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三峽》
教學目標:
1. 通讀課文,掌握作者游蹤順序。
2. 三峽不同景物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
3. 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欣賞文章,學會欣賞。
4. 通過學習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本文采用多種方法描寫景物的特點,了解游記的寫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短片導入,通過欣賞,學生可以簡單了解三峽的有關知識
二、預習成果展示
學生將自己在課前自主積累的生字詞展示出來,和大家簡單交流,并請其余學生相互之間補充。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作者是以什么為線索來描繪三峽風光的?
2. 作者沿途經過了哪些地方?
明確: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以作者船行游蹤為線索,由宜昌到重慶逆流而上,游覽三峽:首先經過西陵峽(第一段黃貓峽;第二段燈影峽,其間有黃陵廟;第三段崆嶺峽,其中有牛肝馬肺峽,崆嶺灘等處;第四段是米倉峽,出峽處有香溪)。船過秭歸和巴東,進入巫峽。過巫山即入瞿塘峽。過瞿塘峽,到白帝城(有孫夫人廟,八陣圖遺跡),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3. 三峽是由哪些峽谷構成,它們分別有哪些特點?
總結:本文就是寫了從宜昌到重慶這一千多里路途之中,所見到的形勢最為險峻,但卻風光無限的三峽,通過對西陵峽、巫峽、瞿塘峽不同特點、不同景致的描繪,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壯麗、艱險、迷人的畫卷。同時,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會于各種景色之中,表達餓他對三峽美麗景色的下喜愛,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四、感悟欣賞
1、學生自由交流在課前收集的優美的語句
例1、 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直,險在多灘。
描寫巫峽江水之險,運用排比句,連用四個“險”字,寫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灘”。
例2、一層一層地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圍著你。
運用擬人法描寫巫峽山的高峻,非常生動,將群山寫活了。
例3、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
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通過從側面寫飛鳥飛不過峰頂烘托山峰的高峻。
學生在交流的同時可以帶有感情地朗讀他們尋找的句子,教師可以適當點撥。
2、師生集體欣賞文章的第七小節,相互之間談論本段文字寫得優美的原因,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模仿朗讀,
3、總結:學會朗讀:朗讀的時候要注意重音、語氣、語調,要富有感情。
學會欣賞:可以從修辭、句式、感情色彩、語氣、對中心的表達作用等方面去欣賞文章的語言、語段等。
五、質疑探究
學生自由提問,可以由其余學生幫助回答,如有不能解決的,教師幫助解決。
六、課后嘗試
你想嘗試當一回導游嗎?趕快行動吧!
提示:根據課文內容,結合自己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任選三峽中的一段,進行解說。
七、總結:
三峽的景色時而秀麗、時而艱險、時而高峻、時而平坦,這一切都是自然的偉大力量造就而成的,是自然的偉大杰作。在作者看來,平坦是美,曲折是美,艱險更是一種美,這其實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中,有平坦、有坎坷、有曲折、有艱辛,但就是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的完美,我們的生活才會那樣的多姿,真切地希望我們的同學們能張開你們的雙臂去迎接生活中的朝霞、雨露,更能以最大的熱情去迎接生命中的狂風和暴雨。
[《巴東三峽》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三峽》教案
3.《三峽》優秀教案
5.三峽猿聲優秀教案
7.三峽文言文教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