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版中國大學排行榜出爐 兩榜爭鋒公信力遭疑
21日,由武大教授邱均平領銜的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同時通過網絡渠道,分別發布了《2012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武大版)和“2012中國大學排行榜前350名”(武書連版)。清華、北大、浙大三所名校成“兩榜”公認的前三名,但兩榜排名結果卻截然不同。
質疑 “兩榜”可信嗎?
記者對比“兩榜”發現,在“武大版”排行榜中,榜首為北大,浙大位居“老三”;而在“武書連版”排行榜中,浙大位居榜首,北大、清華依次名列第二、第三!皟砂瘛敝,武漢大學均穩居第七位。在“兩榜”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浙江大學究竟該不該排名全國第一”。
早在2011年,武書連便在他領銜的“2011年大學排行榜”中,將浙大排在全國高校首位;而今,浙大第二次“蟬聯”榜首,儼然已打破過去清華、北大長期雙強峙立的局面,成為全國第一。此榜立即引起各界一片嘩然:浙大居然一步登天?這榜可信嗎?緊接著,網絡輿論中開始出現“大學排行榜暗藏潛規劃”的言論,各類排行榜的公信力受到史無前例的質疑。
在“武書連版”排行榜中,湖北其他高校的排名同樣存在較大爭議。例如,在省屬院校中,長江大學排名第182位,竟超過一本部委屬高校中南民族大學,成為二本院校中的“老大”;而在眾考生心目中極具影響力的老牌省內名校武漢工程大學卻排名第248位,湖北工業大學甚至僅排到第326位,這一結果讓不少考生連呼“看不懂了”。
“武書連在進行排行評價時,只參考了院校各項參數總量,而未考慮人均占有量”,對這一排行結果,武漢工程大學黨委書記吳元欣教授昨晚笑著對記者說:我也看這些排行榜,但“看榜卻不唯榜”。
回應
武書連:沒有潛規則
對此種種質疑,武書連并未做過多反應,只在去年以一句“完全透明公開的指標體系和數據來源,以及任何人都可以重復和檢驗的結果,使得《中國大學評價》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可能有潛規則”來回應。
而他及其課題組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大學評價》是迄今唯一公開全部原始數據、唯一開放編制過程的大學排行榜,數據采集中,大量采用了教育部門公開發布的數據,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按同樣的數據采集方法和數學模型,重復和檢驗《中國大學評價》的結果。
邱均平:評價標準不一樣
“評價的方式決定了結論”,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武大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邱均平昨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的評價依據,主要只是統計高校各方面的總量數據,如師資、在校生數量,論文數等;而“武大版”的評價依據則在參考這些系數的同時,還引入了學校聲譽度、國際影響力、國際水平等綜合評價體系,兩種評價體系間的差別,正是導致浙大在“兩榜”排名中落差較大的原因!罢愦缶C合實力的確很強,但我們認為該校的影響力還不夠獲評全國第一。”邱均平說,他們的課題組在進行大學綜合實力排名時,需要考慮很多很復雜的因素,比如同一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享受的公共資源,不應重復計算;在不同檔次及影響力的核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也應在評價指標中分別占有相應的權重等!爸劣趯W校聲譽度指標,我們主要參考的是來自網絡統計的數據!鼻窬秸f,這些網絡數據主要是與學校學術活動、教學成果相關的信息總量。
背景
高校排行榜“百花競放”
據了解,在國外,大學排行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目前各國排行榜卻都產生了一個被公眾普遍認可、相對權威的評價機構,而我國大學排行出現較晚,卻顯得“百花競放”。
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排行榜有:1993年問世的“武書連版”《中國大學評價》、1999年問世的“網大版”大學排行榜、2003年問世的“中國校友會版”大學排行榜、2003年問世的“上交大版”世界大學排行榜和2004年問世的“武大版”大學排行榜。各排行榜雖在形式上基本與國外排行榜一致,但在各項評價指標與權重上卻都有各自的評價體系。
專家
呼吁出臺“官方版”
我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育專家指出,對這類大學排行榜最需要的群體,當數每年的高考(微博)生及其家長們。在我國現有的高考制度下,絕大多數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很難全面了解各高校的整體實力以及專業、科研等各方面真實水平,這種信息的嚴重不對稱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各類排行榜爭相出爐的“催化劑”,而“百花競放”局面使得考生們無所適從。
他指出,近年來,各高校間的整體和局部差距迅速拉大,高校間也需要一個客觀、公正、公開的參照,一種經官方規范、公眾普遍認可的第三方評價的出現,對高等教育的發展和考生志愿填報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主管部門應針對這一社會需求,及時出臺相應的標準及管理規范,建立、建全排行榜的準入機制。(楚天金報 記者趙飛)
[武大版中國大學排行榜出爐]相關文章:
2.武大郎歇后語大全
3.關于武大郎的趣味歇后語
4.北師版保修教案
5.傷仲永課件文字版
6.s版搭石課件
8.少兒版謎語帶答案
10.傷感的QQ語錄女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