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學案
編制 孫慶武 審定 高一語文組 2010-3-18
目標引領
知識目標:1、了解《詩經》的基本常識。
2、理解《氓》的含義及掌握賦比興手法的運用。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結合注釋,能初步讀懂詩作的能力。
2、熟讀成誦,背誦課文。
德育目標:1、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愛情遭遇。
2、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感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領會賦比興的藝術表達手法的妙處。
學習難點:品味詩歌的語言,把握詩中人物情感。
預習學案
自主探究
一、《詩經》簡介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先秦時代通稱為《詩》或舉其整數稱《詩三百》。漢代尊崇儒家被奉為經典,才稱為《詩經》,并沿用至今。(儒家奉有“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2)《詩經》按樂曲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帮L”指“十五國風”,屬于各地方的樂歌,即指當時15國的詩歌作品,絕大部分是民間歌謠--課文所選的三首詩作均出自“風”;“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即王畿地區)的樂歌,有“大雅”和“小雅”;“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有“周頌”、“魯頌”、“商頌”,基本上是貴族們的歌頌祝禱之辭。
(3)《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4)《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百x”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
(5)《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長河中,現實主義的《詩經》和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并稱“風騷”。《詩經》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二、題目解析
《氓》是《國風》中一首著名的棄婦感傷詩,是棄婦離夫返娘家所作。充分體現了《詩經》的特點,值得學習!睹ァ匪砸粋女子自述的口吻,講述了她幼年時的歡樂、戀愛時的盟誓、婚后的變卦、怨憤、留戀、痛苦等婚戀悲劇。
三、注音
匪( )愆( )將( )載( )于( )說( )
徂( )湯( )裳( )靡( )隰( )角( )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詩歌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首詩歌講的是什么故事呢?)請學生概述故事。
2.詩歌是按什么順序展開故事情節的?感情基調如何?
課堂學案
預習檢查
合作解疑&精講點撥
1、品讀第一、二章,具體說說,結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現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2、品讀第三、四章,體會女子發出的慨嘆:“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原因。
3、《詩經》的基本表現手法是(生:賦、比、興),第三、四節的桑樹應該屬于那一種呢?
4、那么,“鳩”有什么用?
5、女主人公婚后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現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6、怎么理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7、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對男子表現出一種什么態度?從這里我們看到女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特點?
鞏固訓練
1、這是一幕愛情悲劇,悲劇的見證者也是一條河-----淇水,文中共出現了三次。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水是流動的,人是變化的,尤其是心境。第二次踏入河流時,水已非當初之水,人亦非當時之人。而《衛風氓》中三次寫到同一條河流,女子的心境又有何不同?讓我們跟隨流淌的文字走進這位女子的心靈世界。如果當時河流是有顏色的,那應該是一種什么顏色呢?
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衛風氓》中的女子,在粉紅的愛情里癡迷陶醉時,她純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變的黑色深淵后她怨恨悲痛、傷心絕望;幾番掙扎后,她戰勝自我,勇敢決斷,最終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靈之河的一次勝利的穿越,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大大的驚嘆號!那么這個小小的“!”都包含了那些“感嘆”呢?
3、學了這首詩中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得到了什么啟發?
拓展學案
拓展運用
1、 女主人公的思想行為,你最欣賞的是哪一點?
2、 他們的婚姻失敗除了氓的變心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你的愛情觀?
文苑懈英
采葛《詩經王風》
彼采葛兮,① 一日不見, 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② 一日不見,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④ 一日不見, 如三歲兮!
賞析:《采葛》抒寫熱戀中的男子度日如年,渴望與戀人相見的強烈感。詩仍然主要是重疊的復沓形式,“采葛”、“采蕭”、“采艾“都是勞動的生活,但思念的情感的卻一層比一層更深,從“三月”到“三秋”、“三歲”。夸張卻不失真,非如此說,不足以抒發內心的情感。
《詩經氓》的儒家意境賞析
意境賞析一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氓之來,直奔佳人的財色。而佳人卻不明就里,輕易許諾:“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辈幻髅ブ畡訖C,埋下悲劇之源。
意境賞析二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觀其行,然后信其言;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矣。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爾卜爾筮,無咎言”,為圖男歡女愛,占卦豈不是“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既見復關,載笑載言!保ブ畞,好個“巧言令色”。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好個佳人,“聽其言,信其行”。好一對好色無德之男女。
意境賞析三
子曰:“道不同,不可與謀”。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氓好色可以耽誤德、甚至不要德,以計謀騙佳人之色而為悅;“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奔讶撕玫氯绾蒙轮淮,色不悅也。
意境賞析四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性命生德色之兩儀,有性無命,德無鄰,命逝如川乎?不舍晝夜。”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奔讶擞行詿o命,而至于色如曇花一現而衰,因德貧也!芭膊凰抠E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終于,你氓不爽,而佳人要“貳其行”,一個才貌雙全的佳人開始迷惘也,德因何原因不存?我才色之佳而不養我德,我實在無法說出個中二三原因。
意境賞析五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曰:“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之為親,可以為宗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道需艱苦求之。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極sp;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極言佳人以“溫”方“求道”,不得;“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睒O言佳人以“良” 方“求道”,不得;“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極言佳人以“讓” 方“求道”,不得;“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睒O言佳人以“儉” 方“求道”,不得;“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毖约讶艘浴肮А 方“求道”,“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之為親,可以為宗也”,佳人有道而正焉,德致矣。
意境賞析六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庇钟小拔蛞淹恢G,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奔讶宋虻溃鹊矫ダ峡赡軙眯昀仙ヒ酁槲也辉敢玻@不是我人生的理想彼岸,淇水波濤滾滾有岸,隰河壯闊也有邊。淇隰有岸,啟示了我的愛情彼岸。“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我的愛情彼岸是:我們總是期待著初次相愛見面的場景,彼此言笑晏晏兩小無猜,信誓旦旦相愛到永遠,?菔癄不變心。義無反顧,這就是我的愛情彼岸!
課后反思
孫慶武
[氓(魯人版高一必修)]相關文章:
10.氓的上課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