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考試大綱中提到作文的分數是50分,從這個分數來看它占了語文總分的相當一部分比重,比例相當大,但這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題,學生怕寫,老師怕教,家長擔心。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這是困擾所有老師的一個難題,但自從聽了我國著名教師胡道明的一節《快樂作文》和參加了廣東省舉行的十一五全國優質課講座后,使我茅塞頓開,對作文教學有了新的見解和感受。
一、燃起寫作興趣
作文對孩子來說,往往是頭疼的、無奈的。那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如機器的動力來自燃料,那學生的動力則來自情趣。老師的作用不在于是否讓學生寫作文,而是怎樣使學生樂意寫作文。快樂作文教學的基本做法,就在于用合理的訓練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寫作情趣和寫作潛能,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寫作活動中來。
在作文課上,我有時會讓學生看圖作文,先出示一幅漫畫,然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看圖作文。討論完后,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將所在小組的作文讀出來,再相互進行點評,最后老師再作總評。評完后,再讓學生重新作文。
有了這樣自由、輕松的學習空間,學生們樂于動筆表現自我的愿望更加強烈。在接下來的學習,我慢慢地把作文換成命題或半命題作文加上自由寫話成為寫作的基本形式,紀實加想象成為寫作的主要方法。如編童話故事,我給出主要人物或關鍵詞、故事開頭等,不限中心,不限情節,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許多文質優美的作文來。
在課堂上創造出熱烈的氛圍,是調動和激發學生情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我們教材中所選的作品,都是古往今來的名篇佳作,這些佳作無一不是作者情感噴涌的結晶。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將自己和學生“移位”于教材中去表演。讓學生表演感染學生,感憤時怒發沖冠,傷心處潸然淚下,利用“情趣”這把鑰匙來開啟學生作文創作的心扉。在作文教學上如果利用這種機制,并設法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那么,作文的速度自然能快。
二、更新作文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而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就必須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要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就必須給學生自主活動、自由創造的條件。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忽視作文的主體是學生自我,而對他們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方法又限制得過于死板。由此,作文教學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我們的作文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造成了學生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找不到語言來表達,不想說的卻能說得出來的怪現象。因此,學生說出來的、寫出來的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學生對作文自然興味索然了。
在作文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一個恰當的題目,不做任何指點,讓學生潑墨如云、瀟灑自如地去寫。成文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所有學生參加討論、評議、修改。從開始寫作到修改完畢的整個過程,在一節課(45分鐘)內完成。這樣教學好處很多,首先提高了教學效率;其次,當堂講評修改,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記憶猶新,能及時了解自己作品的優缺點,以便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三是每個學生的作文都得到了評議,使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便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最主要的是在題目出現之后,學生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情況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潛能,展開想象的翅膀。
三、尋找作文的源頭
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 這句話道出這句話道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學生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如果沒有生活的積累,沒有現實的觸發,學生能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嗎?學生寫作的源泉唯有在貼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產生。因此,作文的廣闊背景應是現實生活。讓學生快樂作文應當千方百計地鼓勵和支持學生投身生活,開拓視野,發展興趣愛好,關心不斷涌現的新人新事新觀點,從而溝通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體現在具體的作文訓練上,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接觸事物,激發他們的作文情緒,產生強烈的作文沖動,調動他們的信息貯存,喚起他們的有效記憶,然后開啟寫作的靈感之門。
例如,我會經常讓學生閱讀報紙、觀看電視,了解國內外每天發生的一些事件,對于一些較重大的新聞、故事,我會和學生一起深入討論,發表各人的意見。
四、閱讀與摘抄積累經驗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能把語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吸引讀者對它產生強烈興趣,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讀是寫的基礎。通過誦讀,閱讀各種書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詞匯量。
語文課內閱讀遠遠不能滿足語言材料的需求,它必須是寬泛的閱讀。通過到校內圖書室、校外書店、網絡媒體等途徑,摘抄好詞佳句佳篇。并且充分利用校宣傳欄、班級板報,手抄報,拓寬學生相互交流運用的渠道,相互取長補短,為寫作打好基礎。還開展了“向學生推薦一本好書”、“學生向教師推薦一本好書”活動,師生共同分享讀書的喜悅。
五、學會修改與評價
學生自己會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學生寫作,老師改作。修改作文是教師的事,這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評價作文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悅。首先當場評價。投影學生的典型習作,或比較成功習作,讓學生來評價,學生發表各種意見,教師更加肯定的地方,鼓勵存在的缺點。其次是書面評價,每次學生的作文,作為教師要細細品析,找出閃光點,值得改正的地方,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價學生作文,按層次不同給予分數。低段學生喜歡高分,按進步程度打分。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分數,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頭評語,對那些作文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使這些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更加有信心地寫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在感受生活中張揚學生的個性,認真對學生作文的指導與練習,培養學生對作文有興趣,樂于作文,才能內化為學生的素質,提高寫作水平。
劉鳳賢
[如何讓學生快樂作文(語文版八年級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語文版小學課件
4.八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7.聽障學生教學論文
9.初中作文教學論文
10.八下語文版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