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第三中學 張守衛
應該說,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也是一位語文老師。盡管他是教希臘文的,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我們的同行。都是教語言的嘛。所以說,稱其為“同志”也還算能掛上一個邊吧。
從眾多的媒體資料上來看,幾乎眾口一詞地都把他當作反面典型來批判。像什么“沙皇政府的衛道士”啊,守舊、懦弱、膽怯、反動保守啊等等等等。胡老師的課也是這么引導學生分析的。也幾乎是驚人的輿論一律,學生們似乎也并沒有什么異議,一節課也就這么順理成章地結束了。
《套中人》是老篇目了。執教以來教了得有N遍了吧。老是一種教法,連我自己都膩了。某年某日又執教這一課題時,研讀著文本我忽生“邪念”:為什么不能換一個教法呢?反彈琵琶,逆向思維,也許更有利于引導學生發現和思考問題。
于是就讓學生們帶著問題讀書:你覺得別里科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不出所料,學生們的回答也是眾口一詞,跟胡老師的學生一樣。也不能說學生們的回答不對,因為大眾傳媒都是這么界定的。但我想就這么在人云亦云中結束對這篇文章的學習也太沒意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得尊重,但教師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有時候,老師的點評或許更能引發學生積極地思考。譬如在談到契訶夫塑造的別里科夫這一形象的現實意義時,我就跟學生說了這么一番“一家之言”: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個的新套中人呢。從我們一生下來,各種各樣的套子把我們套得喘不過氣來。幼兒園要聽話,在家要乖,否則就不是好孩子。上學時成績要好,不然考不上好中學好大學,自然也就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好收入,好房子好對象好車子當然也就都沒戲了。至于什么樣的話不能亂說,什么樣的事不能亂作,什么樣的人不能得罪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你說我們活得累不累吧,你說我們是不是也是一些套中人啊!所以說我們大家也就別太指責別里科夫了。其實別里科夫也是一個可憐的小人物,很令人同情。
不知我的做法是不是合適,請老師們給提個意見吧。
作者郵箱: zhangshouwei@qingdaonews.com
[為別里科夫同志鳴不平(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老同志年終總結
6.哪里與就造句
7.夜里傷感的語錄
8.時光里的趕路人
10.縣志里的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