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桃花源記》教案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0-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 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 朗讀、背誦文言文。

2. 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 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意思,這節課我們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 課文分析:

1 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

2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漁人行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進入桃花源后,在桃源人家里作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4節到完)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

提問:漁人怎么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4提問:作者怎么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歸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6 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

討論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 提問: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討論歸納:寫出漁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8 提問: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討論歸納: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9 提問: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歸納:不希望外人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10 提問: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1 提問:為什么桃花源是當時理想的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樣評價?

討論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 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它虛構了一個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 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四。

2背誦課文。

附:板書設計:

二十一    桃花源記

發現桃花源: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景色優美)

             所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環境優美)

進入桃花源             怡然自樂                      (生活安定)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               (與世隔絕之久)

             所歷: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民風淳樸)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離開桃花源   欣然歸往,未果,尋病終,無問津者         

 

月是故鄉明

[《桃花源記》教案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九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2.九年級《桃花源記》教案

3.桃花源記教案

4. 桃花源記教案

5.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6.九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7.九年級英語下冊教學的教案

8.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和堿的反應》教案

9.九年級下冊變臉教案

10.九年級下冊《論友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