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改變了傳統的“粉筆”+“黑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激發的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逐漸成為現代教學的一種趨勢。語文課堂上適當使用多媒體,能調動學生多種感知器官參與學習,手、腦、眼、耳并用,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幫助學生把握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早已經得到公認。教師活用多媒體,不但可以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還能給課堂教學帶來預想不到的“語文”教學效果。
用活多媒體,有助于引導學生解讀語文文本,提高語言學習和運用能力。
學生往往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不高,在指導學生解讀《鄒忌諷齊王納諫》時,可巧妙地活用成語故事動畫片《門庭若市》,該動畫片是根據課文改編,可幫助學生解讀文言。在制作課件時,可制作一個隱蔽的靜音按鈕,先行靜音播發,并加上滾動的文言字幕,學生看不懂故事時引導學生解讀課文語句,然后讓學生通過對文言的解讀和理解,分組給動畫配音,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站在主題地位,在不知不覺中解讀了語文文本,又進行了聽說訓練,激發了對文言文閱讀的興趣。
但是,有些文本并非多媒體能展示的。如一片荷塘錄像,豈能展示朱自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一汪碧水圖片,又怎能表現作者在《綠》中對生活的熱愛?如何讓人領略那一系列博喻的妙處?
很多老師將多媒體當作萬能的,甚至有些老師用多媒體代替文本閱讀的現象,一味地以觀看電影代替課文教學,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會有負面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對文本的解讀中才能得到提高,借助于其它媒體的幫助只能有助于文本的理解,而不能提高能力,所以,老師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只借助于多媒體,更多的應是老師帶領學生提高語文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我想老師的“素課” 也許更能彰顯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吧。
課堂上是否運用多媒體,要看課堂的需要。適合課堂的,濃妝淡抹總相宜;不適合的,即使課再華麗,也只能是華而不實。
[運用多媒體要把握度(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4.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6.教師多媒體培訓心得體會
7.教師季度思想匯報
10.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