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松鼠(第一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4-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描述松鼠的特點,怎樣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2.初步了解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教學重點:

1.編寫提綱,復述課文

2.指點學生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

教學方法:講續

教學手段:幻燈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過了兩篇寫景方面的散文名作《春》《濟南的冬天》,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自然界的美是無處不在的,春景美,冬景也美,而動物呢?也有其獨特的美,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法國作家布豐寫的說明小動物的文章--《松鼠》。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學習課文,我們先對大家初步接觸到的作家和說明文的文體知識作點簡略介紹。

二、解題

1.作家:(制版)

布豐(1707~1788),法國學者,作家,博物學家,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9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巨冊《自然史》。

2.文體知識: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說明文。說明文總的要求是用“說”的手段。達到“明”的目的。其特點是:

(1)客觀性,即持客觀態度,依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作介紹,不能憑主觀想象任意改變;

(2)科學性,即提示客觀規律,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3)實用性,即要求詞能達意、詞盡意止,使人明其言知其意,講實用,講究效果。

3.介紹本文體裁有什么特點:

《松鼠》是一篇說明文,是用文學筆調寫的,它的主要特點是用形象的描寫手法對事物的特征加以生動的展現,寓說明于敘述描寫之中,以取得形象、生動的效果。

4.檢查預習情況,正音釋義。[放在范讀后]

苔蘚(tái xiǎn)    狹窄(zhǎi)    圓錐(zhuī)    惹惱(rě)

褐色(hè)        蟄伏(zhé)     矯健(jiǎo)     馴良(xùn)

榛子(zhēn)      捕捉(bǔ)      乖巧(guāi)    櫸實(jǔ)

橡栗(lì)         櫟樹(lì)       帽纓(yīng)    分叉(chà)

三、范讀課文,訂正字音。

四、學生自讀課文。

五、討論段落劃分。

根據課文結構與取材特點,本文可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部分(1節):總體介紹松鼠的特點:漂亮、馴良、乖巧;

第二部分(2~5段):主體部分,分別介紹了松鼠的三個特點;

第三部分(6節):補充介紹松鼠的用途,是有用的小動物:(討人喜歡)

強調:由文章結構安排可知,課文說明的順序是先總說,后分說。

六、討論分析課文介紹松鼠三個特點的主體部分的第一層次(第2段)。

1.學生齊讀。

2.提問:

(1)這一段介紹松鼠幾個形體的特點呢?

兩個,一是漂亮;二是“最不像四足獸”。前兩句總寫全身,先寫了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從頭部寫到身軀,后突出尾巴,寫出松鼠特有的樣子。

后兩句寫它們的第二個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它們常常豎著身子坐著,這是與一般四足獸趴在地上相區別的。用了這個比喻,松鼠吃東西的動作更明白了,在兩點說明之后,再概括一句,我們也就容易理解了。

(2)作者是如何描述松鼠的外貌的?用了哪些生動的詞語?

漂亮是松鼠的總的特點。松鼠的每一部分又各有特點。用“清秀”形容面容,用閃閃有光形容“眼睛”,這是寫松鼠面部的漂亮。“清秀”多用來形容如同學們一般年齡的少男少女,現在被作者用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發光”的眼睛,是多么惹人喜愛呀!寫其身體和四肢呢,用了“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等詞,這些詞也多用來寫人,如寫運動員等,現在,作者也用來寫松鼠了,而用“敏捷”“機警”前都加了副詞“非常”,說明其程度尚不是一般地敏捷機警,這樣就把松鼠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點突出了。

大家看看,這里寫松鼠“機警”,下文有一段文字與此相照應的,是哪里呢?一對是下段寫松鼠警覺的一段文字。

(3)作者又是如何寫松鼠尾巴的呢?一用“帽纓”形容尾巴,既相似,又給人美感,與“玲瓏”的小面孔相映襯。是“格外漂亮”。這條尾巴呢,又很富有動態美,你瞧它“老是翹起來”,一個“老”字,顯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而且“一直翹到頭上”,身子與尾巴的比例又與眾不同,看上去“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這就寫出了松鼠身子的奇特處。一個“躲”字寫得很富有情趣。

松鼠(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分析第三層、第二層。

1.學生朗讀第三段,思考:

這一層主要寫了松鼠的什么特點呢?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的呢?

--主要寫松鼠馴良的性格,寫了三個方面:一是松鼠的活動范圍:“經常在高處活動”。

二是活動的時間:“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顯得活潑有趣。

三是松鼠主要的食物和尋食習慣,表明它的馴良。

這樣就更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

2.朗讀第4、5段,思考:

這一層主要寫了松鼠的什么特點?兩段是從哪兩個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呢?

--這一層主要表現松鼠的乖巧。

第四段寫松鼠的動作,突出其兩個特點:

一是聰明警覺,看,松鼠會“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僅知道“乘船”,而且還會“揚帆”“使舵”。其乖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是輕快敏捷,“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叫聲很響亮”,說明其討人喜歡。

第5段呢,寫松鼠的筑窩,先說松鼠懂得選擇環境,“樹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再說松鼠搭窩的方法,使得窩“既寬廣又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然后再介紹窩口的特點。這些都說明了松鼠的乖巧,突出了“討人喜歡”。

三、學生瀏覽全文,體會松鼠的可愛,“討人喜歡”

四、解疑答問。

五、做練習(一)(二)(三)

六、復述課文,抓住提綱。

 

 

 

 

 

[松鼠(第一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升國旗》第一課時教案

2.日月水火第一課時教案

3.觀潮第一課時教案

4.有關松鼠的教案

5.松鼠活動教案

6.松鼠日記教學設計

7.日月水火課時的教案

8.小松鼠的傘教案

9.小學語文《影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0.《語文園地三》第一課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