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游蹤順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峽山水的特點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可愛,增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語言并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導學過程:
一、將課文快速讀一遍,用橫線標出作者沿途經過的地方,把握作者的游蹤(作者沿途經過的地方)。
二、朗讀課文,根據作者的游蹤順序劃分全文段落,理清文章結構。
三、繼續按照作者的游蹤,找出三峽各個部分的特點并體會各峽山水景物特色。
四、作者在游歷過程中的心理是不斷變化的。請大家細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表現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五、作者對三峽寄寓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自由得朗讀課文,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七、本文還引用了許多詩句、諺語、典故,并把它們與景物描寫融為一體。請找出來并展開討論,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八、設計導游詞。
內容:可根據自己的見聞,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或有但不夠詳細的與三峽有關的神話、傳說、典故等。如:香溪,白帝城得名緣由,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諸葛亮八陣圖,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傳說等等。
要求:從西陵峽,巫峽,瞿塘峽三峽中任選一段設計導游詞。舉止大方,語言親切自然,講述明了、精彩。
教學測評
一、 基礎知識測評
1.利用工具書給下邊加點字注音。
凝望( ) 玲瓏( 。 。 險峻( )古褐蒼蒼( 。┽菐X( )
浣妝( 。 秭歸( ) 群山萬壑( 。 單于( 。 ≠玳T( 。
滟滪堆( 。 ) 峰巔( ) 裊裊( 。
2.辨析下列形近字,并組詞。
峻( ) 崖( ) 凝( )竣( ) 涯( ) 疑( 。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
(1)那時候,望不見天,望不見山峰,只見頂上云霧騰騰,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狀,應有盡有。 ( 。
(2)杜工部詩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要親自到這地方,才可以領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 。
(3)一層一層地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咬著你。 ( )
(4))偶爾看見一只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 ( )
4.請為下列句子的空白處填上最合適的詞語。
(1)在江南住慣的人,一旦走到這種地方來,不知道要生出一種什么樣的______情感。
(2)前面無路,后面也無路.四面八方,都被懸崖阻住,船身得轉彎抹角地從山縫里_____過去。
(3)到了這種地方,無論是什么人,沒有不感到自己是過于______,自然界是過于________的。
5.“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山水的聞名,往往是由于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繹。除了白帝城外,你還能舉出有關三峽名勝的典故一兩例來嗎?
6.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氣勢雄偉。峽內重巒疊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江面上能倒映出兩輪月亮。游人登上“雙月樓”眺望,可賞此奇觀.此情此景可用李白的兩句詩來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文章中描繪了美麗奇險的巫峽風光,讓我們流連忘返,請你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今天三峽的風光,再寫一篇小作文--《暢想三峽》,200字左右。
[八年級上冊語文版《巴東三峽》導學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語文版小學課件
8.《談中國詩》導學案
9.《三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