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可持續發展的選擇”時,我引用了“吃蛋原理”這個哲理事例:一戶人家養了一只母雞,假如這只雞一天下一個蛋。對于這戶人家來說,可有三條消費方案:⑴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⑵把雞也殺了吃掉;⑶堅持在一段時期少吃雞蛋,省出10個,孵成小雞。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雞,4只公雞,過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個雞蛋,遇上特殊的日子,還可以殺公雞來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這樣堅持下去,那么消費水平便會不斷提高,積累也越來越容易。吃蛋原理中的三條消費方案,第一條雖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質量不會有大的提高;第二條把雞也殺掉,雖可供一飯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頓,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貧了;惟有第三條方案,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雖要忍受一時的清貧,但一段時間后,既有雞吃,又有蛋吃,生活質量才會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個消費方案中,選擇后者,就是選擇了可持續發展。
結果出現了預想不到的效果,在這一節課中學生們均感覺新鮮有趣,聽課情緒高漲。究其原因是課堂情景的創設一下子把學生們帶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學生理解掌握,能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更使我明白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保持新穎和變化,就要不斷進行課堂改革,科學合理地創設新奇教學情境,使學生求知獵奇的心理得到滿足,從而調動其積極性。
情景教學形式多樣,但無論形式怎樣變化,其宗旨都是通過教師創設學習誘因,激發學生情意,調動學生動機,從而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以積極的心態進行自主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改善學習方式,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真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會學習。
因此在平常備課中除了重視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我注意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改革,致力于“情景話題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是對課本上已有話題情景進行綜合,形成一個更全面、涉及知識面更寬的情景,把所學主題放入一個更大的知識網絡之中,并給予它恰當的定位。2、是對已有話題情景進行合理改造,變換一些條件。通過條件或情景材料角度的變化,引起話題方向的變化,從而引出新的話題知識。3、是在原有話題情景的基礎上,添加另外一些情景因素,從而使所設計的話題能向不同方向幅射。通過各種方式對原有話題情景進行創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下一節課中,我有意識 展開“眾人拾材火焰高”的話題情景講述“團結力量大”的觀點后,我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眾人拾材火焰一定高嗎”“三個和尚一定沒水喝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就會把自己的生活經驗、所學的 知識等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使學生在原有的生活情境基礎上獲得了一種新的體驗,并得出了新的結論: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原有的話題情景進行重新闡發之后,學生在思維上產生了新的“東西”,這樣就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柳斌督學說:“情境教育的好處是把教材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把教學過程中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體現了出來,因此,‘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探索。”只要教師潛心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就一定 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實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習效果,形成教師良好的教學品質,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藝術,增強教育效果,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特色。
[利用情景教學開拓課堂改革(人教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關于成語故事的課堂教學反思
3.美術課堂教學反思隨筆
5.教學反思與評語
6.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7.語言故事教學反思
8.教學反思或隨筆
9.成語教學反思高中
10.成語教學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