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是建構還是構建說開去
廣東清新縣第一中學 ●鄒天順
在“2000年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獲獎項目”(《廣東教育》2001年第三期)中,一篇榮獲一等獎的《努力建構主體教育學校模式》和一篇三等獎的《構建幼兒園管理自動化新模式》的兩項成果的篇目,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篇用了“建構”,一篇用了“構建”,到底哪種寫法正確呢?或者說,詞語的詞序顛倒了,意思和用法仍無區別嗎?
首先,讓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組詞:
女子與子女:兩個詞均為名詞,前者指女性的人;后者指兒子和女兒,其內涵較前者寬廣一些。
火急與急火:前者是形容詞,意為非常緊張,如十萬火急。后者是名詞,一是指燒煮東西時的猛火,如急火煮不好飯;二是指因著急而產生的火氣,如急火攻心。
可見,詞語的詞序顛倒后,其詞性和意義已不再一樣了。
其實,只要我們稍加分析還可發現,詞語的詞序顛倒之后,將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一、詞性、詞義及色彩均已發生了變化。
如:同伙與伙同 “同伙”:色彩為貶義,作動詞,指共同參加某種組織,從事某種活動;作名詞,指同伙的人。 “伙同”:動詞,色彩為中性,意思是跟別人合在一起(做事),如他伙同幾個退休工人辦起了一家農機修配廠。
了不得與不得了 “了不得”;多含褒義,一是指大大超過尋常的;很突出,如他高興得了不得。二是表示情況嚴重,沒法收拾,如:可了不得了,小孩不見了! “不得了”: 多含貶義,一是表示情況嚴重,如哎呀,不得了,著火了。二是表示程度很深,如她急得不得了,可又沒有辦法。
二、詞性、詞義有變,卻無色彩之別。
如:產生與生產 “產生”:動詞,指 由已有事物中出現新事物;出現,如產生矛盾。 “生產”:動詞也可作名詞,指人們使用工具來創造個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如工業生產;也指生孩子。
火燒與燒火 “火燒”:“燒”讀輕聲,名詞,指一種表面沒有芝麻的燒餅。 “燒火”:動詞,使柴、煤等燃燒(多指炊事),其中間可以插入其它成分,如燒火做飯,燒一次火等。
力量與量力 “力量”:名詞,力氣;能力。如團結就是力量。 “量力”:動詞,指衡量自己的力量,如度德量力、量力而行等。
三、詞性、詞義同中有變,無色彩之別。
如:工人與人工 都可作名詞,“工人”:多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 “人工”:人力、人力做的工,如人工操作;或者工作量的計算單位,如完成這項任務需要三個人工。不過,后者還可以作形容詞,意為人為的,主要用來區別于“自然”或“天然”,如人工呼吸,人工降雨等。
學科與科學 都可作名詞,“學科”:指按照學問的性質而劃分的門類,如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化學等;也可指學校教學的科目,如語文、數學等。 “科學”:指反應自然、社會、和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如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但它還可以作形容詞,意為合乎科學的,如科學種田、這種說法不科學,等等。
四、只詞義有異,無詞性、色彩之別。
如:融通與通融 都是動詞,中性。“融通”:意為使(資金)流通;融會貫通,如融通古今;使融洽,相互溝通,如融通感情。“通融”:意為變通辦法,給人方便,如這事可以通融;也可指短期借錢,如我想跟你通融二百塊錢。
詞語與語詞 都是名詞,中性。“詞語”:指詞和短語;字眼。“語詞”:指詞、詞組一類的語言成分。
學力與力學 都是名詞,中性。“學力”:指在學問上達到的程度。“力學”:指研究物體機械運動規律及其作用的科學。
這類詞語還有蜂蜜與蜜蜂、關閉與閉關等。
五、詞義由具體轉抽象,無詞性、色彩之別。
如:糧食與食糧 “糧食”:指共用的谷物、豆類和薯類的統稱。 “食糧”:除了指人吃的糧食外,還具有抽象的比喻義,如精神糧食、煤是工業的糧食等。
女兒與兒女 “女兒”:指女孩子,尤其是相對父母而言的。“兒女”:除了指子女,如把兒女撫養成人;男女,如兒女情長之外,還含有比喻義,如英雄的中華兒女。
這類詞語還有熟面與面熟、白血與雪白等。
六、詞性、詞義及色彩幾乎無變化,但使用對象和習慣說法有區別。
如:計算與算計 都是動詞、中性或貶義,都含有根據已知數通過數學方法求得未知數;考慮、籌劃;暗中謀劃損害別人的意思。
但在某些方面只能用“計算”,如計算機、計算器等,卻不用“算計”。而在“他總愛算計別人”一句中往往又不用“計算”。
火熱與熱火 都是形容詞、中性或褒義,都含有像火一樣的、親熱的、緊張激烈
的意思。但要注意它們的使用對象,如他倆打得火熱、火熱的斗爭、火熱的太陽等一般不用“熱火”;而熱火朝天、那場面可熱火啦、他倆談得很熱火等處一般又不用“火熱”。
兄弟與弟兄 都是名詞、中性或褒義,都含有同是一父母所生的男子,也都可以有比喻義,如我們要多支援農民兄弟(弟兄)。
但也要注意習慣說法,如兄弟民族、兄弟單位等,一般不說弟兄民族、弟兄單位。
此外,還有些詞語,詞序弄反了會惹出很大的麻煩來。例如,本來是要你去南海辦事,而通知時卻說成或寫成了海南。這樣一來,怎不令你勞民傷財呢?
像這樣詞序相反的地名還有不少,如開封與封開(一在河南,一在廣東)、越南(國名)與南越(我國秦漢時指現在的廣東與廣西一帶)等。
可見,詞語的詞序是不能隨便顛倒過來使用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詞語都可以顛倒其詞序,如“城市”,就無詞序相反的詞語“市城”;“關懷”也無“懷關”的說法。隨便顛倒詞語的詞序,不僅令人難以接受,而且還會鬧出笑話來。如把“吃飯了”說成“飯吃了”。
那么,“建構”與“構建”哪一個詞才是正確的呢?當然是“構建”正確,它有建立之意,且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構建新的科學體系。但它卻根本沒有與之有相反詞序的詞語“建構”。
因此,《努力建構主體教育學校模式》一文中的“建構”一詞用法是錯誤的。
寫于2002年6月18日
發表于2002年10月《語文天地》第10期
[從是建構還是構建說開去(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建構室活動教案
6.小班建構游戲教案
8.小班建構房子教案
10.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