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互動教學法”是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探索,其特點是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它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教師調整自己的角色,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幫助者,由簡單的“教書匠”轉變為實踐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實踐者,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通過課堂互動培養他們終生求學愿望,成為創造性的發展人才。
“課堂互動教學法’教學模式包括四個環節:明確目標--看書提問--點撥解疑--檢測反饋。
(一)明確目標。“明確目標”大致設定5分鐘左右時間,教師用幻燈(或小黑板)出示學習目標,讓每位學生明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應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教師要做到四明確:明確時間(幾分鐘),明確內容(教材第幾頁),明確方法(自學時運用什么方法),明確要求(自學時要思考什么問題,準備教師檢查),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高效地學習。
(二)看書提問!翱磿釂枴贝笾略O定5分鐘左右時間,,按“自學指導”的四明確:學生自學,教師設問及學生提問。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先自己看書,在看書過程中遇到疑難不懂的問題,然后可以向老師提出來。老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點撥解疑。“討論點撥”大致設定20分鐘左右時間,以教師組織解決學生提出的重點,難點問題為主。根據自學指導中的具體要求,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比如語文課讓學生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數學課讓學生做練習,物理課讓學生講出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科技中的應用,英語課讓學生互幫對話等,這個學生錯了叫別的學生糾正,并指出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錯?怎樣改?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教師不要輕易下結論,讓每位學生都在不停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懂了的一律不講,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善撥會點,突出“教”而不是“授”,提問從差生入手,差生懂了的不必再講,差生不懂的讓中、好生幫助解決。授課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探究,也必然有問題反饋回來,授課教師對學生要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教師還要隨時引導學生設問,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問題提出要盡量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知識就在身邊,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和學習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發展的潛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四)檢測反饋!半S堂檢測”大致設定15分鐘左右時間,教師設計好大致10分鐘的檢測題目,讓學生課堂獨立完成,然后再用5分鐘的時間當堂檢查評價,發現學生存在問題,開發新的教學資源,通過學習小組幫助解決問題,互幫互助,共同提高。課后盡量不設書面作業,適當完成輔導性練習,從而減輕學生負擔。學生從上課到下課都要緊張地自學,緊張地做作業,課堂效率自然提高了,學生這樣能獨立、限時、準確、規范地完成“隨堂檢測”,培養他們認真、務實、進取的精神,教師并能及時評價,實現“堂堂清”。 通過隨堂檢測再次發現存在的問題,反饋到學習小組和教師處,以便課后再解決,做到“日日清”。
總之,“課堂互動教學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課內與課外之間,師生互相活動,互相討論,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把單純的傳授知識轉到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上來,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李真
[課堂互動教學法初探]相關文章:
1.《看雪》課堂語錄
2.邊城的課堂課件
5.學生課堂禮儀教案
6.課堂禮儀教案
7.中班課堂游戲教案
10.太陽教學課堂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