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備 張文英 班級______姓名________
學習目標
1、研讀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進一步探究文章主旨(重點)。
2、學習環境描寫和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和主題的作用(難點)。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我的課堂我作主!)
探究題目
1、用簡潔的語言復述第二個故事的內容。(點撥: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然后用簡潔的語言組織成一段話200字左右)
2、熟讀46段至完,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1)文中是如何刻畫母親這一人物形象的?(點撥:從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來思考)
(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提示:仿照例句,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分析)
例如:空間狹小:房子低矮,而且面積小,不足二百平方米;人多,七八十臺破縫紉機。
(3)描寫母親她們的工作環境和勞動場景,對表現人物和主題有什么作用?
(提示: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分析對人物和中心的作用)
二、盤點收獲
相信在這一節課中,你一定有不少的長進,請讓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
三、鞏固檢測(相信自己,一定會很棒!)
(1) 文中“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是一個特寫鏡頭。通過母親的“脊背”、“頭”和環境描寫,突出了什么?
(2)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作者為什么把“我和母親”都放在每一句的后面,這樣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拓展提升:(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做得好又快!)
文章最后說,“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與朱自清被父親的“背影”感動得流淚比較,你覺得哪一個更精彩,更動人?(點撥:從表現手法和具體內容上來思考)
張文英
[《慈母情深》第三課時學案(北師大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慈母情深》課件
2.慈母情深課件
3.慈母情深教學課件
10.山中訪友教案設計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