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報紙辦給誰看--致報人的一封信(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梁申勇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尚市鎮二中 凌云

常看到這樣的場面:一期報紙剛來時,人們一哄而上,都想先睹為快。不知情者一看:哇,好火爆,真受人歡迎!別忙走,暫停一會:5分鐘后,報紙飄落滿地,任人踐踏;或被人墊座椅上,或用來包裝雜物……

人們關注的只是上面的幾條國際新聞而已,除此之外則毫無價值。難怪有人曾這樣建議道:單位不必每人訂報一份,只需集體訂幾份,置于門衛室,保證供大于求。不知辦報者看到如此窘境,心里是何感慨?

試想一下,如果讀者能把報紙耐心地看完,然后認真地收藏好,那該是何等的讓人欣慰!

現在辦報紙的人多了,報紙質量辦得怎么樣,應由讀者評判。有的辦得無人問津,有的辦得讀者愛不釋手。辦得不好的,是不是讀者沒抓?應該是的。不理解讀者的需要,與讀者存在距離,反映不了他們的需要。

我想,記者應常下鄉,老坐在辦公室里改稿是不夠的;光下鄉走馬觀花地晃一下也是不行的,那是表面現象,不能接近事物的本質。到鄉間、到廠礦多聽聽最廣大人民的心聲,謙虛地聽,用心地察看,了解他們的真實處境和最迫切的心愿是什么,弄清楚弄準確,如實地報道,給他們以必需的幫助。

事實上,很多私營報紙比黨報銷路還暢通得多,獲得的好評也幾乎如潮。公辦報紙或黨報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發行量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來保證,沒有后顧之憂,辦報質量遠未引起報人的憂患意識。尤其是廣大的記者,到底與讀者距離有多遠,理解有多深,認識有多準,都值得認真地問一下。他們是否像商場一樣,把顧客當作上帝,全心全意為顧客所需著想?倘若有朝一日,報人由衷地說出:讀者是上帝(這個讀者應是最廣大的讀者),報紙為你服務,并腳踏實地解人民之憂,解人民之愁,則報紙之興旺發達指日可待也!

很多報人對人民缺乏感情,不想深入民間調查研究,往往下鄉或廠礦只是聽領導在辦公室作一番介紹,就閉門造車地完成一篇所謂的新聞,這樣的稿子有誰看?!究其原因,可能是覺得工人衣服太臟,所處環境太差;農民手是黑的,腳上有屎,很不干凈。因此不想與他們在一起親切交談,不想深入地了解情況。

我想起了60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我是個學生出身的人,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面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那時,我覺得世界上干凈的人只有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總是比較臟的。知識分子的衣服,別人的我可以穿,以為是干凈的;工人農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為是臟的。革命了,同工人農民和革命軍的戰士在一起了,我逐漸熟悉他們,他們也逐漸熟悉了我。這時,只是在這時,我才根本地改變了資產階級學校所教給我的那種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感情。這時,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干凈了,最干凈的還是工人農民,盡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干凈。

作為文藝工作者,作為辦報人,要使自己的作品為群眾所歡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知識分子不喜歡工人農民,嫌他們臟,不干凈,上世紀是這樣的,現在還是這種狀況。就好像現在有很多青年人不喜歡老人,嫌老人臟,不干凈,有病。實際上,傳染病是可以通過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的,思想上的距離不改變,行動上就難以接近。包括很多小孩子,也嫌老人臟,那是因為小孩子與老人接觸的機會太少,他們根本不熟悉老人的優點。不熟悉,是人與人之間隔閡存在的原因。因為不熟悉,走得不近,就不理解對方,青年人與青年人之間,如果不熟悉,也不理解對方,不會喜歡對方。

毛主席同工人農民和革命軍的戰士長期生活在一起,逐漸地熟悉了他們,發現了他們的可愛之處,干凈之處,思想感情發生了變化,就不嫌他們臟,盡管他們的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仍比知識分子要干凈。要想出現這種變化,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我想起了一個詞語叫同情,詞典上解釋為:“對別人的遭遇,在思想感情上發生共鳴”。同情別人,理解別人,就能親近別人,就能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閃光之處。老人如此,一般人這樣,工人農民也是這樣,不能同情別人,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要同情,就要來一番改造,很多人都要進行思想改造。我自己也不例外。

我們的報紙是辦給誰看的?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明確的認識。在他們的情緒中,在他們的文章里,在他們的行動中,和實際生活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就不免或多或少的發生。我們的讀者,第一是工人,工業在國民經濟中要占很大的比重的,這在以前,工人階級是老大哥的。第二是農民,無農不穩,中國農民最多,是最廣大的讀者。不管過去還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但我們的讀者對象卻依然沒變。三個代表思想要求我們時時刻刻牢記最廣大的人民,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我們的文藝,我們的報紙,當然還是為最廣大人民服務。誰是最廣大的人民?農民最多,其次是工人。工人和農民是我們最廣大的讀者,然后是軍人和知識分子。

人民生活中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們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群眾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是最真實、,廣大的讀者才最愿意看。

辦報給誰看,辦給最廣大的讀者看。報人要對讀者有感情,從心底里喜歡他們,覺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說話做事就能想到什么,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這樣,辦出來的報紙才有人看,有人愛看,并把它當作自己的報紙,你就贏得了他們的心。

作者郵箱: 383430482@163.com

[報紙辦給誰看--致報人的一封信(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報紙游戲教案

2.賣報紙周記500字

3.校園報紙策劃書

4.西游記手抄報人物

5.報紙讀后感怎么寫

6.致網蟲兒子的一封信

7.報紙策劃書怎么寫

8.木蘭詩報紙的閱讀答案

9.房地產公司致客戶的一封信

10.公司致畢業生的一封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