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擴展語句”
〔考點解讀〕
“擴展語句”是2000年后新增的考試內容。這一考點的要求是,將結構簡單、內容貧乏、達意欠明確,表達欠具體,描述欠生動的語句擴充得豐富、充實、鮮明、形象起來。它或者是把一組詞語擴展成一句話或者是一段話;或者是把一句話的意思加以擴充或者合理地擴展成幾句話。
〔典題例析〕
1、(2006年全國卷Ⅱ)請以“和諧”為內容寫三句話。要求每句話都使用比喻,三句話構成排比。
解析:這道題要求非常明確,在修辭上明確要求運用比喻修辭格,而且要求三句話要運用排比的辭格。那么形式上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就不能得分了,由此可見,修辭在擴寫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和諧是樂手演奏的動人旋律,和諧是畫家創作的美麗畫卷,和諧是設計師描繪的宏偉藍圖。
和諧是家庭駛向幸福港灣的風帆,和諧是國家保持統一強大的砥柱,和諧是世界和平之花盛放的陽光。
2、、(2006年安徽卷)請圍繞節約這一話題,用“少一點……,多一點……”的句式寫三句話,每句話的前后要整齊勻稱。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的是擴寫的能力,但限定了句式,雖沒有修辭方面的明確要求,但在最后的“每句話的前后要整齊勻稱”的要求中卻隱含著排比修辭的要求。所以在擴寫是必須注意。
參考答案:少一點大手大腳,多一點精打細算;少一點取用無度,多一點細水長流;少一點鋪張浪費,多一點勤儉節約。
3、(2006年江蘇卷)請用“銀河”、“樹影”、“蛙聲”等詞語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語言連貫,不少于40個字。
解析:這是一道語言擴展題,屬于情景型擴展題。題目中給出三個詞語,提供一個情景,讓考生運用合理的想象,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所給的三個詞語都是我們常見的,很容易產生聯想和想象。由“蛙聲”讓我們想起“夏夜”,想起“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情景;由“銀河”想到夜晚,想到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由“樹影”想到月光下的情景,想到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
擴展時還要注意“情景交融”,也就是說運用三個詞語描繪景色的同時,還要流露自己的情感,這種情感或喜悅,或陶醉,或向往,抑或迷茫、悵惘、哀婉,只要與所繪景色相吻合即可。
參考答案:(1)微風撫柳,樹影婆娑。伴隨著那蛙聲陣陣,牛郎、織女在這靜謐的夜晚相會于忽明忽暗的銀河中,共訴兒女私情。(2)夏天的晚夜是可愛的,走在樹影斑駁的田間小路上,微風送來陣陣蛙聲,還有那淺淺的銀河,構成一幅天上人間的美景。(3)恬靜的夜,清風偶爾送來一兩蛙聲,婆娑的樹影悄悄地映在河面上,仰望長空只有銀河那淡淡的身影。(4)喜歡徜徉于記憶的夏夜,睡在草地上,望著銀河,數夠調皮的星星。月光下的樹影婀娜,還有仿佛從天際響起的蛙聲,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5)七夕后的銀河隨著情人的分離顯得那么地暗淡。偌大的河中只剩下些迷蒙的樹影和悲涼的蛙聲。(孟偉)(6)最喜歡夏夜,月光象流水一樣靜靜地灑下,留下斑駁的樹影,依偎在奶奶的懷抱,靜聽她講述銀河上牛郎織女的故事,遠處的蛙聲漸漸地把我帶入夢鄉。(7)夏日的夜晚,我想變成一顆星星,躺在銀河的懷抱里,蛙聲為我催眠,樹影為我放哨,真的好愜意! (8)最美莫過于夏夜,舉頭是深邃的銀河,群星閃爍;低首是田田的荷葉,蛙聲陣陣;成林的樹木,樹影斑駁。好一個寧靜的夜啊!
〔方法點撥〕
1、先要仔細審清題目的要求,認真揣摩原句的意思。弄清題目對句子內容、句式、表達方式、重點等方面的要求,緊扣要求去擴展句子。
“擴展語句”,具體的解題策略與方法有四點:一是仔細研讀原句,把握擴展的基點。擴展基點即是這句話中說得比較含蓄、概括而有待“豐富”的內容。二是明確答題要求,把握擴展方向。擴展語句要仔細閱讀題干的“提示和要求”,領會擴展的目的,充分考慮語境對陳述對象、語意語氣、審美情趣等的制約,明確語句明示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擴展方向。三是展開聯想想象,適當添枝加葉,明確了擴展方向之后,要運用再現想象,復現原句所創設的情景,運用創造想象,進行合理擴展。或列舉,或補充,或承接,掌握擴展方法。
2、選擇恰當的形容詞、數量詞、副詞等詞語來修飾中心詞,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來描述事物。
〔專題訓練〕
1.以“白光”“海水”“海鷗”為主體,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寫三個句子,使句子的表意更具體、更形象。
濃黑的夜幕逐漸淡薄起來,天邊露出一片白光, ,
, ,自由地飛到海的遠方。
2.擴展下面語句,要求擴展后語句主旨更明確,并盡可能與原句構成有對偶色彩的整句。
原句:在自然界中,萬物都在競爭;在人類社會中競爭也不斷。
3.根據下面兩種情景,以“下雨”為中心,分別擴展成一段話,每段不少于40字。
情景一:春天野外下雨
情景二:夏天校園下雨
4.順著下面幾句話(出自一個中學生的習作)的思路,講究一點幽默,續寫兩三句話,組成一個語意完整的語段。
中國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鱉、吃貓、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貍,這總還與人體的消化器官有關系。但也有“吃黃牌”“吃官司”……
〔參考答案〕
1.(參考)那白光慢慢地擴大起來漫無邊際的海水在眼前展開無聲地掠過綠沉沉的波紋的海鷗展開雪白的翅膀。
2.(參考)自然界中,萬物都在競爭:為食物競爭,為生存空間競爭;在人類社會中,競爭也不斷:有的為名利而競爭,有的為真理而競爭。
3.(參考)情景一:如絲的細雨飄飄灑灑,如輕紗,如薄霧,遠處的綿綿山巒,近處的漠漠田野,都籠罩在這一片茫茫的春雨中。
情景二:天黑得像夜晚,教室里悶得如同蒸籠一般。突然,一陣驚雷響起,隨著雷聲,豆大的雨點潑灑下來。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像是天河突然決口。不一會,整個校園就成了茫茫的一片湖泊了。
4.(參考)(例一)這“吃”是“遭遇”“承受”,由身體而至精神;吃請、吃回扣,則身體精神兼而有之。中國的語言形象,也夠厲害,當吃不當吃,還真要想一想。(例二)最古怪的是“吃一塹,長一智”,連“塹”也講究“吃”,你說中國人思維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例三)“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秀色可餐”,人美、景美,賞心悅目,以“餐”代之,清麗可人,要是譯成外語,豈不嚇壞了我們的少男少女?
[此題擴展后的語句要在總體上與原文前后呼應,語意連貫、完整。原句前半部分的“吃”與人體消化有關,“但”后則明顯轉折,寫與精神有關的“吃”。注意整個語段意思的完整。]
專題二:“壓縮語段”
〔考點解讀〕
“壓縮語段”就是將內容豐富的長語段,按要求濃縮成語言簡潔、意思明了的短語段。壓縮語段,是將長文讀短的基礎,是語文閱讀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煉、概括、壓縮的能力及表述能力。恰當的壓縮語段,大致需要兩種能力:一、篩選;二、概括。
此考點有以下幾種命題方式:
1.篩選中心句--篩選文中能夠表明中心的語句;
2.擬寫一句話新聞、新聞標題、導語或電報稿等。
擬一句話新聞,要把握文段語意,從中篩選出關鍵信息,然后用簡明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所謂關鍵信息,主要指讀者最關心、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提煉時,要根據是否是讀者最需要知道的內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傳的標準來考慮。
新聞標題和導語在新聞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起著提挈全篇、濃縮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須簡潔、確切、醒目,即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所報道的主要內容,點明其意義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擬寫新聞標題,不但要突出主題,內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還要使標題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聞標題,往往用詞別具一格、結構工整,善于使用修辭方法等。
新聞導語,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用最簡明的話在開頭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為了讓讀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個消息的情況與結局,這是新聞的特殊格式。
電報稿是簡潔的信,也是電報內容的高度濃縮,其特點是言簡意明,要言不煩。
這兩種應用文的局部寫作,實際上就是“壓縮語段”的具體體現。
3、根據材料給某一概念下定義。
下定義也屬于壓縮語段范圍,它要求必須在整體理解基礎之上加以概括。
〔典題例析〕
題型一:保留主要信息式壓縮
這類題型要求在篩選信息的基礎上,能夠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內容,壓縮成一句話或一段文字。
[例題](2006全國卷Ⅰ)下面的材料從四個方面對二胡作了介紹,請篩選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內容,壓縮成一段文字,不超過60個字。
二胡是中國的一種很奇妙的樂器,是胡琴的一種,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構造很簡單:由一根長約80厘米的細細的木制琴桿、內外兩根琴弦、琴桿下端的蒙著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構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馬尾做的琴弓演奏,這與小提琴同樣用馬尾做琴弓是一樣的。二胡聲音低沉圓潤,聽起來略帶憂傷,常用來表達比較深沉的情感。二胡產生的歷史悠久,又比較容易學習,因此是深受中華民族喜愛的樂器,是中國民間普及率比較高的樂器。
[分析]這是一段說明性文字,從四個方面對二胡作了介紹。我們可以先找出文段說明的對象--二胡。再找出介紹二胡的四個方面:構成--琴桿、琴弦、蒙著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演奏用具--馬尾做的琴弓;音質--低沉圓潤;影響--深受中華民族喜愛。據此,我們就可得出如下參考答案:二胡是胡琴的一種,由琴桿、琴弦和蒙著蟒皮(蛇皮)的琴筒構成,用馬尾琴弓演奏,聲音低沉圓潤,是深受中華民族喜愛的樂器。
題型二:結合有關材料,給某個術語下定義式壓縮
這種題型的答題格式為:……是……。我們也可以套用如下公式來回答:被定義的概念(種概念)=對其本質特征進行描述(種差)+大概念(屬概念)。
[例題](2006全國卷Ⅱ)請篩選、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擬寫一條“魔術”的定義。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楚,不超過50個字。
魔術這種雜技節目以不易被觀眾察覺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體在觀眾眼前出現奇妙的變化,或出現或消失,真可謂變化莫測。這種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學的原理或某種特殊的裝置表演各種物體、動物或水火等迅速增減隱現的變化,令觀眾目不暇接,產生奇幻莫測的神秘感覺。魔術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分析]粗粗一看,我們即不難看出被定義的概念:魔術是……雜技。關鍵是“種差”,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完整地描述出這個被定義的概念。通過分析這段文字,我們能明顯地看出,它至少是從三個方面來描述這個概念的:特殊裝置--借助物理、化學的原理或某種特殊的裝置,手法或技巧--不易察覺的敏捷手法或手段,效果--使物體出現、消失或產生奇妙變化。參考答案如下:魔術是借助物理、化學原理或特殊裝置,以不易察覺的敏捷手法,使物體出現、消失或產生奇妙變化的一種雜技。
題型三:根據內容寫結論式壓縮
這種題型首先要求我們認真篩選信息,其次對信息進行整合,用精練的語言進行歸納、概括。
[例題](2006江西卷)概括下面一項研究的結論。(不超過35個字)
對哥斯達黎加4000余人的一項研究發現,大約一半人具有讓“咖啡因”在體內停留的遺傳特點;被認為是“‘咖啡因’代謝緩慢者”。這些人喝咖啡容易導致心臟病的發作。另一半人則有相反的遺傳特點,這種特點使他們的身體能迅速對“咖啡因”進行代謝,喝咖啡反倒能幫助他們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危險。一位參與研究的人說,此項發現能解釋為什么早先那些檢驗“咖啡因”對心血管系統影響的研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分析]這段文字介紹了一項研究發現的兩個方面:一是“咖啡因”會導致一些人心臟病發作的危險,二是“咖啡因”能降低一部分人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出現這兩種不同結果的原因都是“遺傳”作用。據此歸納,得出結論:“咖啡因”導致或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取決于兩種相反的遺傳特點。
題型四:提取關鍵詞式壓縮
這種壓縮題型類似于新聞材料中的擬寫一句話新聞標題,有一定的規范性,要求更為精練。它要求在主要信息的基礎上,提取最能表現內容的關鍵詞語。
[例題](2006四川卷)請根據下列文字概括我國自主研發磁浮列車的優點。不超出20字。
最近,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浮列車成功通過了室外實地運行聯合試驗。列車采用的是常導電磁吸引力控制懸浮原理,運行中列車懸浮80-160公里之間。由于磁浮列車是在路軌上懸浮行駛,沒有軌輪的機械磨損,因此列車運行平穩而安靜。據了解,與時速可達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車相比,這種中低速磁浮列車成本低,適合城市內部和市郊衛星城之間的快速運輸。
[分析]這種題型,要求我們能抓住體現核心內容的要點并直接進行提取。這段文字,說明磁浮列車優點的句子,主要集中在后兩句。為此,我們就要從后兩句話中去提取最能展示磁浮列車優點的關鍵詞。參考答案如下:運行平穩安靜,成本低,適合短途(城郊)快速運輸。
〔方法點撥〕
1.要注意把握不同文體文段的主要信息。
不管是何種表達方式的語段,其壓縮方法基本是一樣的,一是在把握主旨的基礎上篩選主要的信息,二是將主要信息按要求概括表達。所以在壓縮文段的題目中,把握文段的主要信息就顯得很重要了。所謂主要信息,不同表達方式的語段信息特點也不相同。如以說明方式表達的語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被說明的事物;③被說明事物的主要特征;③說明的目的等。以議論方式為主的語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議論的話題、中心看法;②證明中心看法的證據③結論是什么等。以描寫方式為主的語段,其主要信息是:①描寫的景物②景與物的主要特征;③描寫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以敘述方式為主的語段,其主要信息是:①敘述的主體;②主體的經歷及特征;③敘述意義及目的。抓住了以上信息,再概括壓縮是較易的了。
2.在壓縮文段時要注意幾條原則
①整體性原則。讀解這類題目時,首先要有整體意識。閱讀時,應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視幅應面對整體,改變平時一字一字移讀的習慣,能夠運用跳讀、瀏覽的方法,迅速把握閱讀材料的整體結構,找出整體的重點和要點。概括出來的內容要涵蓋整體,避免過窄或過寬的錯誤。
②傾向性原則。不少閱讀材料(尤其是記敘描寫類材料)體現著作者褒貶的感情色彩,如果沒有看準作者感情傾向,就難以把握概括的角度。
3.分析文段時要學會結構解剖法。
無論何種閱讀材料,都包括思想內容和結構形式兩個方面。概括類題目主要是針對思想內容方面的理解,但我們在閱讀時,通過語言,最直觀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最容易把握的則是結構形式,而不是思想內容。結構是思想內容的載體,是作者思路的體現。通過解剖結構,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層與層之間、層與全文之間的關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內容在言語中所體現出的深淺、輕重、疏密等軌跡。讀解概括類題目,如果不會運用有關句群、段落、篇章等結構知識去解剖結構,而光憑感覺走,是很難做好的。
4.概括用語的表達要恰當通順。
對閱讀材料在內容上有了整體認識、結構上有了整體把握之后,緊接著就是用恰當的語句去表達。那么怎樣才能使概括用語"恰當"呢?(1)概括用語應能涵蓋所讀材料的整體,是能體現本質特性的詞語。(2)概括用語要得體。不同體裁的閱讀材料,概括用語往往不同。議論文常用“論述”、“批駁”等動詞;說明文常用“說明”、“介紹”等動詞;記敘文尤其是文學作品,常用"記敘"、"描寫"、"歌頌"、"揭露"等動詞,而且常常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字面意思的概括,一部分是深層意思的概括。(3)用語應當簡明。概括的過程是化繁為簡、由表及里、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用言語來表達概括的結果,必然要求簡潔、明確。
5.要注意吃透題目的規定。
題目中要求的知識點一定要在答案中體現出來,須知評分標準常常是按信息點給分的。如99年高考題目,就有一個明確的要求,要求考生的概括中要包括價格變動情況,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導致了無謂的失分,十分可惜。
6.要養成良好的解題思路。
①要仔細分析語段的層次,分幾層,層意是什么。
②概括層意,抓住要點。
③注意設題角度,有時是概括要點,有時是擬定題目,有時的縮減內容。要根據題目的不同要求去壓縮。
要點概括:主要涉及觀點、態度,側重在思想認識的概要上。
擬定題目:主要側重于中心內容,主題把握程度。
縮減內容:主要側重內容的概要,應多注意對象、時間、事項、程度等。
④根據字數要求去概括。
〔專題訓練〕
1、根據下面一則新聞的內容,用一句話作為這則新聞的標題。(字數不超過12字)
新華社聯合國9月26日電 朝鮮副外相崔壽憲26日在第61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言時說,鑒于美國對六方會談的破壞行為,朝鮮目前不會重返會談。
崔壽憲強調,朝鮮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去年9月19日通過的六方會談《共同聲明》的核心內容就是朝、美分別承諾,朝鮮放棄核計劃而美國與朝鮮和平共處。他表示,《共同聲明》如果得以落實,朝鮮將獲得更多利益,因此朝方比其他各方都更加愿意推動六方會談舉行。但他指出,就在《共同聲明》簽署不久,美國即對朝鮮采取了金融制裁,從而使六方會談陷入停頓,造成了目前的僵局。
2把下面的消息壓縮成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0個字)
近20年,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跨越發展。但是,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對生存環境的保護。有關專家呼吁:如果再不采取果斷措施有效遏制污染,10年后,渤海將變成第二個“死海”。
據環保專家介紹,目前,整個渤海水體中,一種和多種污染物超過一類水質標準的面積占總面積50%。渤海的一些海域海底泥中,重金屬竟超過國家 標準的2000倍。這些污染物源源不斷地侵襲著渤海日益脆弱的機體。海洋專家心情沉重地說,渤海環境污染已到了臨界點,如此下去,10年后渤海將成為地球上第二個“死海”。到那時,即使不再向渤海排進一滴污水,單靠其自然與外界交換恢復生態,至少要用200年時間,而沉積在海底的污染物將存在幾百年。
3、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過12個字)
接連出現商品質量問題的家樂福,為給中國的消費者留下一個質量至上的印象,昨天簽約購買北京資源集團的“質量體系豬肉”,家樂福希望通過此舉杜絕“問題豬肉”。此前一段時間,家樂福售賣的果蔬曾被查出農藥殘留超標;近期,家樂福售賣的面粉又被懷疑滑石粉含量超標。這些問題都暴露了家樂福在供應鏈上出現的問題。為此,深諳中國市場操作的家樂福,先后組織媒體去參觀家樂福所售果蔬、豬肉的生產基地,開展公關活動;同時,更加注重從互惠互利方面推行新的有效舉措,尋找新的供應合作伙伴。家樂福方面聲稱,此次與北京資源集團簽約,是家樂福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改善舉措。
4、下面是一段關于福娃貝貝的報道,請根據文意概括出人們選擇魚娃作為貝貝原型的三點原因
福娃貝貝原型是來自江河湖海的魚娃,她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魚作為吉祥物之一,在漢魏時代已在錢幣圖案中普遍使用了。因“鯉”與“利”諧音,“魚”與“余”諧音,早有吉祥圖案“漁翁得利”“富貴得余”,“魚”和“水”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征,魚娃貝貝代表繁榮,寓意是對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祝福。民間還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魚躍龍門”為仕途得意,飛黃騰達的祝頌語,寓事業有成;“龍門”亦常用以比喻名望大的人,誰能得到他的援引,便聲名鵲起,一路順利,夢想便得以實現。還有遠古時代,魚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之一。每年除夕,餐桌上必然有魚,暗示吉慶有余,一般人當時都不吃,不也就是圖個“年年有余”嗎?
5、歸納下面兩則寓言的寓意,每則不超過25個字。
(1)有張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來,張開弓,“唰”地就是一箭。箭剛飛出去,弓就馬上大叫起來:“唉,唉,等等,回來!我還沒想好這一箭向哪兒,射出去干什么呢!”弓拔腿就追,可箭早沒影了。
(2)狐貍走進塑制道具的店鋪,把成品一件件細看了一遍,后來看見一副供悲劇演員用的面具,便拿起來,對它說:“多么好的腦殼,可惜沒有腦子。”
6、根據下面一些文字,給“象征性文學”下定義(不超過35個字)
象征性文學重在寄寓某種意蘊,從而體現暗示性。暗示是指詞語寄寓某種超出本文的內涵。象征性文學突出文學形象的意義的超越性,以間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觀規律和表現主觀感受。
象征性文學的間接表現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朧性。朦朧是指詞語含有多層不確定的意義。法國現代作家加繆說:“最難理解的莫過于一部象征的作品。一個象征總是超越它的使用者,并使他實際說出的東西要比有意表達的東西更多。”
象征性文學或直接取材于現實事物,對他們進行變形化,擬人化的處理,或憑借想象虛構出非現實性的事物,從而塑造出具象與抽象,個別與一般,現實與超現實統一的假定性形象。正如希臘法語詩人莫雷亞斯在《文學宣言》中所說的:“客觀只向藝術提供了一個極端簡明的起點,象征主義將以主觀變形來構成它的作品。”變形的反常給讀者以特殊的審美感受----由驚異感轉化為對變形形象寓意的理解。
7、閱讀下面一段話,用一個不超過60個字的單句,概括說明“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產業”是一種什么樣的產業。
這樣,我們一方面充分利用生物資源,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另一方面又利用工業生產技術,也就是把全部現代科學技術、新的技術革命都用上了。不但技術現代化,而且生產過程組織得很嚴密,一道一道工序配合得很緊密,是流水線式的生產。這就是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產業。它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方向。它已經不是傳統農業了,而是一種生產體系,一種產業,其特點就是以太陽光為直接能源,利用生物來進行高效益的綜合生產。
〔參考答案〕
1、朝鮮目前不會重返會談
2、環境污染已到臨界點,渤海將成為第二個死海
3、家樂福修補(或“完善”)產品(中“商品”)供應鏈
4、:“魚”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征
“鯉魚躍龍門”寓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
“魚”暗含吉慶有余,年年有余之意
5、做事要有的放矢、三思而后行
做人要運用腦子,否則只能充當生活中的悲劇角色
6、象征性文學是一種側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審美意蘊具有暗示性,朦朧性的文學形態。
7、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產業是以太陽光為直接能源,
利用生物資源和工業生產技術來進行高效益綜合生產的一種生產體系。
考點二:“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考點解讀〕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是近年高考中常見的考題形式。“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指的是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最恰當的句子,仿用或變換句式。根據表達的需要,選用、仿用和變換句式,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相同的內容怎樣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不同的句式在表達相同的內容時有些什么細微的差別,如何仿句造句,這是本考點的主要內容。
〔典題例析〕
1.模仿類:以重慶卷21題為例:
原題: 從A句或B句中任選一句,仿照例句完成喻體部分。要求:兩個喻體的內容構成對比關系。
例句:濟南與青島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濟南是穿肥袖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島便是著摩登時裝的美少女。
A句:現實世界與網絡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現實世界是 ,那么網絡世界便是 。
B句:語文與數學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語文是 ,那么數學便是 。
解析:模仿類試題多數都通過范本來設定"限制"和要求,同時也是對應答的啟發。例題對"比喻"這一修辭的運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且對句式的結構作了一定的限定,考查的主要方面是考生對喻體的選擇和表達。首先分析例句,濟南和青島作為主體,通過身著不同服飾風格的老人和少女的形象比喻,生動地概括出兩個城市的不同風貌特征,具有強烈的反差。參照例句,運用比較的方法,我們可以抓住"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這兩個主體突出可比的特征,即"真切"和"虛幻"。那怎樣的比喻可以生動體現這種不同的特征呢?說到真切我們可以想到現實世界里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一本書,一杯茶,說到虛幻我們可以想到夢境、神話、肥皂泡、海市蜃樓等等,經過比較、選擇、推敲和加工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比喻:"假若現實世界是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那么網絡世界便是虛幻縹緲的海市蜃樓"。同樣我們將語文和數學作為主體來比照的時候,也要先抓住它們最主要的區別特征,語文生動,數學嚴謹,一個似"恣意潑灑濃淡相宜的水墨畫",一個如"一絲不茍中規中矩的工程圖"。
盡管模擬題多數有句式,語法等方面的限制,但恰恰最為有"趣",最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最能體現學生的人文素養、生活經驗和文化積累。被稱為"帶著鐐銬跳舞",多以仿句的形式出現。應答這類考題的時候要"一審二析三想四仿",最關鍵的是要認真領會考試要求,揣摩例句的句式結構、修辭手法、意韻風格,然后在經過構思,仿照文本進行創作。
需要注意,當試題提供選擇的時候,要學會避重就輕,挑選自己更容易把握的作答,不必求全猶豫,浪費時間。
2.調整類:以山東卷20題為例:
原題:把下列句子組成意思完整、前后銜接、語序合理最恰當的一句話(只寫句子的序號)
①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內。
②溫暖的房間里,有人用湯匙慢慢攪動一杯蜜汁。
③隔著結冰的河流,對岸是華燈燦爛的城市。
④杯勺碰響的和聲里,濃濃淡淡的花香沖逸開來,喚起多少鮮艷的回憶。
⑤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⑥這是白天從養蜂人那里買來的。
解析:語句排序是較傳統的調整類試題,此類題的解題關鍵是找準"領頭句"。記敘文的領頭句往往與敘述或描寫對象有關;議論文的領頭句多與作者的論點見解有關;說明文的領頭句常與說明對象有關。例題中的六句話涉及到了環境、人物、情節、情緒多種信息、意象。但環境有大小,人物有主次,情節有先后,意象有輕重,情緒也有微妙的變化。大環境是一個城市,小環境是城市中的一處溫暖的房間,主角是攪動蜜汁的"主人",配角是賣給他蜂蜜的養蜂人,故事的主線是一個城市的冬夜主人公沖著蜂蜜在溫暖里淡淡地回想。分析到這兒我們可以確定文中的領頭句應該是③。而串聯這組鏡頭的是空間和時間上的變換次序:由遠及近,從整體到細節,從外在到內心。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出答案:③①②⑥⑤④
解答排序類考題切忌不假思索地隨意嘗試組合,那樣既花費時間又不一定走向正途。找準領頭句后結合敘述角度,論述邏輯,說明次序進行整合排列是上策。除了語句排序,調整類考題還以擴寫和縮寫以及語法修改的形式出現,重點考察考生語言的連貫能力、收放能力和修改能力。合理應答的基礎是對所給材料信息的整體理解,即對材料的主旨,結構、關聯的全面認識,調整是針對所現信息的梳理、整合、規范、擴展和壓縮。解題的關鍵要注重對文段的中心、思路,重要標志的把握,從表達角度、語氣的連貫、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尋找解題經脈。
3.補充類:以全國卷18題為例:
原題: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使上下文連貫起來。將答案寫在文段下面對應的序號后。
語言的形式,① 能是美的,② 它有整齊的美,抑揚的美,回環的美。這些美都是音樂所具備的,③ 語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說是語言的音樂美。在音樂理論中,有所謂"音樂的語言";在語言形式美的理論中,④ 應該有所謂"語言的音樂"。⑤ 音樂和語言不是一回事,⑥ 二者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音樂和語言都是靠聲音來表現的。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析:補充類考題看似簡單,往往是填寫幾處關聯詞、標點符號,或者在文中、結尾插寫、續寫一段話。所著筆墨不多,但對學生語言基本功的扎實程度以及對語言整體理解、信息提煉、升華的能力的要求同樣很高,具備其獨特的特征和效用。填寫關聯詞和標點符號在第六大題里來考查是一種創新,所考查的重點與插寫和續寫有一定的差異,但在理解材料的主體思想、關聯脈絡等方面是一致的。例題中涉及六處關聯詞的填寫,一方面要求考生對常見的基本的關聯詞匯以及適用范圍和情境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要準確把握文段所要表達的關鍵和主題。通過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文段所要說的是語言美與音樂美的聯系,既有因果的、條件的,也有遞進的,轉折的,但主要說的是共性而不是區別。①處與②處表達的是因果關系,常見的關聯詞有:之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是因為等;③處表達的是前一句話的結論,常見的關聯詞有:所以、因此、由此;④處所表達的是在前一句基礎上的遞進強調,常見的關聯詞有:還、也、就等,⑤處與⑥處表達的是轉折強調,常見的關聯詞有雖然(盡管)……但是(可是、可、然而)等,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梳理通順,就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了。對文段主題思想、組織結構、表達邏輯、感情色彩的整體把握和深入體會是對補充類考題進行正確應答的基礎。
4.轉換類:以遼寧卷23題為例:
原題:請欣賞下面這幅漫畫,給它擬一個恰當的標題(10字以內,不得以"無題"為標題),并寫出你對這幅漫畫的感想(30字以內)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確,語句連貫得體。(摘自《工人日報》 盧軍作)
解析: 圖文轉換不同于句式轉換等傳統轉換類試題,是一種綜合性、技巧性強的創新題型,較傳統的句式轉換更為生動、開放,轉換的對象是信息類型,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在增強自由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應答的難度。圖文轉換有兩類:一種是圖表與文字的轉換,一種是圖畫與文字間的轉換。
圖畫作為源信息提供的是"形象"。要求考生必須把握好"形象思維",正確、準確地理解形象的內涵。例題中的漫畫層次分明,從上至下三個層面,最上層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幼兒身后緊跟著小心翼翼媽媽,中間一層是長大了的兒童,身后變成亦步亦趨的父母,最下一層前面的孩子已經長成青年,并從一個變成了兩個相戀的人,身后跟隨的竟是四位放心不下的老人。漫畫形象地表達了"孩子成長"和"父母牽掛"的主題,只要觀察仔細,看懂漫畫并不難,重要的是從畫面的諸多形象信息中提煉出正確有價值的關鍵信息。擬寫標題實質上就是對漫畫主題的提煉,可直接、也可含蓄,可嚴肅、也可詼諧。參考答案:《可憐天下父母心》、《成長的背后》。由此引發的感想和體會則可以從積極和消極等不同的角度來闡述,本題重在談感受.有的考題則要求用文字介紹圖畫的客觀信息,應答時要注意認真審題,正確理解考題的要求。
圖表作為源信息仍然具有文字特征,但提供的信息更加精練,一目了然。從圖表到純文字的轉換主要方法是理清各信息間的層次和邏輯關系,抓住主線,遵循從源信息到文字表達間所需經歷的觀察認讀、分析理解、歸納概括的基本流程,注意結果與源信息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即信息轉換過程中整體趨向、觀點態度、陳述對象、表達角度的一致和全面。
傳統的句式轉換是根據需要將同樣的信息(文字信息)變換形式進行表達,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轉換前后主體表達和分解表達的關系,原則是新的表達方式不能改變原有的句意,原句的主要內容和關鍵信息不能遺漏。
5.應用類:以福建卷18題為例:
原題:今年4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回到福建祭祖,請你以福建學子的身份寫一段真切自然,簡潔得體的歡迎辭(不得出現與考生真實身份有關的人名、市縣名以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過60字)
解析:連戰回大陸訪問、祭祖,是當時的社會熱點,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強烈的反響。學生積累的相關信息相對豐富,不至于"無米下鍋"。但考題在文體選擇、內容繁簡、表達身份,感情色彩等方面都提出明確的要求。應答時需要對歡迎辭的文體特點和基本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從稱謂、表達內容到最后的祝頌,這些主體的結構要健全,并注意題中要求的"以福建學子的身份"來表達,感情真切自然,不能夸張矯情,也不能平白生硬,而且要作到簡潔得體,不能肆意發揮鋪張,不得要領。表達的關鍵是對連戰先生訪問大陸和回鄉祭祖的"歡迎"與"祝愿",以及對兩岸團圓的"期盼"。參考答案:尊敬的連戰先生,我們福建學子熱忱歡迎你回鄉祭祖,愿您的"尋根之旅"順利、圓滿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
從傳統的歡迎辭到新穎的廣告語,從常見的問候語到特定場合的"串詞",應用類的考題充分展現出其突出的靈活性和實用性。考查的是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下語言的實際運用和恰當表達以及語言的綜合能力,近兩年成為熱門題型。這類考題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內容上往往選擇當時的社會熱點或與學生密切聯系的實際應用,形式豐富多樣,并設置特定的表達環境,有明確的文體、身份、角度和字數上的要求。
應用類考題多數為日常應用文體的寫作,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中注重了解、熟悉常見應用文體的特點和結構,并樂于觀察,善于積累,勤于實踐。此外在考試中還應注意題外要求,如例題中對考生身份、居所等信息的保密限制。
語言運用題的發展變化以及所展現的活力和魅力,不僅僅是語文高考的可喜進步和重要變革,它還告訴我們:生活就是語文,要真正學好語文就必須立足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豐富閱歷、汲取養分。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考試大綱》關于"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的復習中也曾經提出:"語文基礎既是技藝之學,也是積累之學,是檢測學生真正語文水平的根本",所以這一知識板塊的復習,必須重在挖掘以往知識庫存并伴隨著持續的大量的課外積累,即'功夫在課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方法點撥〕
(一)選用連貫句式題的解題要點:①依據語境,依據需要,所選句式合乎語言簡明、連貫、得體的要求。②依據中心,根據側重點來選擇句式。③依據題目要求來選擇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讀懂上下文,把握要點。②依據題目類別,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觀題,依據語境,比較選項,作出選擇;主觀題,依據上下文,作出回答。③仿寫句子,要研究所給句子內容的特點,和句子形式的特點,要看清題干中的特殊要求。④變換句子,要借助句子相互變換的方法。
選用連貫句式的規則:用作銜接的語句,不論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還是綴于句末,都不是“天外來客”,而是整個長句或句群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們之間必然存在某種對應關系。
(二)仿用句式題的解題方法:
1.弄清題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內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體內容;句式上,要與例句相同;結構上,要與例句一致;寫法上,要善于聯想、想像。總之,應做到“形似而意諧”,形神兼備。
2.認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①理解原句的意義,特別是隱含意義,保證仿寫的句意與原句句意一致。
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點,特別是分句間的關系,要注意關聯詞的使用。有時,原句在標點中也有暗示,如分號表示要寫并列關系的復句,冒號表示要總括。
③注意原句的修辭方法,仿句要與之相同。
④注意原句的用詞特點,如詞語的褒貶雅俗等,仿句用詞越像越好。
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調,如憂傷、喜悅、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3.組織好語言。表達力求簡明、連貫、得體,字數與例句一致,不應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應,做到和諧一致。
(三)變換句式的解題方法:
1.認真審視題目要求,明確做題的“方向”。
2.仔細分析原句的特點,包括原句的句式特點,原句分句間的關系,原句的句子結構特點等,為變換句式打下基礎。
3.依據題目要求,改變原句句式,同時相應地改變原句中的詞語甚至句子的結構。如主動句與被動句的變換,就得將主動者與被動者的位置互換,表主動與被動關系的介詞“把”“被”互換。再如長句換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長句附加成分“消腫”,其方法有三:可以把長句附加語獨立出來,單獨成句;也可以利用復指來排列,重新組句;變換時,有時還應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關聯詞語,有時還應重復某些詞語或添加代詞使前后呼應。
4.改后檢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變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規范。
〔專題訓練〕
1、從句式選用看,下列句子橫線上所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
雨聲漸漸停止了,窗簾后隱隱地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陰云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牙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地動著。__________。
A.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后,會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
B.難道苦雨孤燈之后,不能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嗎?
C. 我想,苦雨孤燈之后,肯定會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
D.苦雨孤燈之后,我多么希望有一幅清美的圖畫啊!
2、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
18歲生日那天,又接到高考"錄取通知書",__________________。
A.不能不說是讓人樂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B.不能說不是一件讓人樂得合不上嘴的事。
C.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樂得合不上嘴的事。
D.不能不讓人說是一件樂得合不上嘴的事。
3、按要求改寫下面劃線的句子。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伊拉克當地時間2月22日,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突襲檢查了一家位于巴格達北部的薩默德-2導彈工廠,并查封了那里的所有導彈、部件和生產設備。并將根據聯合國監核會的指令銷毀這些據稱超出了聯合國決議規定射程的導彈。
以"位于巴格達北部的薩默德-2導彈工廠"開頭,重寫句子。(不得遺漏信息,要求句子通順,可增刪少量詞語)
位于巴格達北部的薩默德-2導彈工廠
4、把下面一個復雜的長句改寫成三個短句。(句意要明確,可增刪個別字詞,但不得改變原意)
聯合國安理會正試圖解決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對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后在核查報告中說沒有足夠的理由證明伊拉克具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美國宣稱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伊拉克具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誰是誰非的問題。
①
②
③
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次聲波"下定義。
①聲波是由物體振動在空間傳播而形成的。
②入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范圍是20-20000HZ。
③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是超聲波,低于20HZ的為次聲波。
④超聲波與次聲波都不能引起入耳的聽覺。
次聲波是____ 。
6、按照下面提供語句的句式,續寫兩句話,與所提供的語句形成排比.
花時間去思考吧,思考是力量的源泉;
花時間去閱讀吧,閱讀是才智的源泉;
7、把下面一段文字組合成一個長句,可以增刪詞語,但不能改變原意。
胸懷天下,壯志凌云,是中華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質。從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到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不少名言都體現了這一特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將下面句子改寫成兩個短句(可調整語序、適當增加詞語),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語言簡明。
"紅色旅游"是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和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旅游活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句,使其與前后文組成一段協調完整的話。
海潮,放遠了諦聽才覺得深遂;山峰,_______________;忠告,放遠了口味才覺得親切;友情,
所以 ,哲人說"距離產生美",確實如此。
10、保留下列句中"心靈與自然相融"的話題,展開聯想,依照示例,將"山岳"的比喻改成大海,江河,太陽或月亮之類的比喻,寫一段富有文采的話。
例句:不要嫉妒山岳連綿千里,峰刺青天的氣勢,如果讓自己的心靈像彌漫的云霧悄然融入山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山的巍峨,山的磅礴;無論你走到哪里,你的胸中都將充滿山一樣的浩然正氣。
11、下面題目任選一題完成。
(1)為了慶祝2005年的教師節,學校出了上聯打算向全校同學征求下聯,請你將下聯補充完整。
上聯: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暖,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某餐館門上的對聯,請你將上聯補充完整。(可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
上聯:________________,棄之可惜;
下聯: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2、下面是一位作家寫的一首散文詩。請你模仿這種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寫一首《_______的聯想》(可任選一種標點符號作為聯想的對象,不少于4句)。
句號的聯想
句號是謙虛者的起點,驕傲者的終點;句號是一面鏡子,讓你認識你自己;句號是一只救生圈,讓弱者隨波逐流;句號是一只敲響的戰鼓,叫強者奮勇直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位于巴格達北部的薩默德-導彈工廠在伊拉克當地時間2月22日,被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突襲檢查,并被查封了那里的所有導彈、部件和生產設備。這些據稱超出了聯合國決議規定射程的導彈將根據聯合國監核會的指令被銷毀。
4、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對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后在核查報告中說沒有足夠的理由證明伊拉克具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美國稱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伊拉克具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誰是誰非,聯合國安理會正試圖解決。
5、人耳感覺不到的低于21Hz的聲波叫做次聲波。
或:次聲波是人耳感覺不到的低于21Hz的聲波。
6、注意:不僅要成排比,還要有頂真。
花時間去理解吧,理解是領悟的源泉;
花時間去觀察吧,觀察是發現的源泉;
花時間去實踐吧,實踐是真理的源泉;
花時間去討論吧,討論是靈感的源泉;
花時間去懷疑吧,懷疑是創新的源泉;
7、從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到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不少名言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志士胸懷天下,壯志凌云這一共同的精神特質。
或:從李白的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到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不少名言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質:胸懷天下,壯志凌云。
或:中華民族志士胸懷天下,壯志凌云這一共同的精神特質可以從李白的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到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等不少名言中體現出來。
8、"紅色旅游"是指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的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旅游活動。它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游覽。
9、放遠了觀賞才覺得秀美 放遠了回憶才覺得珍貴
10、不要嫉妒大海浩淼無邊的蔚藍和空闊,如果讓自己的心靈像一滴雨珠悄然融入大海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海的曠達和寬容,海的博大和深遠;你的個性中也將充滿海一樣的納百川\載萬舟而不張揚的底蘊。
不要嫉妒江河的曲折回環\滾滾向前的力量,如果讓自己的心靈像山間清澈的溪流悄然融入江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江河的執著,江河的意志;你的品格中就有了江河般百折不回的倔強。
11、參考答案:(1)雨露滋潤桃李枝頭蓓蕾紅;(2)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2、(問號的聯想)問號是一把鑰匙,讓求知者打開知識的寶庫;問號是一把鐮刀,讓勤勞者收獲成功的喜悅;問號是一只警鐘,讓犯錯誤的人追悔反思;問號是一條湍急的小河流,讓懦夫望而卻步……
[擴展語句與壓縮語段;選用、變換句式(高三)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選用句式教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