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課題,語文學科的廣大教師常常就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反復的探索和努力。基礎教育教學擔負著文化基礎教學的重要任務,探討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著較為特殊的現實意義,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直接關系到各門學科的全面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了探討。
一、 創造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學習中的“樂”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據的。應該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之者”?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教學情景,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上下功夫。“活躍”的表現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學生在教師指導啟發下“思”和“言”的活躍,尤其是“言”的活躍。為此,備課時就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一,詳略要求有別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別要求;在課堂上,則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語文能力,把握機會及時進行激發和啟示,創造條件為學生的“思”和“言”提供機會,使他們產生“言”的欲望,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二、 講究授課藝術,培養學習興趣
教師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志之一即看其講授的藝術(包括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較高水平的講授能夠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學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師方面的因素,如講授語言枯燥無味,講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講,而忽視學生聽,長此以往,不但使本來就視語文學習為“苦”的學生產生不了興趣,而且也會引起“樂之者”的厭學情緒,這是一個值得語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問題。
三、結合專業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許多教師在學生入學時及日常交談中經常對學生進行文化課學習重要意義的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關系,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根據學校性質和專業特點,只要注意了解專業課的內容和特點,并發掘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彼此聯系,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指導學生學習《真重理就不該輕文》一文時,結合文章最后一段生動的比喻,反復啟發,再結合本單元的習作訓練,提出“談語文知識的專業學習中的重要地位”這一論題,讓學生舉例論述,促使他們對語文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有了理性認識。誠然,僅此一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運用中親身體會語文在專業知識學習中的作用,使之感到學之有用,方能使學生學之有趣。因此,在應用文《產品、服務廣告二則》的教學中,先指導學生了解廣告的三大特點,讓他們留必觀察和收集街市商店及影視中的商品、服務廣告,摘錄自己認為最好和最差的廣告各一例,再按廣告的特點進行分析評價,并在同學中進行交流,最后,讓分們根據專業課所學到的美術知識,設計一個圖文配合的商品或服務廣告,結果證明,通過“學”、“選”、“評”、“做”一系列活動,學生不但對文化知識有了進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語文知識在專業課中的應用價值。這樣,對語文學習也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許多學生設計出文字簡圖面新穎的廣告,將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在專業知識合二為一,融成一體,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雖然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我們能正視學生的實際,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努力發掘有利因素,重視培養、激發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人教版)]相關文章:
4.人教版小學語文詩歌
5.人教版七下語文試題及答案
10.人教版小學升初中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