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語文試卷中占到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作文的成敗往往決定著語文成績的得失,因此,作文訓練至關重要。
《高考說明》中對作文發展等級的要求是: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就創新而言,許多同學往往落入俗套,做得遠遠不夠。下面筆者就“創新”一點談談話題作文中發散思維訓練。
所謂發散思維就是從多種角度尋找多種可能性,從多方面尋求解決答案的思維過程。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 變通性和獨特性,其具體表現形式有多向思維、側向思維和反向思維。只要不離開題旨,觀點材料提得越多越好,發散量越大越好。
《高考說明》中的“創新”的要求,其關鍵在“新”。話題只是提供了一個寫作的大范圍,如何“化大為小”,選擇好的切入點,確立文章的中心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的立意就是文章的靈魂,王夫之說過:“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因此,我們在寫話題作文的時候,要圍繞話題,充分展開發散思維,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然后加以比較、選擇,確定最佳寫作角度。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提出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寫出有創新意識的好作文。
那么,應該從那些方面展開發散思維呢?
一、可以從定性評價上發散,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肯定話題,可以否定話題,也可以對話題進行一分為二的辨證分析。當大家的思路都沿著一個方向向前發展時,即使是準確的,有時也會走到盡頭,落入俗套而得不了高粉分。如果反過來想一想,從反面立意,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快樂”這個話題,當大家都從“如何快樂”、“怎樣才能快樂”的角度著手大寫特寫時,有同學卻反彈琵琶,調轉頭來談“拒絕快樂”,寫社會的種種不良現象使我無法快樂,環境的污染使我不能快樂,學業的重負使我找不到快樂。這一立意,恰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非常亮麗惹眼。作者以小見大,擷取生活中的小浪花反映社會中的大問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從具體內容上發散。即考慮寫什么的問題。
還是以話題“快樂”為例,可以發散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是我最大的快樂2、快樂的心態會我帶來什么3、怎樣才能得到快樂
在具體內容方面又可以這樣發散:
1、我最大的快樂是:讀書、散步、踢球、聽音樂、克服困難、幫助別人等。
2、快樂的作用:使人健康、有活力、提高學習效率、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等。
3、怎樣才能快樂:調整心態、仔細體會,用心感悟、創造快樂等。
我們可以從以上幾方面中選取一個方面,也可以將幾個方面按層次連綴成篇。如下圖所示:
快樂是什么 快樂的作用是什么 怎樣才能快樂
讀書 提高學習效率 調整心態
三、從話題的具體關系上發散
當話題是有聯系的兩種事物時,我們可以從兩事物的內部關系上進行多角度思考。例如“謊言和真話”這個話題,我們可以有以下幾種角度:
1、善意的謊言和誠摯的真話
2善意的謊言和惡意的真話
3、惡意的謊言和惡意的真話
4、惡意的謊言和誠摯的真話
四、從深入探究原因方面發散。
就話題中事物出現的原因、背景進行深入探究,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如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可以從事物出現的原因方面發散為:
1、答案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
2、人的想像是豐富多彩的。
3、人們看事物的立場角度是豐富多彩的。
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中心。
發散思維可以為我們提供足夠多的角度、材料和立意,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發散下去。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尋求最佳的角度和立意,因此,我們還要將發散的結果集中起來,篩選出自己最熟悉、最深刻的,材料最充分、最具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色又最切合題旨的觀點來,自然能夠“霜葉紅于二月花”。
總之,話題作文訓練必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改變思維單一特點,學會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學生的作文一定能出現“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美好局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話題作文的發散思維訓練(人教版高一必修)]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