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 獻給母親的歌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多側面地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熱愛并孝敬母親的感情;
2. 通過活動,學會用適當的方法向母親表達感情,學會理性地思考母愛以及“愛”的內涵;
3.培養用多種表達方式(口語交流或書面寫作等)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
4.每個學生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關資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來,與大家共享。
活動重點
學會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過活動,培養孝敬母親的感情,深刻認識“愛”的內涵,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1.活動前,老師要涉獵有關“母愛”的材料,文字的和聲像的,以便給活動營造一種氛圍或提供一些背景;
2.教師在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和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給學生劃分學習小組,確定學習小組長,明確學習小組長的職責;
3.在本次活動開展之前,明確任務,提出要求,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
4.設計活動計劃表,以便讓學生做好活動記錄,使之成為過程評價的依據。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活動過程
1. 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選題
①本次活動共分為四個專題:“道不盡的母愛”、“剪不斷的‘臍帶’”、“多角度看母愛”、“報得三春暉”。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任選其中一項作為自己的研究專題,同一專題的同學組成一個活動小組,并自主選出自己的組長。在組長的領導和組織下,制定本小組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要切實可行,指導教師可給予必要的指導)。
②教師明確活動的評價方法
2. 搜集資料,處理資料階段
在組長的組織與協調下,各小組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每個人既要展開獨立的研究,又要與本組其他組員及時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組的研究成果(活動時間為三個星期,在活動中,學生要將搜集的資料及活動過程記錄存檔,以備老師評價使用)。
3.分組交流
①交流形式:每一活動專題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交流自己查找的材料。
②交流完材料,每位同學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
③推舉三四名所選材料和談感受有特色的同學,代表全組在班里交流。
4.全班交流階段
課前學生每一小組選出一名主持人,一名評委。四名評委組成全班的評委團。請一名學生家長代表講講帶孩子中發生的故事。
①教師聲情并茂地由感人的故事導入。
②四個專題活動小組的主持人分別上臺主持,展示他們小組的成果。
③由家長代表上臺講述她帶孩子的故事,與學生直接對話,交流思想感情,形成高潮。
④播放樂曲,師生家長共同高唱《媽媽的吻》結束。
5.布置作業
① 將查找到的材料按專題整理成冊,全班交流。
每天為母親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拿一次拖鞋、遞一件衣服等。用你的一生去愛你的母親。
④ 以“媽媽,你聽我說”為題,寫一篇文章,寫好后讀給媽媽聽聽,再加以修改。
活動小結
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獲得了許多關于母親的俗語、格言、詩歌,以及優美的散文和小說,開闊了文化視野,并且對母親有了多方面的深層次的了解,培養了學生愛母親的情感,并且有了一種尊重和關愛母親的社會責任感。在活動中,各小組同學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精神得到了增強。另外,本次活動還注重了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六一的歌》教案
2.藝術冬天的歌教案
5.荷母親的教案
7.成語學習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