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咬文嚼字》中龍團小釋(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10-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山東省昌樂縣第三中學、路來森

在朱光潛的《咬文嚼字》一文中,引用了蘇軾《惠山烹小龍團》一詩中的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文中對“小團月”和“小龍團”的關系作了闡述,但“小龍團”的具體情況卻語焉不詳。現根據有關資料,解釋如下。

龍團,亦稱團茶,是宋代專供宮廷飲用的一種茶餅。茶餅上面印有龍鳳花紋,印為盤龍型的稱龍團,很是名貴。據歐陽修的《歸田錄》記載:“茶之品莫貴于龍鳳團,始于丁晉公(丁謂),成于蔡君謨(蔡襄)。始造小片龍茶,凡二十余餅重一斤,直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齋,中樞、樞密院備賜一餅,四人分之,宮人往往縷金其上,其貴重如此。”這段文字,告訴我們,“龍團”茶的制造者是丁謂和蔡君謨,茶之稀有,只有宮中大臣才能擁有一點,且價格昂貴,人得而寶之。《宋稗類鈔》也有如下的記載:“丁晉公為福建轉運史,始制為鳳團,后又為龍團,貢不過四十餅,專以上供。雖近臣之家未嘗見也。天圣中,又為小團,其品迥加于大團。”這段文字,不僅告訴我們“龍團”的最初制作者是丁晉公(丁謂),而且還告訴我們“龍團”有“大龍團”、“小龍團”之分,并且“小龍團”的品質遠遠高于“大龍團”。蘇軾詩《惠山烹小龍團》中的“小龍團”即指名貴的“小龍團”茶。“大龍團”與“小龍團”茶品的高下,從下面一個故事中即可以得知:一次,蔡葉丞召蔡君謨到其家品茶,坐了一會,忽然又有一位客人到來。童仆將茶端了上來,蔡君謨“啜而味之”,說:“非獨小團,兼有大團雜之”,蔡葉丞趕緊召童仆詢問,童仆說:“本來只碾造了兩個人的茶,可是忽然又多了一名客人,來不及碾造,只好攙上大團茶。”蔡君謨一品競能品出“兼有大團雜之”,不僅說明蔡君謨善于品茶,也說明“大團”與“小團”在品質上,卻有很大差別。

由于“龍團”茶的名貴,所以有宋一代,“龍團”競然成為詩歌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意象,不少文人在詩歌中都寫到它。如,辛棄疾《滿江紅》:“寶馬嘶歸紅旆動,龍團試水銅瓶泣。”李清照《鷓鴣天》:“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毛滂《山茶子》:“誰做素濤翻玉手,小團龍。”蘇軾的詩詞中更是多次寫到,除上面的《惠山烹小龍團》外,還有如,《興龍節侍晏前一日微雪》:“銀瓶瀉油浮蟻酒,紫碗鋪粟盤龍茶。”盤龍,也就是團龍,因龍身曲折盤繞成圓形而稱之。再如《西江月》(送茶餅、谷廉與王勝之):“龍焙今年絕品,谷廉自古珍泉。”龍焙即龍團茶。

作者郵箱: lulaisen123@163.com

[《咬文嚼字》中龍團小釋(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咬文嚼字教案

2.有關咬文嚼字教案

3.佛教中禮儀小知識

4.文字,在孤獨中絢爛

5.動漫中溫暖的句子

6.詩經《桑中》

7.教案中教與學的活動

8.河中石獸課件

9.簡歷中愛好特長模板

10.雪中送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