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時間】:二零零九年九月十八日
【 授課者 】:王軍娥 【授課班級】:高一(4)班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所學的各種文言現象,包括通假字、古今異義、
特殊句式、一詞多義
【技能目標】:賞析人物形象,提高學生初步鑒賞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習燭之武不計較個人得失,國難當頭,毅然挺身而出的愛國情操
【重 點】:同“知識目標”
【難 點】:分析人物形象
【教 具】:多媒體、黑板
【教學步驟】
導入:
曹操有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哪怕社會和命運對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挺身而出,為國家和民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燭之武退秦師》。
復習上節重要內容
1 、通假字
“已”通“矣”; “共”通“供”; “ 厭”通“饜”;
“說“通“悅”; “知”通“智”
2、詞類活用
重點掌握“退、軍、亡、鄙、夜、封、肆、敝”的用法
3、特殊句式
重點掌握本文出現的判斷句、狀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
4、古今異義
掌握“東道主、執事、行李、夫人”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5、一詞多義
重點掌握“’之、其、而、焉、與”的不同用法和意義。
分析人物形象
一)鄭伯
1找鄭伯的語言,說說對他的看法。
2他為何突然禮賢下士起來?
3品味鄭伯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的言外之意。
4從鄭伯身上可以得到什么教訓?
明確:一定要不斷挖掘與重視人才,不要等到危機出現才重用人才。
二)佚之狐
1根據”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談談對他的看法。
2 他為何要舉薦燭之武呢?
3看得出,他對燭之武的才能是很了解的,那為何到現在才舉薦他呢?
明確:嫉妒、紅眼病
三)燭之武
關于他的記載
《史記》“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
《東周列國志》“須發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到朝堂后,“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的評價:“口懸河漢,舌搖山岳。”
提問:
1、 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年近七十,也只是當個小官?
2、 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了如指掌。既然他一直不被重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徹干什么?
3、 想象一下,燭之武在漫長歲月里是怎樣渴望為國立功,實現自己的抱負的。
4、 燭之武的閃光處--“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5、 拓展:燭之武這么能干,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他是否也有缺失呢?
總結: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那些鮮活的身影卻依然存留在人們的心頭。像燭之武這樣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的勇士,可謂國家的棟梁!讓我們以古人為鏡來勉勵自己吧!
作業:
完成本課《成才之路》的習題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六日
[燭之武退秦師(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0.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