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品讀關鍵詞句,感受和體驗女孩的成長過程和家長的心理歷程,進而感悟獨立作為人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和深刻內涵。
2、 研讀課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動描寫,從而理解其對表達主題和推動情節的作用和效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研讀課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動描寫,從而理解其對表達主題和推動情節的作用和效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課題導入
激發興趣 圍繞課題設計問題,引出課文:你渴望獨立嗎?你認為什么是獨立?怎樣做才能獨立? 表達對“獨立”這個話題的思考和感受 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為課文學習投入情感準備
初讀課文
理清思路 從“獨立”切入,找出文中關于“獨立”的議論部分(首尾兩節)和敘述部分(中間主體內容),簡要概述 朗讀課文,大致理清文章敘述脈絡:首尾側重于“獨立”意義的議論(理解關鍵詞如底氣、閱歷、勇氣、能力等);中間側重于整個“獨立”的過程(以“我”的心理活動、感情發展為線索) 承接上個教學環節,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文章內容和情感的脈絡
研讀課文
品味語言 重點閱讀女孩走向獨立的過程和家長“我”的心理歷程:1、抓關鍵詞句分別概括兩個過程,相互對應2、“我”兩次為女兒準備行裝,內心世界有何不同?為什么?3、如何理解在小鳥的成長過程中插入的一大段“我”的矛盾心理? 圈劃、朗讀、歸納、交流:
女孩:六神無主→訴苦哭泣→努力嘗試→豁然開朗→興致勃勃
“我”:慰籍幫助→心亂如麻→喜極而泣;由“我”的前后心理活動的變化發展引出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討論,如“獨立是一種積淀后的崛起”“幫助一個女孩站起來,獨自邁出第一步”等,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小鳥的成長和獨立 這個教學環節是整堂課的重點。通過對具體內容的歸納能使學生由表及里,從正面理解“獨立”(成長)需要嘗試、經歷。鑒于文章的寫作特點,再從“我”的內心活動(側面)感受“獨立”的意義
深化課文
拓展總結 再回到文章開頭與結尾深入思考:1、為什么以“我”走向“獨立”的經歷開篇?2、結尾句含義的深入理解
思考討論交流:
“我”的經歷既是對小鳥成長的補充,更代表著每個人在走向成長成熟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那就是實踐、鍛煉、嘗試、經歷,然后開始擁有把握人生的能力,真正開始“成”人
在整體感知、局部研讀的基礎上再次整體理解課文,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課后作業 為小鳥住校第一個月的經歷寫一份內心獨白(以第一人稱口吻),展現她在努力和嘗試中慢慢走向獨立的心路歷程
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忠于原著,大膽想象”,進行心理活動描寫的寫作訓練 鞏固課堂教學,讀寫結合,把對文本的理解和學生的個人閱讀、生活體驗融為一體
1、 第二次為女兒準備行裝時,為什么“我”和小鳥選擇的照片截然不同?
2、 小鳥的成長過程引起了你的哪些感觸和思考?你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3、 寫一篇屬于你自己的成長故事,表達出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獲和感受,題目自擬。
4、 秦文君是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我們在預備年級時曾經學過她的另一篇作品《表哥駕到》,除此之外,你還閱讀過她的其他作品嗎?有沒有在她的作品中看到似曾相識的“朋友”或“自己”?認識賈里、賈梅、魯智勝嗎?請和同學們一起列一份秦文君作品目錄,選擇閱讀并完成一篇讀后感。
5、 此文原題為《至尊的獨立》,學完課文后,你能理解“至尊”的含義了嗎?
[《女孩獨立》教學設計(滬教版七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4.化學必修金屬課件
10.必修一英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