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簡析
本篇選于粵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14課。
二、 學生分析
學生為高一同學。對語文學科整體興趣濃厚,學科基礎較扎實。
三、 設計理念
依據新課程標準,立足文本,以學生為本,注重基礎知識,以互動方法促進學習效果。教學過程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四、 教時安排:一課時
五、 教學目標
1、 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 積累字詞,熟記通假字
3、 理解詩歌含意,并熟練背誦
4、 理解《靜女》重章復唱的藝術手法
六、 重點難點
1、 理解詩歌含意,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 體會詩歌中主人公甜蜜的愛情
七、 教具準備:多媒體素材
八、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特色
(一)新課導入,引起興趣
從古到今,愛情就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古今中外有許多感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及文學作品,同學們能不能列舉出你印象最深的愛情詩句呢?
列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幾千年來的詩歌,我們仍可以感受到詩歌情感的熾熱,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詩經》中的《靜女》,體味詩歌中古老而又年輕的愛情。
【多媒體出示課題】
(二)介紹《詩經》體制
1、第一部詩歌總集,記載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又叫《詩三百》或《詩》,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2、詩歌多以四言為主,普遍運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在章法上有重章疊句、反復吟唱的特點。
3、風雅頌和賦比興合起來稱為詩經六義。
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彼物喻他物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三)朗讀正音,整體感知
1、請一位同學朗讀,進行點評:朗讀要注意節奏,重音,情感,二二式節奏。如:靜女/其姝
2、矯正讀音,歸納通假字,疏通課文
3、全班齊讀課文
(四) 分析詮釋,質疑問難
1、大家剛剛讀了課文,哪位同學說說,這首詩歌寫了是什么內容?
--青年男女約會
2、從那里看出他們在約會呢?
--靜女其姝,俟我于誠隅
3、那這對青年男女是不是第一次約會阿?為什么呢?
--不是;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女孩子故意隱藏起來,讓男孩子找不到他,可見他們感情應該很深厚。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女孩子放牧時會摘些野草給男孩子,說明他們見面之前就已經是情人了。
(五)合作研讀,探討分析
這首詩歌男女主人公形象鮮明,大家討論一下,你所感受到的靜女和男子的形象。
--討論,發言,要求學生從文本中找出能反映主人公性格的詩句。
(六)總結板書
1、青年之急
女:美麗、聰明、調皮 男:憨厚、癡情
2、青年之戀
3、青年之誠
(七)課外拓展,走進生活
1、把《靜女》改寫為現代詩
2、背誦課文及通假字
[《詩經兩首.靜女》(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詩經兩首教案
2.詩經兩首的教案
8.詩經靜女賞析
9.詩經兩首課件
10.《詩經兩首》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