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抓住修辭、關鍵詞等方法品析文中的語言,能夠說出文中夏的獨特和作者對勞動者的贊美之情;
2、能夠抓住“黃金”一詞,說出作者所要贊美的夏的具體內涵,深化對夏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夏季的圖片。請你用一個字或詞或者是一個句子來概括你心目中的夏。例如:我認為夏天是甜的,因為我可以在這個季節吃到我最愛的冰激凌……那夏在作家梁衡的心中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品梁衡的《夏》,看他對夏的獨特體會。
二、夏之初體驗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完成這一任務:說說作者心中的夏有何獨特之處?并用這樣的句式回答。提示:第一條橫線上填詞語,可以是文中的詞語,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第二條橫線上填文中的原句。
梁衡心中的夏是 ,你看 。
示例:梁衡心中的夏是金黃色的,你看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云,撲打著公路上大的汽車,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
二、夏之再體驗
1、(過渡)如果把同學們的回答歸納一下,我們可以用文中的三個詞語--緊張、熱烈、急促來概括作者筆下的夏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好好讀讀、細細品品這些描寫景與人的語句。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1、2處語句進行誦讀、賞析。(提示:可以從修辭、關鍵詞<如使用的好的動詞、形容詞>等角度進行賞析)
示例: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的長鳴。
賞析:這句話通過描寫昆蟲的變化,形象的寫出了從春到夏的過程。動詞“潛”的意思是隱藏的,這一動詞生動的寫出了蟬兒靜靜的伏在樹上的狀態,同時也暗寫夏天樹木的枝繁葉茂;
“一聲聲的長鳴”更使人覺得天氣越來越炎熱,唯獨蟬兒在享受這炎陽帶來的活力,這就表現了夏的熱烈的特點。
(預設)分析“人勤”引導提問:(1)文中寫“揮鐮的農民只是想著快割快割、又想著快打快打”你能否想象一下農民此時勞作的場景?
(2)“他們早起晚睡已經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了風;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在他們聽窗紙、看窗外時心里會想些什么?請你發揮想象。
2、(小結)同學剛才無論是賞析還是朗讀都很精彩。如果我們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作者寫的景和人的狀態,你會用哪個詞語?
如緊張熱烈、爭先恐后等
小結:自然界的生命呈現出的是一種爭先恐后的狀態,人們呈現出的也是一種繁忙充實的狀態,彼此節奏一致,我想這就是一種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共振,生命與生命的統一,這也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
三、夏之心體驗
1、作者在文章最后一句說:“我卻要大聲贊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你能否結合全文內容談談“黃金”的內涵。下面就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分享你思考的結果,請書記員做好記錄,最后派出一名發言員匯報你們討論的結果。
(預設)引導提問:(1)在學生提到夏的色彩時追問:一般人眼中,金黃的色彩總是與收獲、秋天相聯系的,而作者卻用金黃來形容他眼中的夏季,是不是不符合實際呢?
明確:選擇這一顏色不僅僅是從高粱玉米,麥浪翻滾的金黃色上,更體現在這季節的重要性上,這個季節如黃金般珍貴,高粱、玉米、瓜秧等植物在這個季節進行黃金般生命的過程,向最后的秋的成熟沖刺。
2、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它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其實同學們也正處在這樣一個人生的夏季。我們應該怎樣去投入這個緊張熱烈的人生季節呢?
王朝一
[《夏》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相關文章:
4.夏天的太陽教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