人三分面,日后好相見”。可是,這個考生得理不饒人,一點都不給老師留面子。老師也不應該給他留面子。正所謂你不仁,我不義。雖說這是高考作文,分數的高低至關重要,但是人的品格更加重要,要讀書先立品。這位考生這樣責罵老師,應該受到懲罰,這個懲罰就是扣這篇作文的道德文明分,這是改卷老師理所應有的權力和自然而然的反應。扣分不僅是對該考生作文的評定,而且是對該考生道德的宣判。
(二) 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
就這道作文題的命題和打分所存在的問題,我跟學校的幾位老師展開了探討,他們意見不一。
有的老師說,這位考生雖然出言不遜,挖苦諷刺,但對老師命題的錯誤敢于懷疑,敢說真話,不人云亦云,能逆向思維、科學思維,很有創意。對這位考生要一分為二,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睚眥必報,耿耿于懷。
有老師說,命題的老師的確沒有常識,有點弱智,出的題有漏洞,經不起科學的推敲。
有老師說,出題的老師所設計的題目是一道假命題,學生寫的得分作文都是從這道假命題出發,將錯就錯地寫作的。那位考生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其觀點才是真命題,卻得了零分,不公道。
亦有老師說,命題老師講的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無所謂科學不科學。那位考生對考題的懷疑、對老師的指責是不對的。
還有老師說,寫作要體現語文的特點,不要以科學思維來對待語文的寫作,不要掛語文的頭賣物理的肉,把語文的作文寫成物理的論文,否則就是假語文。
而我的觀點是這樣的,一,考生的文德應該處罰,考生的創意應該保護;二、老師的出題失誤應該批評,老師的作文評分一定程度上應該支持,但不能完全茍同。
考生的文德應該處罰,前邊已經論述過。考生的創意應該保護,為什么?在美國有一位女兒看到O這個圖形,充滿想象,把它看做蘋果、太陽、雞蛋……,可讀書以后,她只知道這是英文字母和數字符號。她媽媽就狀告老師,說老師扼殺了她女兒的想象力,沒想到,法院竟然判這位媽媽勝訴。原來,這位媽媽給法官講了一個故事,說她在一個湖里面看到一群人工養殖的天鵝,大的都被剪掉了一側翅膀的翎毛,都無法平衡著飛翔。小的則被圈養在一個面積很小的池塘里,根本無法在水面上起跑加速到能起飛的程度,所以,大小天鵝都無法離開這個湖泊--這位媽媽就是憑這個故事打動了法官,贏了官司。
我說這個故事,就是為了映射。如果說,純粹從語文的角度設計、理解、寫作和批改作文是一只翅膀的話,那么,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觀察、理解、分析老師所給的材料然后寫作則是另一只翅膀,無論剪掉哪一只翅膀都不行。話題作文對作文的寫作角度、立意角度只作寬松的限制,沒有規定不準寫與眾不同逆向思維的作文,沒有規定不準用科學的思維去寫作。評卷老師以“此生不按題目要求寫作,卻舉了這么多歪理,態度極不端正”為理由判零分,就是剪天鵝的翅膀,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就是不準孩子有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是要孩子做老師的應聲蟲。
扣這位考生的作文分,憑的是他對老師出言不遜的態度和文德。話說回來,該生作文的創意分、結構分、書寫分、版面分等還是要給的。
看來,考生應該以怎樣的學術態度和道德意識去對待高考作文和出題的老師,改卷的老師應該以怎樣的學術觀點和道德意識去對待學生的作文,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德,怎樣保護學生的創意,怎樣鼓勵學生的懷疑精神和批判意識,怎樣處理語文和其他學科的關系,語文在形象性、情意性、思辨性、語感美之外,還需要不需要科學性,我們都應當思考,并從中吸取教訓。
梁永堅
[從一道高考作文題想開去]相關文章:
1.做一道菜的日記
2.一道特殊的試題答案
3.想告別單身的說說
4.想情人的早安句子
5.想媽媽的說說
6.用日思夜想造句
7.隨筆:雨的遐想
8.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9.表達想戀愛說說
10.美文:中秋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