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市 龐建輝(fspjhui@pub.foshan.gd.cn)
搞好校園網建設,構建現代化的教育環境,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形成現代教育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望二十一世紀,全球信息化、網絡化,更新教育思想,率先進入信息高速公路,以信息化、網絡化的教育手段取代舊有的不適應現代教育的落后教學手段,實現網絡教學、遠程教學、教育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當前許多學校都在建設校園網,以使學校的教育實現現代化。如何抓好校園網的建設,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在目前,至少在國內并沒有成熟的經驗給我們借鑒,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為此,以現代教育的觀念,努力探索,不斷創新,以創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教育之路,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任務。
一、 關于校園網建設的探討
對校園網建設,國家教育部和各地的教育部門都制定了相關的標準,許多有關的專業部門、網絡公司也推出了許多解決方案,這無疑是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但是,對學校具體地實行來說,還需要認真細致地進行研究,因為校園網投入的資金是非常大的,還有功能、技術、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建議要建校園網的學校不妨考慮一下,建校園網的目的是什么?究竟要建一個什么樣的校園網才適合學校教育、教學的使用?校園網的技術標準、功能是怎樣的?校園網是數字式的網絡,還是視頻點播系統?學校目前教師的管理和操作技術隊伍如何?校園網的配套設施,如每一個信息點的配置如何?能否上國內外的互聯網和本地的教育局域網?等等。千萬不要盲目地不根據學校的具體實際情況,就隨便建校園網,以免建成了,又用不上,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現有的校園網,應該具有較先進水平,要以現代教育的思想全面考慮,有超前意識,力求使校園網絡和各種電教設備、設施能達到現代最新科學技術的水平,與國際接軌。因為校園網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教學(還有教師備課、學校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教學中在網上交互傳送的都是圖像、聲音、錄像等數字、視頻信息,其帶寬要求高,一般的10M、100M網并不適合學校使用,必須達到1000M網或1000M主干的100M網才適用(或以交換機聯接的100M網)。校園網的終端信息點應配置計算機,尤其是教室,絕不能缺少,有條件的還應多配幾臺,在國外的學校,計算機都是配在教室里,方便教學、上互聯網和學生使用。在班級教學中顯示信息的工具,目前有兩種,一是大屏幕的電視機(29吋以上),二是數字式(或液晶)電子投影機,由于教學活動一般都是在白天進行,所以投影機的亮度、清晰度必須要高,沒有1500流明以上的投影機都不適合學校使用。
有了校園網還要有軟件,沒有軟件,校園網就尤如有了高速公路沒有車,發揮不了作用。因此我們要大力加強軟件的建設,其一要有較好的系統性軟件(涵蓋教育、教學、管理、后勤等方面,有用戶管理系統、網絡綜合測試管理系統、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由于各校的情況和要求不同,如自行開發一套“度身定做”的,適合本校實際需要的校園網絡大型軟件,當然最好。但是一間學校的技術力量畢竟有限,要開發這樣的大型軟件是很困難的,目前軟件公司技術人員開發的,又不一定適合學校的使用,解決的辦法是學校與軟件公司技術人員共同開發,才能適合學校的使用。其二,要搞好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以確保教育教學!敖◣臁笔莿菰诒匦械,但是在“建庫”中也存在一些誤區。有的學校熱衷于搞課件的開發,動員教師做課件,須知“教無定法”一個教師開發的課件,別的教師并不一定喜歡用,于是又再重復開發,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凡是造過課件的老師都知道,開發一個課件要用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建議是否可采取下面的辦法:①購買、收集、改造和自己開發相結合的方法,購買是:凡是教育部門配合教材發行的(含市場上較好的)光盤、錄像、錄音、投影片、都應及時采購到位,如:鵬博士、武大華軟光盤、各種軟件光盤、圖形資料光盤、VCD、音像帶等。收集是:通過上網進入國家教育部的教育信息資源庫、兄弟省市教育網頁下載,在教育電視、衛星電視上轉錄各種資料講座、課例等,還有是從國家、省、市、兄弟省市教研電教部門收集。改造是:把購買來的課件經過編輯、增刪以達到適合使用。只有在沒有現成的課件給予參考借鑒時,才決定自制。②設立教師電子備課系統,建立教育教學素材庫,廣泛收集教學的文字、音、像、圖片、動畫等素材,分門別類的進庫,方便教師在備課的同時較快的造課件。當然素材庫的建立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以一間學校的力量,要把所有教材的知識點,文字、音、像、圖片、動畫等素材都搜集齊,又把它入庫,真是談何容易。而且,各個學校建的素材庫通常只是自己學校用,沒有實現資源共享,是何其浪費。與其說各校搞“小而全”,重復投資重復建設,浪費人力物力;倒不如,由教育的行政部門投資,發動學校分任務共同開發,然后集中建庫,實現聯校(全地區學校)的網上資源共享豈不更好。
二、關于管好用好校園網的前提條件
校園網的建立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僅是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重要的是促進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改變,豐富和發展了現代教育的理論。運用校園網絡開展教學,不但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材形式,也改變了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對教學制度、學校管理等也將帶來巨大變化。然而,學校要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管好用好校園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目前,還要解決好下列幾個問題。
1.觀念要更新
現代教育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將會對現代教育發揮特殊的作用,信息數字化、學習網絡化的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教育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教育技術的革命都會帶來一次教育的革命。計算機的出現和普及對21世紀的學校教育將會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一種網絡化的學習方法,使得人們不僅可以從學校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全世界汲取最新的知識,視野大大地開闊了。處在全球網絡化信息化的新時代,我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趕上時代的步伐,要具有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首先,是學校的領導要敢于創新,更新觀念,敢于“觸電、觸網”,要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的理論,掌握現代教育的新方法。要帶領廣大教師確立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觀念。敢于做改革派,深入教育教學改革的第一線,與廣大教師一道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的模式和經驗,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2.建立隊伍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但要了解、掌握現代教學資源,學會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應用電教媒體的水平。處在學校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是學校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進行多媒體教學的主力軍。讓他們掌握應用電教媒體的方法,給他們提供培訓的機會,使他們通過校內外的培訓,盡快提高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術素質,是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成敗的關鍵。一支具有現代教育技術素質的優秀教師隊伍,其人員組成要有:網絡管理、軟件技術、音視頻多媒體制作、資料素材收集、師生培訓和維修保養工程人員。這樣,才能確保校園網的運作和教育科研的順利進行。
3.抓好三個覆蓋率
一是教師覆蓋率,要求教師人人參與實驗,人人懂得計算機操作,掌握上校園網的方法,會使用“備課系統”進行備課,會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教學。 掌握上網技術,善于通過國內外互聯網,本地區教育科研局域網獲得信息資源。會使用常規電教設備和多媒體電子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會改編課件,會設計課件腳本制作多媒體課件(方便、普及型的PPT課件)。二是課時覆蓋率,要求教師絕大部分的課時都要使用多媒體的軟件,運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進行教學。三是學科覆蓋率,要求各科都要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設立研究課題。
4.強化管理
校園網的建立和一大批多媒體室場、設備、設施的建設,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這是一筆巨大的教育資源,要使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必須強化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實行按章治校,依規辦事。其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硬件方面,包括網絡的使用規范,上網的規范,室場的使用管理制度,信息點教學平臺、電子講臺、計算機的管理操作制度,維修保養制度等。二是軟件方面的,包括網絡教室及計算機軟件的配置更新規范,教學軟件、工具軟件的培訓推廣應用制度,軟件的購買、收集、制作制度,光盤、音像制品、素材庫軟件的使用保管制度等。此外,還有對教師工作的評估激勵制度等。管理制度是經過不斷的實踐建立的,然而,要做到人人執行,是不容易的,要發動全校的教師,實行全員管理,人人定崗明責,做到職責分明,有獎有罰,才能達到強化管理的效果。
5.進入信息高速公路
校園網絡與地區網絡、國際互聯網相聯。進入世界教育資源共享系統是校園網建設的重要課題,是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途徑。為此,建立學校衛星地面接收站,充分利用衛星獲取電視、網絡資源;校園網與國內外互聯網,本地區教育科研局域網相聯,實現國內外教育資源共享,是用好校園網的關鍵。通過天上地下的網絡,加快建設學校遠程教學環境,建立網上學校,爭取實現家庭電腦與校園網相聯,通過互聯網絡建立學;虻貐^性的教育資源交流網絡,借助遠程教學資源改革學校的素質教育,使信息高速公路進入教育領域,促進教育現代化。
6.合理配置室場設備
校園網的終端設備是多媒體教學室場、電腦室、教學班的信息點,這是使校園網發揮作用的關鍵設備。有的學;罅康慕疱X辛辛苦苦建起的室場,沒能發揮作用,常常是沒有解決好規劃和綜合利用的問題。其一是沒有定好信息點的布局,在關鍵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資料室、電腦室、多媒體制作室、教室、辦公室等應多設信息點,要調整好網絡的集線器和交換機的布局,以免出現不夠用和 “塞車”“瓶頸”的現象時,又重復改造。其二是“未算買,先算賣”,建多媒體教學室場時要考慮到使用的問題,設備是否是較為先進的,建成后能否用得上,使用率有多高,(國外的學校,電腦一般都不多,但是使用極頻繁),我們是否可以考慮把電腦室建成:電腦教學室、語言實驗室、多媒體制作室、電子閱覽室(包括上網瀏覽)的“四合一”,杜絕使用率低、放壞設備的浪費現象。其三是要確立“教學第一線第一”的觀點,對教學班教室、多媒體教學室這些幾乎天天、節節用的室,應首先配置最好、最先進、最方便使用的設備(含電子教學平臺),教師的辦公室的電腦、多媒體制作室也應優先配備。有的學校資金短缺,建校園網有困難,可否考慮先配置幾臺電腦,接通國內外互聯網,本地區教育科研局域網的教育科研信息資源庫,再建一個多媒體大平臺,輪流使用,用盡其資源。還可以采用鄰近學校聯校共建校園網,同用一個網管中心的方法,以節約資源。
三、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
校園網是學校的龍頭、核心設備,發揮校園網及多媒體設備的作用,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課題實驗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促進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研究的中心課題。其實施研究的意義是:①以多媒體計算機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存貯記憶、高速運算、邏輯判斷、自動運行的功能和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集于一體,提高教育質量。②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到德育、學科教學、藝術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保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學校管理等改革上,促進學校的素質教育。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改變傳統的教學原則,改變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也改變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④引導教師自覺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感知、理解、鞏固、運用融合為一體,改革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把復雜的東西變為簡單,把抽象的事物化為具體,把時間和空間放大或縮小。⑤在各科教學及自然課、生產勞動課、環保教育課等教學中,通過互聯網廣泛收集信息資源,把新科技、新信息、新發明充實到教學內容上,增強課堂信息量,使教學內容現代化,促進教學改革?梢姮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校園網的開發利用對教育的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1.發揮校園網的作用,實現教育思想的更新
現代教育技術的重大突破是校園網功能的開發利用,利用校園網和計算機教學平臺等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以網絡化的強大信息量,電子化、聲像化的生動情景,實物顯示,人機對話,不但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師生的素質,也促進了教育思想的更新。國際上已明確提出:“教育是學習,教育是交流”。 在信息的社會,教師時刻會被學生超過,因為在接受信息這一點上,教師與學生經常會在同一起跑線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再像舊教育那樣處于從屬被動的地位,沒有獨立性,缺少發言權。現代教育中的師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主角”,教師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發揮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此外,利用校園網和計算機教學平臺等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教育、教學的思想要明確,要認真吸取舊教育的“人灌”“滿堂灌”的弊端,防止出現新的“電灌”加“人灌”。
2.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推動教育內容的變革
“學科過多,課程深,難度大。”是我國現有教材的特點,學生普遍感到課程難學,負擔過重,不少學生由難學到厭學。這是現在許多學校遇到的難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把一些重復的教學內容合并,刪繁就簡。運用校園網絡通過互聯網廣泛收集信息資源,更新教學內容,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概念重新組合知識。運用形象化、電子化、聲像化的手段,解決難點,突出重點,降低課程的深度和難度,以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讓絕大部分的學生能把學習的內容消化吸收,使部分學生有余力去學習他喜愛的學科,做他喜愛的事情,充分發揮他們的天賦才能。這樣,不僅保護了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重要的是推動了素質教育,達到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的目的。我們讓部分敢于冒尖,敢于創新的學生充分發揮其興趣特長,這對于改變人才的構成,改變千人一面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多種多樣的人才,有著深遠的意義。當然,目前課程內容和結構的改革,僅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去改革,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和迫切的是由上級教育部門,對課程內容和結構進行徹底改革。
3.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開發遠程教學環境
校園網與國內外互聯網,本地區教育科研局域網相聯,實現了國內外教育資源共享,通過天上地下的網絡,加快了遠程教學環境的形成。網上學校的建立,為教育的發展開辟了新天地,爭取實現家庭電腦與校園網相聯,通過互聯網絡建立學;虻貐^性的教育資源交流網絡,借助遠程教學資源改革學校的素質教育,使信息高速公路進入教育領域,促進教育制度、學習制度、學習方式的現代化。教師的培訓進修,學生的學習,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目前,國內“網校”的發展方興未艾,已達到200多所。許多學校也正在進行規劃,一步一步的具體實施,逐步完善,F在各地區都有一些名校、名教師、教育專家,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讀名校是許多家長的良好愿望。無奈“僧多粥少”學位有限,許多家長只能望門興嘆,F代遠程教學“網校”的設立,不但解決了他們的愿望,也為處于邊遠地區的教師、學生的學習、進修打開了方便之門,F代遠程教學的開發對于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意義極其深遠。
校園網絡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它每一個功能的開發都會使教育產生巨的大變化,其變化是多層次、多方面的,無論是從教育思想、教育觀、人才觀到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學習制度、學習方式以及教育結構、考試制度等都會帶來很大的改革。這些都有待于我們不斷的研究、探索、開拓、創新,以創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現代化之路。
[建好校園網,用好校園網]相關文章:
2.拒絕校園網貸標語
3.校園網站策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