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當我帶著青春的激情踏入母校校門時,那種莊嚴而神圣的感覺便在心里油然而生。當我開始正式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時,才真正懂得了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態度,儀表和行為等方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伴隨著這項神圣的事業,需要教師具備高尚的道德、良好的素質,這才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為實現他們的理想,插上翅膀。下面是我從教后對師德的幾點感悟。
(一)用奉獻精神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精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可愛的學生,因而改變他們的命運。抬起頭來可以看到母校的教師無時無刻不在起著示范作用,以他們執著的精神、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母校發揮著光和熱。當看到學生們在中考試取得優異的成績時,他們倍感欣慰;當他們聽到學生用溫暖的話語說“老師,您辛苦了”這普通而又平凡的問候時,所有的艱辛都已煙消云散,換來的又是收獲的微笑。有人說,從來沒有哪一個職業能像老師一樣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們一遍一遍地向學生們傳授著新知識,不惜付出艱辛的代價,所有的這些讓我感受到:教師像一縷陽光,執著的普照孩子們,讓他們健康成長。
(二)愛心是師德素養的核心。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按成績區別對待。學校是出人才的陣地,也是教會學生做人的大家庭,我們不能用成績去衡量學生的一切,因該用我們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力,讓他們健康成長。我認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日常的學習上,都要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關注,不能脾氣暴躁,言行過激,以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失去他們學習的信心。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壞習慣一時難改,總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麻煩,這時我們會煩惱,此刻我們更因該用理智和耐心去教育感染學生,相信只要我們智慧的付出,“頑石會成金。”對于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我們應該讓愛心成為孩子們前進的一盞明燈。
(三)用行動去感染學生。俗話說:“言傳身教”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堅決不做。時時處處為學生做榜樣,在工作、為人上嚴于律已,以身作則,這樣才能達到為人師表的目的,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才能使學生對你口服心服。記得去年我校全體師生共同搬進了盼望已久的新教學樓,孩子們興奮極了,此刻我的難題來了,怎樣教育學生去愛護這嶄新的一切?這成了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天下午的衛生大掃除,我必定參加,親手為孩子們示范怎樣洗黑板,水不會弄濕墻壁,怎樣擦門才合格,怎樣拖地板才能光亮如新……幾周下來孩子可以按照學校的衛生要求,順利通過檢查。通過這件微小的事情,我明白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在教學中教師的行動,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四)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作為教師前進的道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生活的壓力和工作的繁瑣幾乎讓教師透不過氣來,而更讓人措手不及的是學生的叛逆心理、給教師帶來了無法想像的壓力。所有這些,作為教師的我們,隨時都會與之相遇,有時甚至會使我們的精神頹廢,這時便需要我們有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用睿智去戰勝困難。我想: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教師的良好生活態度,也會在無聲中影響朝夕相處的學生。教書的根本是育人,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的風雨,讓他們有立足之地,這才是成功的教育!我堅信,只要我們有追求有奮斗,教學的園地就會開出美麗的花,只要我們有奮斗有追求,我們的人生就會譜寫感人的篇章。
在平凡而繁忙的教師生活中,我在付出辛勞后,感受到生活賜予我的幸福。它來自于學生升學的喜悅,來自于家長的信任。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仍會不斷摸索,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用知識和愛心守護好講臺這片園地,引領學生在這里自由飛翔。
徐麗
[讓師德引領學生飛翔 班主任工作論文(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師風師德論文
3.師德教育論文
4.職業教育師德論文
5.師德師風演論文
6.信息技術師德論文
7.師德師風見論文
8.小學教師德育的論文
9.關于師德教育論文
10.院校師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