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她都準時來到醫院大門口左側的臺階上,鋪下一張報紙,靜靜地坐在那兒看書。那是一本很厚的書,她的面前是一個花壇,紅色的郁金香正在燦爛地開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時候,能看到她的那雙大眼睛,平靜而且清澈。雖然病號服并不合體,但并不能掩蓋住她典雅的氣質。
她很友善,每當有人找她問事的時候,她表現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師或幼兒園阿姨。
起風了,她輕輕地合上那本書,又整整齊齊把那張報紙疊好,轉身走進了大樓。
樓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個點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視的日子。電梯剛停下,人們爭著擁了進去。電梯馬上有了反應,發出“受不了”的報警聲。最后上來的人沒有下去的意思,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樣多,不過還好電梯沒有報警。人們紛紛選擇自己要去的樓層數。有個農民模樣的大伯觸動數字“7”的時候,那數字就是不亮。他有些著急,還有些緊張,一遍一遍地摁。但沒有人告訴他為什么。她發現后,急忙說:“大伯,這部電梯雙層停。”大伯仍然沒有明白過來什么是“雙層停”。說話間已經到了8層。大伯不知道該怎么辦,不肯下。她非常客氣地對電梯內的人說:“請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樓梯口。”
她讓大伯從8層走到7層。其實樓梯離電梯也就是四五步遠,她很快就回來了,電梯內的不少人只是表情嚴肅,并沒有說什么。當然,肯定有人心里會想:這人真多事。
電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籃小伙子自言自語: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層?她主動接過話說,是的,往左拐。
電梯到了14層,一位急忙下電梯的姑娘不小心丟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幾盒營養品,但只有一枝玫瑰。這里電梯將要關上,她迅速觸動開門鈕并撿起了那枝玫瑰,她還沒有說完“請等我一下”,就跨出了電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還給那位姑娘,對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溫馨的玫瑰,可以療傷的玫瑰。
但她沒有想到,她后腳剛剛邁出電梯,電梯內一位戴眼鏡女士“啪”一下就把電梯給關上了,并及時觸動了上行的按鈕。“神經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氣沒有發泄干凈,繼續說,“真的,這個人我知道,在這里住了一個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覺得她的行為不太正常。”另一個人接著說。
電梯內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覺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選自《讀者》2002年第20期)
1、 第一段簡筆勾勒“她”的眼睛“平靜而且清澈”,她手中抬著“一本很厚的書”,面前的郁金香“正燦爛的開放”。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作這些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2、 文中在刻畫“她”這一典型人物時共寫了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
3、 本文在寫“她”的同時,又寫了其他人的表現,是否多余?為什么?
4、 文中寫“她”幫助老農民和拾還玫瑰花時,采用了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
5、 電梯飛升而去,只剩下“她”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想一想,在今天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究竟應該拋棄什么?帶走什么?
6、 文中“失落的玫瑰”具有什么象征意義?
7、 本文最后寫電梯的人認為“她”“不太正常”,甩掉她“太正常”說明了什么?
8、 本文標題為“病人”,你認為這樣擬題的用意是什么?
參考答案:
1、 “她”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火一般的熱情,有一顆善良而純凈的心。作用是為下文刻畫她的性格作鋪墊。
2、 ①當電梯超載時,只有她“擠”出來,等待下一趟;
②當那位老農民手足無措時,也只有她熱情相助;
③當手捧花籃的小伙子在自言自語中流露出小小難題時,她主動相幫;
④當那位匆忙下電梯的姑娘失落了唯一的一枝玫瑰時,她毫不猶豫地追了出去。
3、 不多余。這樣寫可以將其他人的淡漠、麻木與她的熱情、善良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好地突出主人公美好的形象。
4、可以更好的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5、我們拋棄的應該是“冷漠與麻木”,帶走的應該是“熱情與善良”。
6、本文中“失落的玫瑰”象征“愛心的失落”。(大意如此即可)
7、說明當今社會中有些人把擁有“熱情、善良”美德的人看成是“異類”,甚至是“神經病”,對“愛心的失落”反而見怪不怪,將此視為“正常”。(大意如此即可)
8、 文中的“她”不是“病人”,電梯內的其他人才是真正的“病人”。因為他們冷漠而麻木,無視別人的困難,冷漠籠罩了他們的心,心靈上出現“錯位”。標題為“病人”既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具有強烈的諷刺作用。
[病 人(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6.教師關于為人師表立德樹人演講稿
10.2人公司年會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