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專題:
對聯
教學目標:
1、掌握對聯相關知識
2、掌握對聯制作的方法
3、提高對聯的制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提高對聯的制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對聯考察的類型
教學過程:
一、對聯定義
楹聯是對聯的雅稱,用以強調其文學性質。對聯是楹聯的泛稱,可以包括文字游戲。在一般情況下兩者可以通用。
對聯是由兩串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也就是說,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聯文是有意義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對仗要工整;對聯是獨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凡符合這些條件的就是對聯,否則就不是對聯。
律詩或駢文中的對仗句,只有在脫離律詩或駢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為對聯。
我們沒有把上下聯在意義上互相依存的要求(這是一般對聯都應滿足的要求)寫入定義,只是為了承認“無情對”也是對聯。例如: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
這副對聯平仄合律,逐字相對,絕對工整,上下聯分別成文,但是上下聯在意義上毫不相干。上聯是一種酒名,即三星牌白蘭地酒。下聯是江南五月陰雨連綿的天氣,也是梅子熟了的季節。據說是為了給“三星白蘭地”做廣告,故意出下聯征對。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有些對聯很難說是意義完整的句子。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這副隱字諷刺謎聯,上聯不成句子,下聯不成句子,合起來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聯有含義,下聯有含義,合起來意義更明顯(忘八 / 無恥)。因此,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副對聯是七言句式,能理解字面和隱藏的含義就行,沒有必要進行深入的語法分析。楹聯,與詩、詞、曲、賦、駢文一樣,屬于古典文學范疇。楹聯的基本句式來自駢文和律詩。用現代語法來分析楹聯結構,是當前楹聯教學的一大誤區。因為楹聯結構是聲律結構,不是語法結構,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兩者是一致的。楹聯語法(或文法)與一般語法(或文法)并無多大差別,無庸多說。下面談到的“句”,是指詩詞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讀”,不是現代語法中的“句子”。
二、對聯的形式
(一)楹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格式、體律逐漸完備,種類越來越多。就上下聯的對仗方式來講,大體上可以分為五類:
1、工對
工對,也稱嚴式對。就是上下聯的文字、語句對仗十分工整、貼切。即詞性相當、節奏相同、結構相似。請看下聯: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香。
聯中“滄”對“藍”均為顏色詞,“海”對“田”均為地理名詞,“月”對“日”均為天文名詞,“明”對“暖”均為形容詞,“珠”對“玉”均為珠寶名稱,“有”對“生”均為動詞,“淚”對“煙”均為名詞,上下詞性相對十分嚴格,可謂工對之佳作。
再如鄭板橋的一副題聯,對仗也相當工巧:
春風放膽來梳柳; 夜雨瞞人去潤花。
“春”對“夜”對天文名詞相對,“風”對“雨”亦然,“放”對“瞞”為動詞相對,“膽”對“人”為名詞相對,這里的“放膽”對“瞞人”更顯其工,“來”對“去”為動詞相對,“梳”對“潤”為動詞相對,“柳”對“花”為花木類名詞相對,初學做聯,應多遵循這種對仗手法。
再如: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聯語中,“蘆葦“和“竹筍”同屬名詞,盡管結構方式不同(前者為聯合式,后者為偏正式),也算工對之列。如果對仗刻意求工,反成纖巧,并不可取。
2、寬對
寬對,就是指聯中的絕大部分對仗工整,這是相對于工對而言的。寬對與工對無明顯界限,一般認為,半對半不對就屬寬對,就是說做到詞性相同、句法結構相同的對仗就可以了。如廈門太平巖聯: 石為迎賓開口笑; 山能做主樂天成。
聯中“石”與“山”、“迎賓”與“做主”對仗甚工,但“開口笑”與“樂天成”則不嚴謹。不僅結構不同,而且“笑”與“成”詞類也不相對。我們稱其為寬對。
還有北京梁家園春云樓聯,也屬寬對:
檻外遠山排闥繞; 樓前積水當湖看。
“遠”對“積”,詞類明顯不同,但再看“遠山”、“積水”卻又近似,可以相對。這就是工對與寬對的區別所在。
《紅樓夢》里林黛玉和香菱談詩說:“若有了奇句,平仄虛實不對也使得的。”提出了“不以辭害意”的宗旨。一副對聯,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還是其內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現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從于內容。
3、當句對
當句對也稱句中對、自對。對聯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對,有的多句聯(或長聯)本句之內前后也相對。它不但可以解決在某些詞語求對時遇到的困難,而且可使對聯,特別是較長的聯對靈活多變,產生抑揚頓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飛墓聯:
將軍報國,宰相和戎,義憤動千秋,臣節無慚追壯繆;
廟拓明朔,陵依霞嶺,馨香綿萬載,孤忠共喻有蘄王。
聯中的“將軍報國”不僅對下聯的“廟拓陽朔”,而且還與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對仗。下聯亦然。此種對句形式音樂感強,使人讀之上口,鏗鏘有致。 4、單句對
有的聯在本句中自對,但上下句卻不相對,我們稱之為單句對,如蘇州月駕軒聯:
在山泉清,出山泉濁; 陸居非屋,水居非舟。
上聯句中“在山泉清”對“出山泉濁”,卻不能與“陸居非屋”相對,如結構得體,渾然一氣,符合單句對的要求,自然可以為用。
5、借對
借對就是利用漢語的特殊特征,在一詞語同時具備兩種意義的狀態下,作者在聯中用的甲義,又借用它的乙義同另一詞相對,如:
人近百年猶赤子; 天留二老看玄孫。
聯中在用“赤子”(初生嬰兒)和“玄孫”(曾孫之子)的甲義相對的同時,又借“赤”(紅色)和“玄”(黑色)的乙義相對。
有的這種對仗不借語義而借語音,如:
堯天舜日舒清景; 晉水泉山映紫云。
即在上聯中借用與“青”同音的“清”與“紫”相對。有的還可以借結構相似的詞語來相對,如湖南桃花源聯: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猶武陵郡,喜垂鬢黃發,村中時見避秦人。
聯中“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構詞方式屬動賓式,與下聯動賓結構“避秦”相對
(二)就上下聯的語意關系上來講,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正對
所謂正對,亦叫同類對、并列式。就是上下聯的內容基本相同,類對、并列式。就是上下聯的內容基本相同,它們互為關聯,互為補充,說明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諧地處在統一的意境中。如?nbsp;
春水接天長,一網收來魚滿載; 東風吹地暖,千鋤種下谷盈倉。
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長嘯; 光榮歸黨國,英風使天下同欽。(郭沫若為黃繼光犧牲十周年題聯)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塔凌云,一日江山,無邊清靜; 金燈代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閑。
這些楹聯的上聯與下聯內容基本相同,它們互相補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點。這種形式的楹聯在聯語中占有相當比重。
2、反對
所謂反對,即上下聯的內容相反,或相對稱,它們互相映襯,形成對照,使楹聯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從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堅持實事求是態度; 反對弄虛作假歪風。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朱筆點天文。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寧為玉碎; 不作瓦全。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有“反對為優”的說法,就上述楹聯以“反對”方式命意言事來看,確能引人注目,其藝術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對
所謂串對,亦叫流水對、走馬對,即上下聯意思相承,把一個意思分成兩句話來說,上下聯緊相銜接,聯貫而下的聯語。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
如:
直登朱麓三千丈; 來看長沙百萬家。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叫日月換新天。
要想著收咱失地; 別忘了還我河山。(馮玉祥)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頭是百年身。(唐寅)
上列楹聯,上下聯的命意順承連串,均有珠聯壁合、一氣哈成之妙。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談到正對、反對時曾斷言:“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這未免過于形式主義了。其實不論是正對、反對還是串對,只要立意好,構思巧,用詞妙,富于哲理,令人感奮,即為佳聯。
三、對聯的特點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并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這些特點,都和律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對聯稱為張貼的詩。但對聯又不同于詩,它只有上聯和下聯一般說來較詩更為精煉,句式也較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對聯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在我國古建筑中,甚至還有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對聯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概括力與駕御文字的本領,才可能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楹聯是題寫在楹柱上的對聯,亦指對聯,是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概括地說對聯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例如我們都熟悉的一副對聯: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里上聯(出句)的字和下聯(對句)的字不相重復,而它們的平仄則是相對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還例如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上聯最末用“水”字,仄聲,下聯末字“松”,平聲,前后分明,錯落有致。如果我們把它改一下:福如東海水長流,壽比南山松不老
讀起來是不是有點別扭?大家把次序顛倒過來試試:壽比南山松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
是不是又順了呢?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給我們立下了平仄的規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響處?吹竭@里,可能有人就會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談談漢語的四聲。漢語聲調有四聲,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平上去入”就構成中古漢語的四聲,其中“上去入”三聲又合起來歸入仄聲一類。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四、制作對聯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上下聯字數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聯的結構要相同,即斷句一致。如毛澤東曾引用過的一幅對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鄙舷侣撟謹迪嗟;上下聯按詞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斷句也一致。當然,也有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聯字數不等。袁世凱稱帝沒多久,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可恥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給他寫了一副挽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边@是在譏諷“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像這種上下聯字數不等的現象是極個別的。
二、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瑯瑯。此聯為明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這副聯表達出了東林黨人讀書不忘國事的精神。
三、要平仄相對,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地三、四聲)起平(第一、二聲)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廟修復一新,著名詞人兼書法家趙樸初,化用岳飛《滿江紅》詞意,為重新塑好的岳飛巨像兩邊的大柱上,精心撰寫了一幅古為今用、氣魄宏偉大新楹聯:“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頭望;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上聯末句尾字用的是仄聲字“志”,下聯末句尾字用的是平聲字“車”。整聯讀起來抑揚頓挫,鏗鏘有力。不僅是尾字講究平仄相對,整個上下句都應該講究。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聲調極其對仗,音調和諧,讀起來上口。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聯系。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聯系,不能是毫不相關的兩碼事,但又不能重復。從這角度說,有三種類型。一是串對,就是上下聯所說明的問題,意思是順承的;下聯是上聯意思的繼續和補充,同時深化上聯所要表現的主題。例如章太炎諷慈喜太后七十歲生日:“今日到北海,明日到南苑,何時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二是正對,就是上下聯各寫一事,各自具有一個完整的意思,但兩者又和諧地統一在一個意境之中。例如鄧石如碧山書屋的一幅對聯:“滄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峽云,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三是反對,就是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襯,把主題表現得更為深刻、鮮明。例如,某樵夫為其岳父祝壽,請一學究代做的一副旨在把岳父稱得高高、把自己說得低低的對聯:“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蓋樓,您在樓頭做壽;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層地獄,龍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五、高考金題
1、下面是一副對聯的上聯,請對出下聯。(6分)(廣東卷)
荔枝龍眼木瓜 皆是嶺南佳果
解析:上下聯結構相同,詞性相對,末字平仄相合,可給1-4分;構思巧妙,立意新穎,可給5-6分。 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內奇葩
據6月22日《南方都市報》報道,對聯題全省沒有出現一個絕佳的對子,一些得5分(滿分6分)或者6分的都只是不太嚴謹或不夠精彩的“寬對”。專家說,由于對聯題首次在高考試卷中出現,一些考生基本不懂對聯知識,很多人放棄了答題,得0分的比比皆是。而答了題的考生又對“平仄”關系普遍處理不好,一些對子只要將個別詞語調換位置就會出彩得多,考生卻因為對“平仄”無知而束手無策。我們認為,考題中的“皆是”一詞最好用“莫非”來對,但是未發現有考生用上這個詞,一些考生甚至又照抄了一遍“皆是”,其他有用“皆為”“都是”等詞的,都不理想!皫X南”一詞很多考生對“廣東”“山東”“中國”“中華”等,也都不太好,而“江北”“川北”“塞北”等則比較好?磥恚挥辛私庖恍⿲β摰某WR,才有可能學會對聯的制作。
2、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2004年高考 全國卷)
第一題
掃千年舊習,_______________
祖國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題
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第一題第一聯,上聯(出聯)“掃千年舊習”,有些考生順筆寫出“樹時代新風”“做時代新人”自我感覺良好,粗略看兩個聯對的還可以,但以符合要求優中選優看就發現問題!皰摺眲釉~,可以對“樹”“做”,“舊習”名詞偏正短語,對“新風”“新人”都可以,只是“千年”為數量詞,對名詞“時代”不慎恰當。故答案擬為“樹一代新風”。“一代”對“千年”詞性相對極了。
第一題第二聯的上聯(出聯)為“祖國江山好”,有學生提筆寫成“國家氣象新”“山河風光美”。在這里不要說“祖國”為名詞性偏正短語,應對名詞性偏正短語,只是強調這些學生的答案犯了“重”字的大忌,(重“國”“山”)!白鎳胶谩钡摹敖健睘椴⒘卸陶Z,名詞,“好”是形容詞,對句基本上應以詞性相對的“名名+形用詞”格式,故答案擬為“大地氣象新”。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如有些學生的“大地風光美”也不能不說較好。此外還應注意,第一聯“掃千年舊習”整體為動賓結構,第二聯“祖國江山好”整體為主謂結構。
第二題上聯(出聯)為長聯,可以把上聯分為兩部分“冬去春來”和“千條楊柳迎風風綠”,結構形式為“名動+名動”和“數量+名名+動+名+形”,有學生寫出“月落日出萬里江河映日紅”,這聯和擬的參考答案(全國卷)“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差不多(詞性上動詞和形容詞可對),只是學生聯前后重一“日”字,一般說應避免同句重字(有個別對聯重字有特別意,另當別論)。
六、題形預測
(一)、情境式
題型示例1:在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不懼強手,奮勇拼搏,取得了金牌總數位居第二的歷史性突破。請你據此擬一副對聯。
對聯:
這種題型給考生提供一個特定的情境,結合“得體”這一考點要求擬寫對聯。考生擬寫的對聯不但要符合對聯的寫作要求,而且還要符合命題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參考答案:
凱歌高奏龍騰雅典;捷報頻傳獅醒東方。
(二)、概括式
題型示例2:用對聯形式為下列新聞擬一則標題。
新華社香港9月9日電 中國奧運金牌選手代表團9日結束了為期3天的訪港活動,他們在香港市民的歡送下離開香港,前往澳門訪問。迎候在碼頭的數百名澳門居民以鮮花、歡呼和激動的心情,熱烈歡迎健兒的來訪,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等到澳門外港碼頭迎接。
奧運金牌選手訪港3天來,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環港澳碼頭門口聚集了許多市民,他們高舉“中國的英雄”“中國人的驕傲”“預祝中國奧運健兒2008再創佳績”等字樣的橫幅,熱情歡送奧運金牌選手。
到澳門時,等候在那兒的人群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當劉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運動員走到近前時,人們爭相拍照,閃光燈亮成一片,人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表達了與金牌健兒重逢的喜悅。根據安排,代表團將在澳門活動2天。
對聯: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把擬寫對聯和壓縮語段的考點結合起來。做這種對聯題,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篩選出來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對聯形式加以組織。
參考答案:香港歡送金牌選手;澳門喜迎體壇精英。
(三)、話題式
題型示例3:請你從“勤學”“立志”等詞語中任選取一個作為話題,撰寫一副對聯。
話題:
對聯: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種話題式題型只給考生提供一個話題,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這就為考生展現自己的才華提供了自由而廣闊的舞臺,人人得以展個性,顯才情,見靈氣。
參考答案:
勤學--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立志--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四)、組合式
題型示例4:請運用相關知識,把下列短語組合成一副贊頌我國南宋一著名詩人的對聯。
池館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煙塵誓掃還金闕 志復中原
詩繼少陵 派開南宋 更入清風明月 高吟鐵馬銅駝
對聯:
這種題型和相關的文學常識、語言連貫等考點結合起來,綜合性較高。要正確把這些短語組合成一副對聯,先要判斷對聯所寫的是誰。把陸游的生平及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等詩句和提供的短語相對照,可知對聯寫的是陸游。然后根據語言連貫及對聯上聯和下聯結構相同、詞性相對、仄起平收等特點,加以組合。
答案為:
宦游西蜀,志復中原,高吟鐵馬銅駝,煙塵誓掃還金闕;
詩繼少陵,派開南宋,更入清風明月,池館重新接草堂。
(五)、調整式
題型示例5:南京名園瞻園中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進行適當的調整。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的內容(已被打亂):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下聯調整為:
這種題型既測試了對聯的相關知識,也測試了語言表達連貫、正確使用修辭方法等考點?忌紫纫獙@五個句子的外部順序進行調整,即調整為: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紅雨樹邊,此間有堯天舜日。其次,上聯“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為頂針修辭格,故下聯也應作如下調整: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堯天舜日。最后,根據對聯的特點,進一步調整為:
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七、針對訓練
1、運用相關知識,把下列短語組合成兩副悼念周恩來總理的挽聯。
難報恩來 生為國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青史千秋 功同五岳 寸草春暉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氣結豐碑 死為人民
對聯:
對聯:
答案、①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②青史千秋,何堪魂去;寸草春暉,難報恩來。
2、教師節到了,沐浴著深深師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話要對老師說,請你擬一副對聯唱出心中最美的對老師的贊歌。
對聯:
參考答案
脈脈深情似春暉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燭光照春秋。
3、下面是一副贊頌諸葛亮的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進行適當的調整。
上聯: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聯內容(已被打亂):八陣名成,兩川福被,十倍荷褒榮,三分功定屬元勛,所合精銳四方。
下聯調整為:
參考答案 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
4、閱讀下列一則新聞,然后用對聯形式概括出新聞的主要內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電] 在8月27日進行的男子110米跨欄決賽中,中國的劉翔旋風般贏得了勝利,從而重新劃定了男子短跑賽場的“勢力范圍”。
劉翔,這個21歲的上海大學生,成為第一個登上奧林匹克男子110米欄領獎臺的中國人,并因此被載入史冊。決賽中,從始自終一路領先的劉翔將對手拉下了2米多,這種差距在奧運水平的此類比賽中是少見的。
歷史上,田徑賽場上的短跑項目--100米、110米欄和200米--始終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選手的勢力范圍。但在今天的110米欄決賽中,劉翔既戰勝了非洲裔選手特拉梅爾(美國籍),又擊敗了非洲--加勒比裔選手加西亞(古巴籍),從而打破了他們對短跑項目的壟斷,讓中國人乃至亞洲人在這一向來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選手視為“私有領地”的項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身為所有中國人和亞洲人的驕傲,劉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想在自己的家門口衛冕成功。從目前的情況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參考答案]
上海劉翔勇“跨”雅典好手;世界體壇勁刮中國旋風。
5.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全國卷)
第一題
①處處春光好, 。
②一代園丁樂, 。
第二題
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
6.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廣西卷)
第一題
①爆竹聲聲脆
②滿園春色好
第二題
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7、(福建卷)請補寫一句與上聯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下聯(平仄不論)
上聯: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下聯: 。
8、下面是四幅對聯的上聯,分為兩題,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2005屆蘇州六校聯考)
第一題:①家中世界小
②大江南北處處風光好
第二題:①冬去山明水秀
②春回大地東風迎
答案:第一題:①例:網上天地大 / 書里天地寬 / 心里乾坤大
②例:全國上下家家氣象新 / 長城內外個個笑顏開 / 黃河內外時時捷報傳
第二題:①例:春來鳥語花香 / 春來草長鶯飛 / 秋至菊黃蟹肥
②例:福滿人間瑞雪兆豐年 / 月滿小樓金桂慶中秋 / 秋到人間碩果慶豐收
(4分,只能選一題給分,每聯2分。寬對即可,不一定要求聲律相對,內容欠當酌情扣分。)
9、楊利偉首航太空,圓了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某報舉辦了一個征聯活動,上聯是“英雄飛太空,國人興奮”,請你圍繞這一事件對出下聯。(4分)
上聯:英雄飛太空,國人興奮;
下聯:
答案:“佳音傳神州,世界震驚”;“夢想越環宇,神州沸騰”;“功德圓天外,人間歡舞”等。(評分標準:既要注意形式的基本一致,也要注重語意的整體吻合,其中有一條不符合不給分。)
郭鐵
[高三專題復習之對聯(人教版高三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2.高三復習英語課件
10.高三一輪復習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