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流暢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正確理解、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3、揣摩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體會狼和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過程與方法:
1、按照“整體把握-具體探討-感悟升華”這一過程進行教學;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學習本文生動、精煉的語言和先敘后議的寫法。
情感目標:
1、認識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明確在邪惡勢力面前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道理。
2、逐步培養學生客觀認識社會,提高自我應變能力、機智應對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深切感受故事情節,揣摩語言,領會文章的主旨。
2、 聯系生活體驗,多角度地闡釋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本文篇幅短小,情節引人入勝,脈絡清晰,敘事和評論頗能顯示蒲松齡的風格,易于熟讀成誦。引導學生充分誦讀,培養文言語感,積累語言材料,體會文章的情味。
2、探究發現法。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主動品味內容的精妙,體會發現的樂趣,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 暢想導入,激發興趣。(3分鐘)
1、板書“狼’字,學生暢談狼留給自己的印象、有關狼的成語以及故事等,由此引出本課內容。
2、作者及《聊齋志異》簡介。
1).蒲松齡,是清初著名文學家。《聊齋志異》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選自《聊齋志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
二、多遍讀書,把握大意。(20分鐘)
1、批注讀。要求手中拿筆,結合注釋,邊讀邊注音。
出示要注音的字: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瞑
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2、同桌兩人齊讀。要求:聲音要互相聽到,速度方面要互相照顧,讀后要幫對方正音。讀后交流:認為你們合作很默契的同桌分享你們的秘訣。
3、 聽范讀,注意字音及語句的停頓,可以在心里跟讀。
4、 指名朗讀。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讀出停頓,把握感情。
5、 齊讀課文。
6、 我們已經讀了五遍課文了,應該知道文章講的是 之間的故事。
板書:
屠戶-----------兩狼
7、 每組一段分別找出描寫屠戶和狼的句子。
1) 交流劃分結果。
2) 翻譯課文。先讀原句,后翻譯。(重點部分)
第五段為議論。(暫且不翻譯)
3)出示
敵:(1)恐前后受其敵 ( 攻擊 )(2) 蓋以誘敵 (敵人、對手)
意:(1)意暇甚 ( 神情 ) (2) 意將隧入 (企圖)
前:(1)狼不敢前(向前、前進) (2)其一犬坐于前 (前面)
止:(1)止有剩骨(通“只”) (2)一狼得骨止 (停止、止步)
(3)止露尻尾 (只、僅僅) (4) 止增笑耳 (只是)
4)通過找這些句子,觀察一下本文對屠戶進行了哪方面的描寫?(動作和心理描寫)對狼進行了哪方面的描寫?(動作和神態描寫)分別找幾個最關鍵的字詞。
三、理清文脈,把握情節(5分鐘)
1、請同學們從屠戶的口吻用凝練的詞語概括除了結尾段外課文主體的故事的情節。
老師示范:第一段,屠戶遇狼 (開端)
明確: 第二段,屠戶懼狼 (發展 )
第三段,屠戶御狼 (發展 )
第四段,屠戶殺狼 (高潮和結局)
2、從狼的角度與口吻,故事情節的概括又該是怎么樣的一番景象呢?試一試。
老師示范:第一段,狼遇屠戶 (開端)
其他各段學生自我嘗試歸納。
四、探究分析,深化理解(6分鐘)
1、屠戶的身上有哪些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呢?
討論明確: 沉著鎮定 善于周旋 抓住時機 機智勇敢
總結:屠戶在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急中生智,殺死“敵狼”。他“急中”所生之“智”,是憑空臆造,無端而來么?那么,他所用的方法與什么有關?(與屠戶的殺豬技藝分不開。)
明確:蒲松齡在他的這三則關于狼的故事的結尾這么說:“非屠烏能作此謀也?三事皆出于屠;則屠人之殘, 殺狼亦可用也。”可見,從“一句話離不開其本行”的這句俗諺論,我們能夠得出這樣的共識:愛一行,鉆一行,是何其重要!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謂“急中生智”,其所生之“智”,絕非空穴來風,胡亂臆造,而是平時日常生活所深經歷者,方能用之于命懸一線之時,施之于累卵倒懸之刻,從而最終能夠化險為夷。哦,我想,對敵如是,學習、工作何嘗又不如是!
2、如何看待文中的兩只狼?
五、變換角度,突破難點。(10分鐘)
1、多角度揣摩朗讀結尾一段。
1)、以屠戶的心理讀這段話,它應該是怎樣的語氣?(松了一口氣……)試著讀。
2)、以狼的同伴的心理品味這句話?(嘆息,知足,貪心……)
3)、從自己的角度揣摩這段話,他給我們什么啟示?
2、本段采用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與前文有什么不同?
課文第5段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采用議論的表達方式,通過一個屠戶戰勝兩只惡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兇殘、狡詐又愚蠢的本性,贊揚了人的善良、聰明而勇敢的精神,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行善,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3、屠戶和狼的形象在我們生活中什么現實意義嗎?
討論明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在危機時刻應該保持警惕,應該沉著鎮定,學會機智應對,萬不可亂了方寸。
六、分層作業,拓展閱讀。 (1分鐘)
1、背誦課文。
2、有興趣的同學拓展閱讀《狼三則》中的另外兩則,比較與本文的異同之處。
七、板書設計
狼
蒲松齡
遇
屠戶-----------兩狼
→
懼、御、殺
浦紅紅
[《狼》比賽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課文狼優秀教案
3.蒲松齡狼的教案
5.蒲松齡狼教案
9.狼蒲松齡教案
10.中班語言《狼來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