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視力障礙兒童學前教育初探(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16-6-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 張佳

  學前時期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學前教育對視障兒童的終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視障兒童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視障兒童學前教育應有的內容。

關鍵詞:

視障兒童     學前教育     重要性      內容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追蹤研究,發現人的智力發展的50%是在4歲前完成的;30%是在4-8歲完成的;另20%則是在8-17歲完成的。雷內爾認為,0-6、7歲是個體神經系統結構發展、心理發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生理、動作等發生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不斷發展、進步,全社會都在轟轟烈烈的進行學前教育、胎教,而我國的視力障礙兒童的早期教育卻是極度落后的。2000年底,在對我國內地24個大中城市的盲校或盲聾合校視力殘疾兒童的學前教育情況進行調查:附設在上海盲校每年招收3-5人的學前班是內地最早開展視障兒童早期教育的機構。此外,青島、廣州、成都等地盲校附設有學前班,4地招生人數不足50名。對視障兒童學前教育研究也很落后,90年代關于殘疾兒童早期教育的研究文獻數量僅占這一時期特殊教育論文總數的1。22%,有關視障兒童早期教育的研究論文不超過五篇,譯著一本。可見,目前內地約7萬左右0-6歲視力殘疾幼兒教育才剛剛起步,而且發展緩慢。

一、 視障兒童需要學前教育

目前我國沒有經過良好學前教育的視障兒童的身心發展普遍低于正常兒童。第三次全教會上明確指出:“發展殘疾兒童的學前教育對于殘疾人的終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提高特殊教育質量的重要突破口。” 

(一) 視障兒童在家沒有接受過教育。

當每一個正常的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家長們總是寄予了很多每好的愿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視障兒童的家長卻不太一樣,他們中的大多數對于這樣一個孩子沒有任何的期望。只要他們能夠活著,就以足夠。所以多數的視障兒童在上學前沒有經過任何的教育。有很多兒童到了適學年齡,仍得不到教育的機會,而是在家。

(二) 視障兒童在家一直是封閉式,對環境適應能力差。

當一個盲嬰降生在一個家庭的時候,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會感到震驚,首先是父母,他們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不幸為什么偏偏會落到我們頭上?”“我做錯了什么事?”很多人遲遲無法面對現實,甚至會把孩子藏起來不讓鄰居知道。而有些人又會覺得孩子可憐,過份溺愛,這樣很多視障兒童在家一直是封閉式的,不做家務,對于刀、火柴等這些稍危險的東西只聽過,沒碰過,他們也當然也沒有自理能力。當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他們的適應能力極差。

(三) 視障兒童在家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缺陷補償差。

人的80%以上的信息來自于視覺,失明使視障兒童的信息或刺激來源大減少了,這時需要其他的感覺器官進行代償。有人以為盲童失明后,其它感覺自然而然就會京戲得十分靈敏,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前蘇聯心理學工作者曾對25名盲童和25名正常兒童(8~16)歲進行比較性測聽檢查,結果發現盲童與正常兒童純音聽覺感受性并沒有明顯差異,觸覺也一樣。人的各種感官及機能的感覺補償都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通過生理的代償與主觀努力而逐步實現的。而視障兒童的家長多數都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無法對視障兒童進行各種補償訓練,所視障兒童的缺陷補償差。產生各種盲態,及各種不良心理。

(四) 兒童已經達到的心理水平與社會和教育向兒童提出的入學學習的要求之間的矛盾。

社會和教育對兒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進入學校從事正規學習,亦即要求兒童系統地掌握人類關于自然和社會的知識經驗,自覺地服從和執行集體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兒童所達到的心理發展卻又不能完全適合于這些新的要求,無論有意識有目的的觀察、注意、識記能力,或者抽象邏輯思維和意志行為的能力都還很差。這們一來,社會和教育向兒童提出的入學學習的要求所引起的種種需要和兒童已經達到的心理水平之間產生了矛盾。

總之,我國現階段大部分視障兒童的早期教育在入學的第一年完成。而一年級的課業量較大。學生要有學習常規的訓練,還要對知識進行從無到有的學習。視障兒童還要進行行走、自理能力、缺陷補償等多方面的學習與訓練。使得視障兒童一年級的教育任務過重。且多數視障兒童一年級時年齡偏大,已錯過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所以視障兒童需要學前教育。

二、視障兒童學前教育應包括的內容。

(一) 熟悉校園。

多數視障兒童的家里都有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家中物品的擺放是很固定的,很少改變位置。這樣視障兒童在家行走、生活都很適應。但陌生的環境中生活卻有很多的困難。多數視障兒童的適應能力差,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無法適應,恐懼。盲校又多為寄宿制,學校將是他們未來幾年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盡快的熟悉校園便成為了學前教育的首要內容。

(二) 智力訓練

兒童這時期的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不隋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隨意性只是剛剛開始發展。他們渴望獨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而能力與經驗又不能滿足這種渴望。這時的智能訓練,可抓住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限,進行語言訓練。同時可進行一點盲文點字的技能訓練。數的學習由0抽象為1,并進行簡單數的認識。通過游戲,培養兒童對學習的興趣。

(三) 缺陷補償訓練。

感覺的補償作用對視障兒童的生活、學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觸覺訓練。

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把觸覺稱為是與視覺“相對應”的感覺,他認為手可以起到眼睛的一部分作用,觸覺可以感知除了顏色、亮度和雙手能及范圍之外的一切東西。視障兒童學習盲文、觀察事物、自理生活主要依賴于觸覺,故觸覺的訓練應及早進行。觸覺訓練可分為五上階段:辨別材料的質地、密度、軟硬、光滑與粗糙等;辨別基本結構、形狀、輪廓、大小、重量;通過拆開與拼裝的操作,認識事物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促進形成空間概念;從辨別立體幾何模型過渡到平面幾何學圖形;能夠辨別盲文的字母、單詞、句子。這是觸覺發展的較高水平。

    2 聽覺訓練。

聽覺是僅次于視覺的“后感官”盲童失去視覺以后,自然而然地更多依賴聽覺,對于學習活動來說,聽覺比視覺更重要。所以要十分重視盲童聽覺能力的培養。聽覺訓練的途徑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游戲、教學、生活、認識事物的活動中,都可以有目的地開展聽覺訓練。如聽聲音捉迷藏,分組秘密傳出口令等。

(四) 低視力學生視覺訓練。

低視力學生的殘存視力能否被最大限度的使用,一直是低視力教學的重點。學前教育也應分類教學。對于低視力學生的視覺訓練也占有相當的比重。

(五) 全盲生定向行走訓練。

安全行走,是進行社會生活的首要問題。學前階段的定向行走訓練主要教授一些簡單的技能。

(六) 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視障兒童離開父母,基本生活內容上的自我料理也應是這一時期的教學內容。

視障兒童的學前教育還有待于大家的努力。可以預見,視障兒童學前教育將在未來的幾年得到飛速發展。 

[視力障礙兒童學前教育初探(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學前教育教學論文

2.學前教育特殊兒童論文

3.學前班教育教學論文: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4.關于小學美術兒童彩鉛畫教學論文

5.學前教育游戲對兒童的發展論文

6.教育教學論文:實踐教學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的地位及策略初探

7.學前教育選題論文

8.學前教育對比論文

9.學前教育論文

10.保護視力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