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 教案
教學目標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重點難點 深入挖掘文章深層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不僅有文學上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后,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指導誦讀: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預習并能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初步接觸以文為賦: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三、重點分析 1、結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體悟“賦”的語言特點。 提示:這段文字是充滿詩意的神奇之筆,充分體現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賦仍保留且發展了鋪張排比、講究詞采、駢散結合等賦的傳統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樂之情歷歷在目。 2、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看看本文“體物”部分具有怎樣的特點,“寫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語堂對蘇軾有過非常有趣的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讀了本文,說說你對林語堂這段話的認識。 提示:本文寫游玩之樂,際遇之悲,解脫之情,字里行間跳躍著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身影,讀這篇曠世佳作,我們不能滿足于從字句之表象中尋找一種朦朧的感覺,而應從更廣、更深的層次了解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態志趣。 4、清代方苞讀到《赤壁賦》時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遂也。”意思是說蘇軾此文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沒費什么氣力,實際卻匠心獨運,思路縝密。細讀此文,品評文章的結構藝術。 提示:“結構”往往反映出筆者的功力,表現著作者的創新能力。作為賦體游記,在結構上較之普通散文,還是有所區別的。閱讀本文,仔細體會作者組織材料、剪裁寫作內容的藝術。 5、運用自己所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評價蘇軾在本文中表現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提示: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傾向,而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消極因素。閱讀本文后還可參閱有關資料,對蘇軾的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作業:字詞句梳理: 1、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 屬-囑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憑 ③山川相繆 繆-繚 ④舉匏樽以相屬 屬-囑 2、活用詞: 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 ②順流而東也 東:東去(名作動)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 ②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 (謂語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羨乎! (賓語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 4、成語: 遺世獨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橫槊賦詩、一世之雄、滄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盤狼藉
板書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樂 (以景動人)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問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賦教案(蘇教版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5.《赤壁賦》的教案
6.蟬的教案設計
7.閣夜教案設計
8.《草》教案設計
9.寫作教案設計
10.《春曉》的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