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詩序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2、領會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憤慨之情。
重難點:
1、領會作者托物興辭,以“愚”自命的深刻含義。
2、掌握夾敘夾議,情窩其中的寫作特點。
3、正話反說及用典。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
內容:怎樣以“愚”貫穿全篇及作者以“愚”自稱的深意。
教學過程:
1、導入:中四大名著中最早搬上熒屏的是哪一部?點子是從什么地方出來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把女媧煉百補天的五色石,稱之為不能補蒼天的“頑石”,何謂“頑”?《廣韻》云:“愚也”,《韻會》云:“癡也”,從不同側面正好集中體現了頑石及其幻形賈寶玉的基本性格:頑愚、癡狂。賈寶玉不諳封世故,不聽封家長教誨,故被稱為“頑愚、癡狂”。那么柳宗元又為何稱溪為“愚溪”呢?又是在什么情況下定下《愚詩》?讓我們來認真讀一讀愚溪計的序,相信會更深入地了解這位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
2、介紹背景及文體
(1)背景:
唐安史之亂后,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土地兼并日益嚴重,生產遭嚴重破壞,民不聊生,以王叔文為首的一批人對此報不滿,于唐順宗永貞元年發動了場政治革新,即“永貞革新”,柳正是中堅人物,后失敗,支持變革的順宗被近讓位太子憲宗李純,柳因此被貶永州司馬。這一時期的它只能與山水為伍,從中尋求慰藉,一切凄涼、憤激也只能向山水發泄。故這時他筆下的山水,都飽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詩中說“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騷人之旨的好文章。(后又遷柳州剌吏,世稱柳柳州,另字子厚,阿東人,又稱柳河車)
(2)序:一種文體,菱或詩文前的說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如《蘭亭序》、《滕王閣序》等;贈序,如宋濂的《送東陽馬出序》。
3、師范讀
要求:劃出文中出現的“愚”字。(共出現27次貫穿全文,以“愚”為線。)
4、學生結合注解及手中資料讀文
注意下列加點字讀音
謫(zhé)齗齗然(yín)負土累石(lěi)塞其隘(sāi ài)智者樂也(yào)坻石(chí)幽邃(suì)
(1)文中“愚”字共出現了多少次?
明確:27次,貫穿全文,以“愚”為線。
(2)作者在文中就給哪些事物以“愚”來命名?
明確:①八愚(景):愚溪、愚丘、愚泉、愚溝、愚池、愚堂、愚亭、愚島。
②愚者(已)
小結:作者用愚稱物也稱已,這又是為什么呢,不妨咱們通過閱讀分析文章找到答案。
5、分析文章
(1)概括每段大意:
第1節:地形方位、命名 兩種不同的命名
改名三原因:①作者“以愚觸罪”謫于此
②古有愚俗
③命名爭辯不休
第2節:愚溪八愚 扣題、寫景關于布局、有立體感,且議、敘、描結合。
第3節:稱愚原因 憤激與不平、有才被壓、猶有“山水之奇”而“無以利世”。
第4節:古今對照 正話反說、襯已“愚”,自嘲
愚溪 純潔秀美
第5節:名愚實智 正話反說、解嘲
自己 情操高尚、有文化才能
(2)小結:文章以“愚”貫穿全文,以“愚”稱物也稱已,把對愚溪不能有益于世的惋惜之情和對已抱負不能施展的抑郁情緒融合在一起。他深深感到,能夠常識這地處荒野地的寂寞美麗溪水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安慰這懷才不遇、被貶到這荒遠地區的柳宗元的,也正是這溪水。看來愚溪碰到了最合適的主人,而柳在這也找到了最合適的住所了,然這字里行間蘊藏著多少憤激之情。這也是時代造成的悲劇,作為今天的是鋼一定能用在刃上,應抓住大好時光發揮自己的才能。
6、作業
(1)熟讀文章
(2)閱讀課后練習三(譯文)
[愚溪詩序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