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夏一中創新素質實踐行6
村級集體負債的現狀、原因及化解途徑
--來自鐘祥市尤集、三岔河兩村集體負債情況的素質調查報告
高一(3)班 周夢來
今年寒假,我在鐘祥市尤集、三岔河兩村進行社會實踐調查工作。通過走訪、詢問,我初步摸清了當前農村集體負債的現狀,解剖分析了集體債務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重點與村民進行調查,與村干部交流,共同探討了化解集體負債的具體方法和途徑。
一、當前村組的負債的現狀
這次調查了尤集、三岔河兩村共十二個組,有530多戶,2030人,1085個勞動力,4308畝耕地,其中還有水田1493畝。
在村財務科表明來意后,辦公人員熱情的接待了我,并拿出該村的負債情況統計表。到2004年底,尤集、三岔河兩村集體累計負債182.88萬元,村均91.44萬元,每戶平均3450元,這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字,其中,三岔河村集體負債105.45萬元,每戶負債達到7223元。尤集村集體負債77.43萬元,平均2016元。鐘祥市平均負債為61.97萬元,而三岔河村和尤集村的負債額為全市的170.16%和124.95%。每一戶負債額占全市平均水平的1881元的384%和107.18%,這是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為了方便起見。我列了一個負債表,如下圖所示: 單位:百元
單位 負總
債務 欠銀行借款 欠財政周轉 金 欠鄉鎮上交 款 欠農戶借款 其中:欠農戶高息借款 其他
借款 欠村內外單位個人款 戶均
負債
兩村
合計 18288 3563 66 6672 4924 3200 798 2265 92.39
尤 集 7743 880 0 5370 624 0 0 869 20.16
三岔河 10545 2683 66 1302 4300 3200 798 1396 72.23
二、當拿到以上數據材料后,我備感震驚,此村負債情況如此嚴重,讓人擔憂。經過有關人員的解說和對村民的調查,我也了解到了造成該現象的原因,經過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盲目辦企業,管理不善,使集體積累虧了一塊。
據村民介紹,尤集村在九十年代中期貸款14萬元購買了一套面粉加工設備,但由于管理原因,前前后后近十年,每年集體僅獲利3000~4000元,連利息都不保,現在該廠半死不活。該村又于2004年向銀行貸款5.67萬元引進廣西紅甘蔗,種植面積達100畝。但由于本地地力、氣候、溫度均不適應甘蔗的生長,導致當年甘蔗平均桿長不足1米,且節很密又短小。在市場上銷售無人問津,僅獲收入700元,此借款長達5年,連本帶息,共需10萬元。
九里的三岔河村情況就更糟。該村于2003年未作市場和項目論證盲目投資2萬元興建隔音板廠,由于市場不景氣,加之質量太差,該廠運行不到一年就停產關閉。了解到這里,我感觸很多,但接下來的事更讓我表示無奈。該村為了彌補隔音板廠的損失,又盲目投資30萬元(含有土地折價)與浙江金華縣水產總公司合作興辦100畝珍珠養殖廠;4年收入14.78萬元,現在該企業已倒閉,村集體虧損近20萬元。
上述企業虧損的深層次原因是村“兩委”沒從根本出發,不做信息收集,不根據市場變化而變化,僅憑一腔熱血,主觀臆斷,草率從事,加之管理水平低,最終企業虧多盈少,負債累累。
(二)超越財力,開支失控,使集體積累空了一塊。
2002年兩村集體當年現金收入45.64萬元,支出85.22萬元,支大于收入39.58萬元。平均每村為19.79萬元。其中:尤集村支大于收4.4萬元,三岔河村支大于收35.18萬元,這部分支出大于收入的開支數額都是由村集體出面、靠貸款或賒欠維持的分析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集體企業經營性收入少,而非生產性開支多,具體表現為:一是村組干部、成員報酬多。2004年9月以來,兩村共有村組干部和成員共34人,村均17人。每年要支付其工資報酬和補助11.72萬元,占兩村當年總支出的13.75%,占兩村當年三提(提稅、提成、提留)收入9.35萬的125.35%,即當年三提收入連干部、成員工資報酬都不夠支付。二是村級生活招待費用多。2004年兩村開支生活招待費2.16萬元,占兩村當年總支出的2.53%,村均1.08萬元,三是各種培訓學習,參觀考察費用2.57萬元,村均1.29萬元。四是報刊資料費用多。2004年兩村共報銷各類報刊資料費用1.3萬元,村均0.65萬元。五是支付借款利息多。2004年兩村實際支出借款付息7.3萬元,村均3.7萬元。六是行政干部平調資金多,三岔河從大包干以來,共有7.1萬元資金被平調,至今掛在帳上。
(三)監管乏力,約束機制不健全,使集體積累丟了一塊。
近年來,該市各政府和農村經營部門為加強財務管理,扭轉財務混亂狀況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全市點的面廣,加之市、鄉兩級經營管理部門力量相對薄弱,在控制上不到位,財務公開沒有接觸實際性內容,各項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少數地方財務管理仍呈前清后亂、邊清邊亂的狀況,集體資產流失嚴重,少數農村干部違規違紀時有發生。
三、當前化解農村集體負債的有效途徑
大力發展村級經濟,切實解決負債運行問題是擺在各級各部門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不僅有利于農村的穩定,而且對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群干群的關系,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根據調查工作,我認為化解其負債有以下幾點:
(一)下決心,制止“三亂”。
要把“三亂”問題作為衡量一個單位或部門黨風,政風不正的重要標志,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要狠剎部門不正之風,辦一切事情,都從實際出發,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量力而行,不能再搞強迫命令。加大對“三亂”的查處力度,沒收非法所得,對性質嚴重的要處分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決不姑息遷就。
(二)堅決制止高息借款,規范農村信貸行為。
要認真貫徹中央有關減輕農民負擔文件精神,村組嚴禁向農民高息借款,完成上交任務。嚴禁將干部工資款用作高息借款,更不得高息借款,搞非生產性開支。對村組已經發生的高息借款,一律實行掛帳停息。同時,做好債主工作,重新立據,制定還貸計劃,通過增收節支,回收欠緩和發展經濟,逐步償還本息。
(三)加強村級基層組織,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證
嚴格按照“五好”標準加強對農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配齊配強農村干部,尤其是要選配好本村黨支書記,對現有的班子要進行分類指導,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對管事無力,不思進取,內耗嚴重,能力差,素質低,缺乏凝聚力和戰斗的“軟、懶、散、腐”班子,要堅決進行調整。大力選擇一批懂經濟、會管理、有一技之長的“田秀才”、“土專家”致富能人進行班子和干部激勵機制,將新新發展集體經濟的項目效益與干部政績和工資待遇掛鉤,增加村組的責任感。
江夏一中校園前面的大道(部分)
[村級集體負債的現狀、原因及化解途徑(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0.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