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全國大范圍的課改潮流下,我校的新課改也應運而生,有其自身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其科學性主要體現在:我校的新課改是在汲取具體的教育和心理學理論成果、總結具體的教學實踐經驗、借鑒全國著名課改名校的經驗的前提下進行的;其前瞻性主要體現在:新課改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教學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有望在全國推行。
我校新的課堂模式“讀、議、展、點、練”,是對新課堂模式的精煉、壓縮與提煉。下面我就簡要談一下,我對“讀、議、展、點、練”的理解。
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學語文課本和文學課本,幾個項目里面有一個項目就是好好地讀。讀得好,就可以深切地讀出課文的思想感情;讀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語言教育,因為課本里的語言是近乎規范的。在這里“讀什么”和“怎么讀”的問題就成為高效課堂首要問題凸顯出來,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閱讀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與教師的課堂要求南轅北轍的結果。作為語文教師,尤其要重視閱讀在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閱讀教學應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地熏陶,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
我認為朗讀訓練要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思維與情感由淺入深、有表及里,精神、情感得到很好的熏陶和升華,這樣才能取得很好的朗讀效果。
大致有以下幾個環節:1、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墩Z文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學生對課文的閱讀感悟首先應該是整體的領悟。迅速、準確地把握整體也是一項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它直接影響著閱讀活動的質量。2、細讀課文,挖掘情感底蘊。細讀課文,要從語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引導學生對那些表情達意的詞句細細品位,做到“一字未宜乎,語語悟其神”,悟出美妙之處,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精讀課文,領悟真情實感。4、讀活課文,透視生活真諦。把握好了以上幾個環節,我認為也就把握好了:“讀“這個環節。
議:課改呼喚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課堂,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等。心理學認為:人只有在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思路開闊、弘揚個性。教師則應打破自我權威的崇拜。讓學生明白老師也不是無所不知的,他們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想法;
我認為:“議”這個環節要想做好,做為教師就必須首先關注一下幾個問題:一、是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安排,要前后呼應,建構讓學生由舊的知識向新的知識過渡的橋梁。二、是教師的教學預設與實際的教學吻合,也就是背學生的問題,讓學生看到問題后不會無從下手。三、是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高深,要有過渡。四、是教師的位置要擺正,不能過于自我,這樣就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這四個問題處理好了,學生的“議”就會熱烈、開放、大膽、求新。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另外小組交流時,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的交流中,及時了解學生的不同的解題思路、方法,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展:一位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曾說:“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可以壓縮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廣廈,你給他多大的空間,他就有多大的發展!币虼,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展示。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發現有時候學生在小組交流時發現一些不同的解題方法,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在小組展示時并沒有全部得到展示。這導致一些有價值的思路、方法,不能被全體學生了解,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怎樣才能盡量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我認為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把教室的前后的黑板,教室的地板,教室外的走廊都開發成學生展示的天地,鼓勵學生去發現解決問題的規律和不同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展示自我的機會,使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
點:“一粒沙里見世界”,雖然教學中的引導與點撥僅僅是課堂里的一些小小片斷,卻熔鑄了教師的智慧,凝聚了教師的心血,體現了教師的素養!巴怀鰧W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特征的語文教學價值取向已獲得廣泛認可,也成為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時的重要訴求。實踐這一教學價值的關鍵在于教師要扮好“樂隊指揮”的角色,立足于鼓勵學生主動愉悅地去思考體會、分析思辯、尋找答案從而解決疑難,做好引導與點撥的功夫。在具體實踐上,“用什么來點撥”、“怎么點”必須以“愉悅學生身心、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發現潛能”為價值依歸。
教師要想出色的完成“點”這個環節,我認為要努力做好一下幾點:1、精心設計導語或導入方式, 我們的課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囿于知識的廣度不夠、心智發展尚不成熟的學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有所領悟,尤其是那些內蘊較深或因時代、環境的不同而易形成思想距離的課文,怎樣才能讓學生披文以人情、動情而入境呢?我認為教師必須對癥下藥精心設計導入語或導入方式,從而引領學生有強烈意愿進入課文的學習與賞析。2、巧提問、妙設疑。課堂提問設疑若做的巧妙、深入和精當,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添課堂情趣,而且能讓課堂進入到較深的層面,從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和賞析。3、善于運用流行元素。其實語文教學中的很多內容本身是比較枯燥的,比如語法。學生既無興趣聽,也不易掌握。我們可以嘗試引入流行文化的元素,如運用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喜聞樂見的流行歌曲的歌名、歌詞或熱播影視的片名等作為實例規避教學內容的枯燥性特征。
練:課堂練習是教師設計的以學生為訓練主體的課堂作業。它不同于課后作業、家庭作業,具有激情、啟迪、發現、嘗試、鞏固、熟練……等多項功能,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簡單的從“怎樣練”的角度來說一下練的問題:1、多道刺激求強效。練習如何作為強信息傳遞給學生,不只需要一定的量做保證,還有賴于傳遞信息的多渠道,促使學生多種接收器官活躍起來,則會激發多處興奮區,取得強效。2、及時反饋求速效。課堂練習趁熱打鐵,本身就存在著反饋及時的優點。形成越練越好的正反饋,而且還能將學生練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形成由錯變對的多次負反饋。 3、引導探究求深效。練習要啟迪學生探究,不滿足于學會,不斷地引向深入。4、延伸擴展求廣效。練習不僅要精于縱向深入,還要善于橫向擴展。打開思路,擴大視野,取得真正的廣效。5 、鼓勵創造求遠效。設計練習也要有遠見。這個遠見就是要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練習在依據教材傳知識、育能力的同時,還需激創造,善于抓住教材的創造因素,訓練學生創造性的品質,把新的“人才觀”融于課堂練習中。
改革的路從來都是需要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在課改中出現一些問題也是正常的。我們在課改中要繼承語文教育本質的東西,堅持創新精神,摒棄形式主義,探尋一條能讓語文課活起來的新路。
謝素貞
[淺談新課改形式下新的課堂模式--以讀、議、展、點、練為支撐]相關文章:
1.創新的課堂課件
4.最新的和解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