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班主任工作--農村留守學生的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6-6-21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新的一學年又開始了,我擔任七年級1班的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耙荒曛嬙谟诖骸保踔须A段,七年級象春天的季節(jié),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學生的品行教育、養(yǎng)成習慣還是學習成績,我認為都應該從早從嚴抓起。看著剛踏入初中生活、面帶稚嫩的新生,我對他們充滿希望,信心十足,然而事實并不是我想的那樣簡單--我班學生多數為農村留守學生,好些班工作不能貫徹落實,收效甚微。

隨著農村經濟制度改革和社會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農村留守學生也在逐年增加。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學生生活影響較為復雜,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經濟較為寬裕,對孩子的生活支付能力較強。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與子女的關系較疏遠,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出現(xiàn)了一系列大問題,發(fā)人深思。

我班的留守學生,差不多占學生人數的一半。這些留守學生中,有一半左右的留守生是父母雙方一方在外務工,另一方留在家中;一部分是單親家庭的學生;還一部分是因父母均外出務工而隨祖父母生活的學生。

  留守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

1、 紀律觀念不強,行為散漫。具體表現(xiàn):放任自流、不服管教、違反學校紀律。

2、 語言粗俗,出口成“臟”。

3、 不懂得尊重他人,比較自私。具體表現(xiàn):極易與同學產生矛盾。

4、 集體觀念差。具體表現(xiàn):班級、責任區(qū)打掃不及時、不徹底;參與班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差,甚至漠視班集體活動。

5、 無學習習慣。具體表現(xiàn):作業(yè)不按時完成。

6、 無上進心和榮辱感。具體表現(xiàn):小測和考試成績多少都無所謂,被老師批評也不當一回事。

留守學生在家表現(xiàn):

不尊重長輩、經常說謊、亂花錢、晚上或中午偷偷外出上網,甚至看不良錄像,參與賭博等。

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的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與此相關的也帶來了一些成長的煩惱。這時,他們需要傾訴的渠道,但由于留守學生的監(jiān)護人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變化,使得留守學生缺少了最起碼的與家人交流的機會,這對學生的心理將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在缺乏父母關愛的正常家庭氛圍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差、孤獨感強。據有關調查顯示: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留守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無法得到排解,常常導致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畸形心理。

首先,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監(jiān)護面臨各種困難,由于祖輩的文化程度低,無力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和學習輔導,如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般年齡偏大,他們和孫輩之間存在巨大的“代溝”, 留守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往往無法與爺爺奶奶溝通;而且爺爺奶奶也從來不與老師聯(lián)系、溝通,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對于學校組織的家長會,大多數祖輩也只是走個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其次,由于傳統(tǒng)宗祖觀念的長期影響,多數祖輩對孩子有一定的溺愛傾向,所以認為孩子還小,就聽之任之,哪怕孩子在外胡亂交朋友,甚至胡作非為,也都放任自流!皹浯笞匀恢薄钡南敕ㄆ毡榇嬖谟谧孑叺挠^念之中。這些觀念對孩子的思想、行為、和學習都極為不利。

即使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由于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和田間工作,也沒有時間或者不重視關注孩子的品行和學習,導致孩子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第三,大部分家長外出打工的目的是為了孩子今后能夠生活得更好。時刻保持在腦海中的一個信念是:有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他們對孩子的成績是否優(yōu)異并不關心。如在對金錢的態(tài)度上,對家庭價值的理解上等,這都直接影響到孩子或者通過家庭本身的變化來影響孩子,正因為這些價值觀的變化使得父母慢慢形成了一種“讀不讀書都一樣”,“上不了學,今后跟爸媽一起出去打工掙錢”。這些觀念直接使孩子歪曲了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使得孩子放松了學習。

我班的留守學生較多,他們的言行不僅助長了班里歪風邪氣,正氣難于樹立,而且造成老師的工作難于開展,若不及時改變這些留守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不僅會嚴重影響他們今后的成長,甚至其它學生也受到干擾。

我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    用心關愛留守學生。

由于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缺少家庭教育和家長的關愛,我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看待,放下架子,用愛心與他們交流。另一方面,要經常留意、觀察他們,及時掌握他們的言行舉止和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甚至是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增強他們自信。如我班的黃小華同學,是單親家庭的留守學生,其父親在外工作,平時只有祖孫倆在家。剛接觸時就發(fā)現(xiàn)他身上有不少壞習慣:語言粗俗,出口是臟話,愛買零食吃,經常遲到,上課不遵守紀律,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甚至連小學三年級必須掌握的乘法口訣都背不出。熟悉他的情況后,我第一時間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首先讓其明確: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品行的教育,初中階段是關鍵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可塑性很強,是學做人的關鍵時期,有很強的時效性,當他們到了高中長到十八九歲,世界觀逐步確立后,再進行教育可就難了,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并建議他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最后,該家長表示:他會每天給家里打電話,與孩子多溝通,如有時間盡可能多回家,給孩子家的溫暖,讓孩子感受父親的愛。另一方面,我發(fā)現(xiàn)黃小華同學較擅長畫畫,便決定把出黑板報的任務交給他,我只告訴黑板報的主題,其它由他全面負責。沒想到,只花了兩個中午的時間,他就把黑板報出好了,無論從板面的設計還是從內容的按排和書寫都非常合理、工整,而且主題鮮明、形象。我及時在班上表揚他,稱其是我們班的設計師,將來一定有出息。私下里我再次肯定他,同時告訴他,好的設計師一定有好的素養(yǎng)和好的形象,并委婉指出他存在哪些問題和努力的方向,還表示相信他一定會做得更好的。從那以后,他象變了個人,不再說臟話,上課也遵守紀律,幾天后還主動到辦公室來背乘法口訣,而且每次出黑板報都是積極參與。看到他有這樣好的轉變,我打心里為他高興。

第二    背誦、感悟、 踐行《弟子規(guī)》

利用我校“朝陽讀書”活動,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弟子規(guī)》。每天早上誦讀15分鐘,讓學生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成為我班的規(guī)定;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背誦《弟子規(guī)》的比賽,讓學生在背誦中取得樂趣和成就感。接下來是踐行《弟子規(guī)》,我經常用《弟子規(guī)》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要求學生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自覺踐行《弟子規(guī)》。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收到了可喜的成效。如:前一段時間我班同學發(fā)現(xiàn),有個年邁、瘦弱的老阿婆幾乎每天早上在校門口撿廢品,于是他們自己在班里提建議,對班里的垃圾進行分類,把可回收的廢品收集后送給撿廢品的老阿婆。很快得到同學們的積極響應,有學生就從家里帶來紙箱和編織袋放在教室一角,同學們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把可回收的飲料瓶、廢紙、塑料放在紙箱內,滿了再集中裝進編織袋,送給老阿婆,這樣不僅讓班里變得更加整潔,而且班級的凝聚力有明顯改善,還提高了同學們的環(huán)保意識,同學們還因為幫助了別人而心情特別愉悅。通過學習、感悟和踐行《弟子規(guī)》,學生不但品德優(yōu)良,自私自利的現(xiàn)象大大減少,愛心、同情心逐漸增長,上課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日趨濃厚。

第三    充分發(fā)揮主題班會的作用

開學以來,結合學校的工作安排,我先后召開了《老師,您辛苦了》、《國旗在我心》、《孝在我心中》、《垃圾不落地,校園更美麗》、《消防安全知識學習》、《安全在我心》、《認識垃圾食品的危害》等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提高對問題的認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許多積極、正面的人物和事例影響下,觸動他們的情感,學生深受教育,增強了班級的活力,同學之間更加團結,也縮小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第四   與家長保持溝通,充分發(fā)揮校訊通的作用

我經常主動與家長溝通,共同磋商學生的教育問題,結合當前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適當提供一些意見和建議。同時充分發(fā)揮校訊通的作用,根據學生在校的思想動態(tài),經常發(fā)送一些個性化的短信,即使家長與孩子不在同一個城市也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老師與家長溝通的同時,也能掌握學生在家表現(xiàn),及時引導學生。如:我班古清清同學是由奶奶照看的留守學生,她的父母遠在東莞打工。由于古清清的媽媽與奶奶關系不和,使得她媽媽不愿意與老人溝通,每次給家里打電話時,只與孩子通話,這就造成家長只聽到孩子的一面之詞,孩子往往“報喜不報憂”或者說謊,讓家長認為孩子在家在校表現(xiàn)不錯,十分放心,造成孩子在家為所欲為,奶奶的話根本不當回事、沒有學習習慣、長時間看電視、經常買零食、撒謊等。

我了解這些情況后,意識到問題較嚴重,首先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如實反映學生情況,讓家長明確其中的危害。建議家長給家里打電話時不防與老人溝通,一方面,能掌握孩子在家的情況,對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引導;另一方面,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樹立自己正面形象、增加家長的威嚴。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其家長很快達成共識,采納了我的建議。其次,我引導古清清制訂一份切實可行的作息時間表,并按照時間表的要求做;再結合《弟子規(guī)》,強調尊重長輩、孝順老人、誠實守信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每個人都必須做到的。古清清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下決心改正錯誤。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古清清的言行和學習態(tài)度均有很好的轉變。

經過半學期的努力,我班的班風班貌有了很大的改變:說粗話臟話的同學少了,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班級有較強的凝聚力。上課的紀律、午息的安靜、不留名的好人好事、干凈的班級和責任區(qū)、校運會上的表現(xiàn)和取得的成績等等是最好的詮釋。這些改變使我重新看到希望,更加堅定信心,也看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農村留守生的問題,不僅僅需要家庭,需要學校,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讓他們同其他學生一樣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李虹

[班主任工作--農村留守學生的教育]相關文章:

1.農村留守兒童論文

2.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3.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

4.教育學專業(yè)論文

5.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6.教育學實習總結

7.農村安全教育教案

8.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9.教育學生的名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