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朗讀來品味美文。
A層:讀準字音;
B層:節奏準確,舒緩得當;
C層:以聲傳情。
2.學習生動細致的景物描寫。
A層:找出描寫的內容;
B層:了解景物描寫的方法;
C層: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 教學設想:
1.學習文質兼美的文章,不宜瑣碎地串講字詞,否則會破壞其美感。我們可以景物描寫為突破口,利用電腦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及深入學習。
2.指導學生采用朗讀、討論、合作學習等方法學習,靈活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由易到難地完成學習任務,并達到知識的遷移。課堂要使每一層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3.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步驟和內容
(一)導語設計:不知大家留意過那些普通而不起眼的枸杞沒有?它渾身是寶,它的根可以作藥,葉可以煮湯,而它的果實枸杞子呢,人們用它們來燉湯、制酒、做飲料等,作用很廣。可你們也許沒有想到,這種小小的枸杞子在特定的情況下還能給人以人生的啟蒙,改變人一生的命運。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與之有關的一篇文章。
(二) 教學內容
1.引導學生讀書
教師語言設計:這是一篇非常適合朗讀的美文,我們可以通過大聲朗讀來把握課文內容,請大家在讀書的過程中留意課文中的景物描寫。
2.引導學生討論學習
教師語言設計:由一個小山村里出名的“淘氣鬼”變成一個植物學家,促使“我”變化和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他生活的那個美麗、可愛的小山村。作者滿懷著感情,用生動、細致的筆調來描寫那個小山村的景物,是那么地具有感染力。我們可以透過作者的文字來感受美麗的自然景物,并進一步學習其寫法。現在請大家小組討論,把課文中的景物描寫找出來,并互相朗讀。
3.用多種方式請學生朗讀,教師緊扣教學目標進行點評。
4.引導學生探討景物描寫的方法。
5.教師歸納并用大屏幕顯示:
景物描寫的方法:
①用生動、準確的語言體現景物的特征;
②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
③多角度地描寫景物,表現人物的感情。
6.教師小結。
(三)隨堂反饋
A層練習:
讀準下列詞語的讀音:
枸杞( ) 煩躁( ) 綹( ) 葉鞘( ) 鮮為人知( )
殷紅( ) 膩味( ) 頹唐( ) 擎( ) 蚱蜢( )
躡手躡腳( ) 口頭禪( )
B層練習:
1.生動貼切的形容詞能讓景物描寫更為富有感染力,你能為下列詞語加上恰當的修飾語嗎?
的楊柳 的桃花 的溪水 的山峰 的云彩
2.下面一段話,作者用多種修辭手法表現了花兒競相開放的歡樂與活力,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請指出其中所用的修辭手法。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在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C層練習:
請仔細觀察畫面,然后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題目對畫面中的景物進行描寫。
①請你對畫面中的景物進行描寫,最好能用上一些生動的詞語;
②請你看畫面并進行景物描寫,希望你能用上多種修辭手法,語言也比較生動形象;
③你能多角度地對畫面中的景物進行描寫嗎?還要力求語言生動準確哦,試一試吧!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