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點。
2 了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 聯系現實,思考環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 了解羅布泊過去和現在,歸納羅布泊變化的原因。
2 了解環境遭受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在以后的開發中應吸取哪些教訓。
教學難點
真正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以歌曲《天堂》導入,回味歌聲中的境界: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原,清清的湖水,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還有那美麗的姑娘、、、、、、這的確是天堂,可是大家也許還不知道,在地球上,這樣一個個美如天堂的地方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羅布泊。
二 解析標題
仔細品讀標題,你能從標題中讀出什么?為什么作者用了“消逝”而不用“消失”呢?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
三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 理清字詞
2 速讀課文,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羅布泊過去是怎樣的?(女生完成)
(2)現在的羅布泊又是怎樣的?
(3)找出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
(4)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和愿望?
明確:(1)羅布泊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羅布泊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關鍵詞是“綠洲”“仙湖”。
(2)現在的羅布泊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我國科學家彭家木、探險家余純順先后在那里失蹤、遇難;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關鍵詞是“沙漠”“神秘”。
(3)羅布泊消逝的原因一是20世紀20年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關鍵詞是“改道”“四盲”。
(4)對仙湖消逝的痛惜之情,作者的強烈愿望:拯救生態環境。
3 結合課文,聯系現實,說說你還知道哪些由于人為的破壞導致生態惡化的例子。
四 細讀課文 文學賞析
1 曾經美麗的仙湖就這樣消逝了,曾經充滿生命力的綠洲就這樣變成了令人恐怖的綠洲,面對如此巨大的變化,作者是一種怎樣的感情?請快速閱讀課文,勾畫和批注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2 閱讀注釋一,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呢?那報告文學的特點是什么?
本文體裁是報告文學,它兼有新聞和文學的兩種特點。新聞要求真實性,文學要求形象性,抒情性。
五 拓展延伸 撫昔思今
從羅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們應吸取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而現在我們的家鄉平潭正處于開發中,大家就平潭的建設對生態環境有何擔憂與提議呢?
六 結束語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么?同學們,我們的雙手是用來創造的而不是用來毀滅的,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為了我們這唯一的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保護生態,愛我家園,不要讓我們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淚!
七 作業布置
1 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
2每小組辦一份環保小報,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
板書設計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吳崗
綠洲--羅布泊--沙漠
青海湖
月牙泉
保護生態環境,制止生態惡化
真實性 形象性 抒情性
嚴云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新疆羅布泊圖片
5.九女仙湖導游詞
8.教學設計評語
10.賣油翁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