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是一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里,即描述了李廣的卓越才干和優秀品質,也揭示了李廣的悲劇的原因。我們可以通過課文中的一些語句,特別是“乃”字句,來分析李廣的不幸遭遇,體會司馬遷對李廣的深深的同情。
匈奴入侵上郡時,“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廣乃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自身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從這段敘述來看,在中貴人遭遇匈奴射雕者,受傷兵敗的情況下,李廣“乃從百騎往馳三人”,廣絲毫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他率兵追擊匈奴射雕者,親自射殺了兩名射雕者,足見其勇猛善射。
后來他們又遭遇數千騎的匈奴人,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如果潰逃又沒有接應 ,那必定被殲滅。李廣從容鎮定,以進為退,佯裝誘兵,迷惑胡騎,保全自己,嚇跑了胡人。“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 這件事充分地表現了李廣過人的智謀膽識 。
李廣在雁門之役中,兵敗被俘,雖機智逃脫了匈奴人之手,但漢朝判他“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李廣隱居藍田,有一次夜過霸陵,遭到霸陵尉的“呵止”
,并且說“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可見霸陵尉是勢利小人,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過了不多久,匈奴入侵,漢朝失利,“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命運剛剛有了轉機,李廣就斬殺了霸陵尉,這件事是李廣心胸狹隘的表現,是司馬遷運用了“不虛美,不隱惡”的筆法。
后來衛青、霍去病大舉攻擊匈奴,李廣多次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說明李廣出戰就不順,原因是天子認為他年老,運氣不好。李廣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他本來是前將軍,衛青為了爭功,“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將軍軍,出東道。”這又是不順。李廣跟衛青爭辯說:“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發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這位漢朝老將,忠心耿耿,但空有報國殺敵之志。東道回遠,大軍失去向導,迷路誤了戰機,被衛青責問。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我今自上簿。”李廣勇于承擔責任即表現了大將的風范,也表現力他的耿直的性格。李廣不堪受辱,最終悲憤自殺。
本文主要通過李廣多次跟匈奴人打仗的經歷,刻畫了這位勇猛善射、指揮有方、熱愛士卒的一代名將形象,也突出表現了李廣的一生的坎坷遭遇,尤其是對他的悲慘結局,司馬遷是給以深深的同情與惋惜。同時,作者也揭示了李廣悲劇的原因,主要是漢代皇帝的不重用及貴戚們的排擠,當然也有李廣自身的性格缺陷,如自負、口訥、莽撞等。
天涯孤客
[抓住乃字句,分析李廣的不幸遭遇]相關文章:
1.李廣射虎課件
2.抓住細節教案
5.
10.去圣乃得真孔子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