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介紹:
阿史,男,高中一年級學生,性格外向,思維反應敏捷,脾氣暴躁。其父任職科龍公司,母親經營小商店,姐姐大專畢業做銷售工作。該生自幼在家人的百般呵護下成長,倍受寵愛,成為家中的“霸王”,事事一帆風順,都能如愿以償。
久而久之,便形成倔強的個性。在學校里,他“目中無人”,我行我素,喜歡在同學面前耍威風,出風頭;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易沖動,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發雷霆,經常賭氣。
主要問題概述:
在校經常當眾頂撞老師,出口傷人事件屢屢發生,嚴重違反行為規范,他的行為引起了班上同學的極大反感和任課老師的強烈不滿。
初步分析:
從以上現象表明,阿史的行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不外乎三種:暴力攻擊,動作攻擊和言語攻擊,對于阿史來說,主要是對他人進行言語攻擊。阿史是個思維能力較強的男生,自尊心很強,好面子。但是學習不用功,成績在班上只能勉強排在中游,這讓他很“沒面子”,所以只要一有人說起成績,不管是老師、同學還是家人,他就充滿攻擊性。
輔導及措施:
采用綜合心理輔導方法,重點培養他承受挫折的能力,分析他耐挫力差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給予疏導、排解,增強他的抗挫力。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培養穩定情緒,承受挫折心理,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
1、體驗艱苦勞動。“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無偉男”,抗挫折能力要在挫折中獲得。我故意在勞動中讓他做一些消耗體力大的勞動,讓他真正體驗艱苦勞動的感受。因為這不僅能培養他的吃苦精神,還能培養他堅持忍耐的精神。本學期開學布置教室時,他盡量挑些細小的活兒干,還在同學中虛張聲勢,遇到重些的活兒,他就退卻了。這時,我就采用“激將法”,對他說:“你長得又高又壯,力氣最大,搬桌子的活兒全靠你的了!”他聽后,吐出了長舌頭,硬著頭皮干了起來。從那以后,他得了個“大力士”的雅號。有了這個雅號,他干活再也沒有偷懶過。在勞動中,他不僅出盡了風頭,也嘗到了戰勝挫折的甜頭。
2、 搞好家校配合。縱觀他的這一心理障礙,我主動取得家長的配合。我常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聯絡等途徑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現,建議他的家長適當讓他做些家務,以增強他的耐挫力。經過一段時間,他逐漸懂事了:父母下班,他能端茶送水;爺爺奶奶生病,他就急忙去探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經常反思,改進不足,提高家教水平,不能“只養不教”。學校是強化教育的主陣地,家長應密切配合老師,與老師一道齊抓共管,這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讓孩子永遠心情舒暢,永不受委屈,這是家長所希望的。可是今天你為他訴“不公”、“不平”、“冤屈”,明天誰為他披荊斬棘、遮風擋雨、鋪路墊石呢?因此,做家長的應時時提醒自己:今天要為孩子準備他在未來生活中乘風破浪前行的條件,也要為他打下在逆風中行進的基礎。
3、學會克服困難。應付挫折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我覺得只有讓他在競爭中經受鍛煉,磨礪堅強的意志,才能培養他的韌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復能力,才能使他學會從別人或外界給予中得到幸福,并從內心深處激發一種自己尋找幸福的本能。這樣,他才能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
4、經過努力,阿史恢復了理智狀態,內心達到平衡。能主動經常去接近同學,跟同學談心,溝通思想;能主動把憋在心里的苦悶向老師、同學吐露,解開自己心理的疙瘩;能在挫折面前自覺擺脫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教育效果
該同學由于耐挫力差,經過一學期的不斷感化教育和多次的心理輔導,情緒較為穩定,心理狀態能保持平衡,達到預期的心理教育目標。阿史的例子表明在實施教育過程中,要把握時機,調整有效的心理輔導措施,運用綜合的科學心理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梁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