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 學
荀 子
作者:一天風雨
學習目標
1. 能夠自己通過工具書、交流等方法解決文字翻譯上的障礙,流暢翻譯材料。
2. 主動掌握文章中重要的虛實詞,了解并掌握相關句式,能夠自己歸納掌握規律。
3. 能夠體味文章的一些特點并且主動交流,如比喻、排比、對比、語言特色等。
4. 能夠對文章的觀點思想以及論述的學習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思考,并能夠流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夠積極思考,主動與他人交流。
5. 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結合《獲得教養的途徑》對文本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積極探討。
學習方法
問題探討、誦讀理解
學習時間
3課時
第 一 課 時
學習目標
誦讀文本,借助工具書理解文本、掌握重點詞句、流暢翻譯;交流文本基礎理解體會,解決翻譯理解中的問題;經典句子的記憶與背誦。
學習過程
一.關于荀子與《荀子》
1. 學生自己搜集信息進行交流,包括課下注釋、其他資料信息、課外積累等。
2. 教師適當補充,視學生交流情況而定。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代表,樸素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的老師。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 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荀子》20卷,《勸學》是第一篇,共有15節,這里是1、3和第6節前半部。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其散文特點說理透徹,語言樸素,多排比,善用比喻。
二.誦讀,劃出重點句、經典句
1. 誦讀。自己讀,集體讀,朗誦,糾正讀音錯誤。
2. 劃出重點句、經典句,反復誦讀,記憶背誦。
三.理解、翻譯、交流
1. 借助工具書、材料下面注釋、已往的積累理解文字,初步翻譯,劃出翻譯困難的句子、有疑問的句子。
2. 小組交流學習情況,討論翻譯存在的問題和有疑惑的句子。
3. 集體討論重點句、疑難句。(學生自學以后小組提出,教師提出)
4. 重要的虛實詞、文言句式
(1)虛詞:于 之 焉 而
(2)實詞:勸 已 中 輮 繩 金 礪 疾 彰 輿 假 絕 興 跬步 鍥 鏤
(3)通假字:輮 槁暴 知 生
(4)句式: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四.朗誦、背誦經典句,視時間還可以當堂默寫
五.課后任務
1. 完成《學習評價手冊》基礎練習。
2. 整理重要的虛實詞、固定句式。
3. 作者觀點、文章論述層次、行文思路。
4. 論述方法,比喻排比等句式特點。
第 二 課 時
學習目標
了解作者觀點,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論述層次、論證方法,體會語言特點,背誦。
學習過程
一. 觀點與論述層次,采取討論的形式來解決問題
1. 題目的內涵。
2. 文章觀點--學不可以已。
3. 每一節論述的中心和角度。
(1)從學習意義的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
(2)從學習作用的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
(3)從學習方法和態度的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
二. 討論每一節的論述層次、論證方法、語言特點
1. 第一節從學習意義重要性的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
(1)開頭結尾兩個結論性句子:“學不可以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互相呼應。
(2)中間四個比喻論述學習的意義。四個比喻分別論述了學習的什么意義呢?(青、藍和水、冰之比說明學習可以使人提高,后天的影響可以改變事物本性,并能夠使之有所發展;輮木為輪,說明后天的影響對改變事物的本性起著決定性作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達到博學和“參省乎己”才能夠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
2. 第二節從學習作用的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
(1)開頭“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強調學的作用,結尾“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作結論,說明君子和常人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外物,這里的“物”就是指善于學習。
(2)中間連續運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常見的生活現象比喻借助外部條件的重要作用,借此證明人通過學習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君子成為君子原因在于此。
(3)四個比喻道理一樣但形式有變化,形式活潑不呆板。
3. 第三節從學習方法和態度的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
(1)“積土”“積水”兩個比喻推論到“積善成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兩個“不積”反面論述。
(2)“騏驥”“駑馬”“鍥而舍”“鍥而不舍”四個比喻正反對比說明堅持。
(3)蚓、蟹兩個比喻正反對比說明學習要專一。
(4)正反對比、排比、比喻,句式整齊而富于變化。
三. 指導背誦
從句式特點比喻排比等角度指導背誦,也可以將背誦穿插到層次分析過程中分解背誦。
四. 課后對問題進行思考
1.《勸學》闡述的學習觀哪些仍然有價值,哪些需要發展提高?結合你的學習經歷和同學討論這個問題。
2.你讀完了這篇文章后還有哪些需要和作者溝通的問題并談談你的看法,又有哪些新的見解和看法?還存在哪些困惑于不解?
3.“學不可以已”--現在倡導的終身學習問題:你怎么看兩者聯系?
第 三 課 時
學習目標
背誦,默寫經典句子;探討相關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學習過程
一. 背誦,可以先背誦默寫經典句。先讓學生背誦,再默寫;組內批改。
二. 問題探討
1.《勸學》闡述的學習觀哪些仍然有價值,哪些需要發展提高?結合你的學習經歷和同學討論這個問題。
2.“學不可以已”--現在倡導的終身學習問題:你怎么看兩者聯系?
3.學習體會心得交流:你讀完了這篇文章后還有哪些需要和作者溝通的問題并談談你的看法,又有哪些新的見解和看法?還存在哪些困惑于不解?
1. 組內交流
2. 小組推薦,集體交流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www.oldq.com.cn
[《勸學》教案6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關于勸學的教案
2.《勸學》學習教案
3.勸學古文教案
5.荀子《勸學》教案
6.勸學教案教學實錄
7.勸學高中課文教案
8.大班6的教案
9.6的分解教案
10.認識6的教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