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莊子寓言選講》教學案例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1.學習和掌握一些重點詞匯及特殊句式。

          2.引導學生體會《莊子》藝術表現形式的奇妙之處。

          3.引導學生理解莊子的相關思想及啟發意義。

教學重難點:1.一些重要詞匯及句式的積累。

            2.莊子寓言故事中寓意的啟發引導。

教學方法:學生交流討論,選文點撥,啟發引導

教具安排:多媒體教室,莊子語言材料(教材)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莊子在《天下》篇說過他的創作方法是“以卮(zhī)言(抽象議論)為漫衍,以重言(假托的長者、尊者、名人的言語)為真,以寓言為廣。”這里所謂的寓言,是指用虛擬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語,避免了自己主觀講述道理。對于莊子的這一創作特色,魯迅先生曾給過高度評價,認為他之后的諸子沒有誰能超過他。今天,讓我們通過幾則選文,來領會《莊子》的新奇吧!

二.選文重難點解決過程(注:上課時視班級具體情況選講若干則寓言。)

 1.運斤成風

出處:《莊子雜篇徐無鬼》

原文: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人斫(音zhuó)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字詞句子:

(1)顧(回頭看);堊(è,白色土);漫(污,弄臟);聽(任意);(2)1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譯:雖然這樣,但我的對象--搭檔死了很久了。質,對象,目標)

(2)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譯:自從惠子先生死了以后,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誰可以說話了。)

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檔。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搭檔,要把本領發揮出來便很難。(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對手正是自己的知音。匠石能夠運斤成風,需要膽大的郢都人配合。“他們兩人,在現實生活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觀念上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陳鼓應)

2.邯鄲學步

出處:《莊子外篇秋水》

原文:子(指公孫龍)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字句:(1)獨(表反問,難道);余子(嫡長子以外的兒子);直……耳(只好……罷了)

(2)翻譯:你難道沒聽說過燕國壽陵余子在趙國首都邯鄲學走步的故事嗎?這位壽陵余子結果沒能學會趙國的本事,又忘掉自己原先的走法,只好爬著回家去了。

寓意:全盤否定自己的傳統,生搬硬套別人的經驗。不僅學不到別人的優點,反而會丟掉自己的長處。(公子牟認為公孫龍用淺陋、拘泥地用明察和善辯來索求莊子意旨,不過是九牛一毛,他不具備學習莊子的資格,而且方法也不得當。)

3.東施效顰

出處:《莊子外篇天運》

原文: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字詞句子:(1)顰(皺眉頭);里(泛指家鄉);挈(qiè,帶著,領著);所以(表原因,相當于“……的原因”;另有表“用來……的”,如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者也”)

(2)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譯:她只知道皺眉頭美,卻不知皺眉頭之所以美的原因。)

寓意:做事情,如果不考慮自己的條件,盲目地模仿別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適得其反。(莊子認為孔子推行周朝的禮義法度是“東施效顰”的行為,因為“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

4.屠龍之計

出處:《莊子雜篇列御寇》

原文:朱泙(pēng)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字詞句子:(1)于(介詞,向);單(通“殫”,盡);

(2)翻譯:朱泙向支離益學遍了所有有關屠龍的技巧,(為此)他傾盡家財,三年之后技藝學成,卻沒地方施展其屠龍才華。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5.魯侯養鳥

出處:《莊子外篇至樂》

原文: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luán),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字詞句子:(1)觴(進酒,勸飲;)太牢(用豬牛羊各一頭來祭祀);臠(一塊肉)

(2)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譯:魯侯他是以自己享樂的方法來養鳥,而不是用鳥的固有生活方式來養。)

寓意:辦事不看對象,完全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好心也會把事情辦糟。

6.朝三暮四 

出處:《莊子齊物論》。

原文:狙公賦芧(xù),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說。

字詞句子:狙公賦芧:養猴子的人給猴子喂橡實;芧,橡實。  朝三而暮四: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橡子)。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  說:通“悅”。

寓意: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實質不變,用改換名目的方法使人上當。

(其實橡子的總數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為喜。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分事物的不同性質,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三.本節課小結

莊子的寓言創作手法在整部《莊子》占有極其重要的分量,我們這節課所講到的只是其中的極小的一部分,很多寓言故事我們至今耳熟能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求我們大家:

1.   初步感受莊子的創作手法;    

2.掌握一些重要詞匯及句式;    3.能夠理解并靈活應用莊子的寓言故事。

四.課后作業

1.閱讀課本其它選文,并完成課本p.81課后“思考與練習”部分;       

2.拓展閱讀《莊子》一書,體會莊子的奇思妙想;      

3.參考閱讀陳鼓應《莊子淺說》(原名《莊子哲學》)一書。

五.教后記

 

[《莊子寓言選講》教學案例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2.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7.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8.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9.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