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任務:
1、掌握有關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文的朗讀訓練,注意朗讀的節奏
2、準確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故事,并能復述故事,感悟故事
3、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積累知識。
4、準確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正確認識天資和后天學習的關系。
過關斬將,集中精神,看你能闖幾關。
一、 作者、作品關(這是第一關,你肯定能闖過)
你學過王安石的作品有 ,你了解到的有關他的信息有 。
老師補充介紹。
二、 生字、詞關(這一關非常簡單,只要你肯動手查查字典,闖過去肯定不是問題)
啼( ) 邑( ) 乞( ) 扳( ) 環謁( ) 泯然( ) 卒( )
三、 整體感知關(這一關,你要把課文多讀幾遍,過關也不是問題)
1、 通過讀文,請你口有頭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 方仲永的變化,可以分為 個階段?你是從哪些句句看出來的,請在原文劃出來。
3、 方仲永從一個天賦超群的“神童”淪為庸人,這是一個悲劇,而造成這樣的悲劇的原因就是:
四、 文言字詞積累關(這一關,請你先獨立完成你會做的,遇到難題時,請與小組一起討論解決)
1、 請找出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通 意思:
賢于材人遠矣。 通 意思:
2、 詞類活用
1)稍稍賓客其父。賓客: 意思:
2)邑人奇之。奇: 意思:
3)父利其然。利: 意思:
4)父異焉。異: 意思:
5)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意思:
3、一詞多義
然:1)父利其然也。 2)泯然眾人矣。
于:1)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2)賢于材人遠矣。
自:1)并自為其名。 2)還自揚州。
聞:1)余聞之也久。 2)不能稱前時之聞。
4、 古今異義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是,古義: 今義: )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文理,古義: 今義: )
3)稍稍賓客其父。(稍稍,古義: 今義: )
4)或以錢幣乞之。(或,古義: 今義: )
五、精讀研討關(這一關,需要與小組充分合作、探究、討論,一起解決以下的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齊讀課文,共同解決以下問題
1、 本文題目為“傷仲永”,“傷”的具體內涵有哪些?
&nbssp;
2、 怎樣理解“受之天”“受之人”的關系,二者哪個重要。(重點探討最后一段)
3、 思考“王子曰:……”這段話,你得出的結論是:
先天品賦 后天教育 后果
方仲永 ( ) ( ) ( )
其他人 ( ) ( ) ( )
六、 共同尋找課文的寫作特點
1、 選材組材上,
2、 語言表達上,
3、
七、 總結收獲關(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收獲最大,希望每位同學都能通過學習得到收成)
八、 作業過關。
1、 背誦全文。
2、 “天資聰慧是成才的關鍵”還是“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呢?你贊同哪一種說法,請把你的理由寫下來,最好能舉出相關事例作證,不少于100字。
馮建青
[傷仲永 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2.《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