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中,學生普遍存在怕作文的現象,一提到寫作文大多是叫苦不迭,無從下手。即使絞盡腦汁寫出來的,不是胡編亂造,就是味同爵蠟,言之無物。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善于觀察生活啦,課外書籍的閱讀量過少,作文基本功太差,教師指導不得力等等。針對這些情況,近幾年我在作文教學中,嘗試了以下一些方法,來引導學生作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獲取寫作素材
觀察是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第一步,也是學生寫作的源泉,我經常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到大街小巷、田邊地頭去走走瞧瞧,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觀新建的高樓,平整的花臺,或郊外碧綠的禾苗,青青的河水,嬉戲的小鴨等等。讓學生就通過有目的地觀察,從中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作文時,學生就會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表。冬天,我就讓學生到操場觀察大雪紛紛揚揚飄落的情景,校園周圍坡上厚厚銀裝的大樹讓學生體會到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玫瑰景色。欣喜之余,學生們還打起了雪仗,一時間打得熱火朝天,過后讓學生動筆寫《校園雪景》,結果寫得很成功。多數學生都寫得妙趣橫生,形象生動。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積累閱讀語言
學生作文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閱讀量偏少。因此,思路堵塞,語言匱乏。針對這一現象,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向學生推薦一批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學作品。如通過描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武松景陽崗打虎”推薦了《水滸傳》。通過講述“溫酒斬華雄”“ 過五關、斬六將” 推薦了《三國演義》……這些文學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逐漸掀起了讀書熱潮。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并消化,我利用早讀課或語文自習課的時間集中學習并指導,讓他們或摘抄精彩片段,或背誦優美語句、段落。這樣,既開闊了學生視野,提高了閱讀興趣,也拓寬了知識面,積累了語言。
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捕捉寫作資源
初中學生作文功底普遍較差,對寫作特別畏懼。針對這一點,我決定根據學生實際水平拓寬作文要求,放開學生手腳,引導學生寫自己熟悉的東西,即寫他們之所愿寫的,寫他們之所愛寫的內容。哪怕有些作文內容有失偏頗,只要觀點不是明顯錯誤的,也不簡單否定,而是作中肯的分析,指出缺點,肯定優點,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我記得有一位學生平時特怕作文,但當老師解除了作文中的一些框框套套,讓他自由發揮時,他竟洋洋灑灑寫了幾大篇,寫他到街上吃宵夜時如何受到兩個地痞的戲弄侮辱。在文中他非常細膩的寫出了自己的心里感受,并在結尾憤怒地寫下了要殺死兩個地痞的文字。而對這位學生的作文,我首先肯定了他對心里感受成功的描寫、鼓勵他以后繼續努力,多寫些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但同時又嚴肅地指出避開法律,非法實施報復是極端錯誤的做法。這樣,既提高了他的寫作水平,同時又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真可謂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當然,放手讓學生作文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師要適時、適地結合課文內容加以引導,讓學生逐步做到由簡到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語句通順,內容豐富。
四、指導學生互批互改,提高寫作技巧
好的文章一般都要經過反復修改的。而大多數作文功底差的學生都把寫作文當作負擔,勉強寫完便交差了事,不愿多修改。我便努力引導學生互相批改作文,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在批改別人的作文同時,也學會了修改自己的作文,自然而然也提高了自己寫作的能力與技巧。我的具體做法是:①查找錯別字。這是學生互批互改時首先要做的工作,學生不僅要將發現的錯別字圈畫出來,而且還要在旁邊寫出正確的字。②查找病句。要求學生反復閱讀對方的作文,然后逐一挑出病句并用橫線注明。③看作文是否符合指導要求,跑題沒有。④看語句是否流暢,即讀起來是否順口,不疙里疙瘩、羅里羅嗦。⑤看文章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有沒有典型性。⑥看文章段落是否分得恰當,過渡是否自然,中心是否明確。對經學生批改后的作文推薦好的及時在班上朗讀,讓學生暢所欲言,品頭論足,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終逐步實現作文水平的提高。
五、訓練學生堅持練筆,培養寫作習慣
莫泊桑老師說過:“才氣,就是長期堅持寫的結果。”可見,持之以恒的練筆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只有具備堅持不懈的精神,才可能在某個方面有所成就。因此,讓學生每周堅持寫作至少兩到三次,即使沒有什么可寫時,也可以寫一些讀書筆記。總之,練筆不能間斷。“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建造好房子,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就讓莫泊桑的成功經驗指導學生的寫作,在學習生活中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去建造屬于他們自己的文學殿堂吧!
連副聲
[淺談如何引導學生作文 作文指導(人教版)]相關文章:
1.用“引導”造句
2.引導造句例子
3.引導的反義詞
6.作文課指導教案
7.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9.優秀作文指導教案
10.小學作文寫作指導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