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目標:掌握本章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標:掌握閱讀、賞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閱讀水平
情感目標:1、體會莊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點
2、追求高尚境界,不斷提高個人的修養
課時安排:一課時
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人的發展,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這種因素,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善于學習的人會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時去糾正它,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個更高的增加境界,在《東海之大樂》這篇選文中,河伯就是這樣一個人,正是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體感知:
(一)朗讀課文(分組朗讀)
(二)梳理內容:
要求:結合注釋自讀,不懂的字詞句組內交流,請一位同學講解
第1節:
時:按時 灌:流入 盡:全 旋:轉過,調轉
少、輕:形容詞做意動,認為……很少,認為……很輕 難窮:難以窮盡
以為莫己若者:賓語前置句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介賓短語后置句,見……于:被……
第2節:
拘:局限 于:被 虛:所處環境 盈:溢出 虛:減少 過:超過
為:用 數:計算 自多:自夸 不似:不就像…… 卒:聚集
又奚以自多:賓語前置句
(三)探究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河伯:知錯能改,善于糾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謙虛不自滿的人。
2、海神若的話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應該自滿,而是要不斷地進取,不斷地去認識未知的領域,去見識未知的世界,這樣才能夠達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3、結合我們的學習生活,談談你對這則寓言故事含義的理解,
(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學習上不斷探索,尋求新的知識領域去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2、不自滿,不自傲,虛心接受,不斷提高個人的人生境界,實現更大的理想。
三、總結:
生活中、學習上有許多的未知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發現,只有不自滿的人,只有虛心的人才能夠有的收獲,取得新成功。要做到這樣,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滿自傲的念頭,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添補自己的無知,提高自己的素養,從而使自己的人生邁入一個新的境界。
四、作業:1、課本上完成練習二
2、完成《導學》本課練習
3、預習《尊生》第2則,思考:匠石與櫟社樹議論的出發點是什么?
板書設計:
河 伯:自以為是 旋面自責 (知錯,不應自滿)
虛心自處
完善自我
海神若:謙 虛 循循善誘 (語大理,不自多)
[東海之大樂(高二選修《莊子》選讀)]相關文章:
3.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
6.論語選讀教案
8.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9.莊子經典語錄
10.莊子故事兩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